宠文网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第18章

书籍名:《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作者:安群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章节:第18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如果我对伴侣感到失望,我会立刻告诉他。”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误,关键看你说什么和怎么说。邹平正在看体育频道,而朱楠想看娱乐频道,他们谁都不肯向对方妥协,于是争执起来。为了表达自己的失望,他们开始攻击对方,将许多负面的言辞加于对方的人格之上。最终,他们把电视抛到了一边,并且争吵了一夜,得出的结论是:问题不在于选择频道本身,而在于对方本人。在这样的结论之下,婚姻里的任何批评和不赞成都被认为是对个人的否定,都会引发一场以互相伤害为最终目的的争执,伤害慢慢累积,直到两个人都认定自己一开始就选错了人。

            其实,婚姻中的很多时候,夫妻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很正常,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人对凡事都有一致的看法。但这并不是说,因为婚姻生活中存在着冲突,80后就无力回天。那些稳定而幸福的婚姻就一定没有任何冲突吗?当然不是!很多婚姻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状态,是因为夫妻双方懂得如何有效地处理冲突和分歧。所谓有效的处理冲突,并不是指冲突能够如你所愿的解决,而是指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了解对方,用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态度来认识所有的选择并择出最优。处理冲突的过程是平静而理智的,是以不非难对方为原则的。如果80后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可以让他们一起分享,而不是什么让他们分开。

            “如果他多做一些,我就不会这么累。”比赛谁做得多,谁更累,这很容易在婚姻中制造怨恨。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全职太太,因为你的全力支持,丈夫在事业上有了很好的成绩,你们的家庭状况也因此上了新台阶,那么这份功劳该归谁呢?反过来,如果你斤斤计较,导致“后方不稳”,丈夫无心工作,家庭收入受到影响,最终吃亏的又是谁呢?

            婚姻中的很多事情是无法比较的。80后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婚姻就像理财,你投入的越多,你和你的伴侣就会享受的越多;如果你停止投入,总有一天你感情账户里的“存款”会少得可怜。的确,婚姻给了你不少东西:忠诚的伴侣、贴心的朋友、困难时候的支持……但如果你以为这一切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不过是天天加班,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关于工作与婚姻的关系,我们也多次探讨过。在工作与婚姻之间如何选择,本来极具私人化,无所谓对错。可是对80后来说,就像学生时代的“学业为重,家务靠边”一样,他们很容易关注个人事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家庭的经营。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又希望得到高质量的婚姻生活。正因为此,他们才把经营家庭的责任推到对方的头上,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一定会像父母一样无私奉献,如果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那也是因为对方做的太少,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家庭怎么会幸福呢?

            邹平和朱楠选择了早婚,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后方稳定”,保证他们更好的发展事业。然而,他们却在事业发展的同时遭遇了爱情的“滑铁炉”。这说明什么呢?——伴侣和父母是不同的。父母把你看做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只要支持你,牺牲自己也无所谓;可伴侣之所以选择你,是因为你可以跟他一起构筑幸福的生活!个人事业的发展和家庭幸福也是不同的。也许你会说,发展事业正是为了建设家庭,但你却可能因为吝于在婚姻中花费时间和精力而冷落了伴侣,以致丧失了婚姻!

            不需要挽救的婚姻

            我们用了很多篇幅来探讨,80后该如何正视婚姻的现实,从“乌托邦”式的幻想里走出来,积极应对婚姻的烦恼。我们试图说明,绝大多数的问题婚姻都来源于80后不成熟的婚姻态度,如果80后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并且愿意做出改变的话,这些婚姻都有实现幸福的可能。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的确有一部分婚姻是不需要挽救的,有些80后正在婚姻中承受着不必要的伤害,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打破那个怪圈,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婚姻里走出去。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有33.9%的家庭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家庭暴力。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把80后从这个不幸的群体里排除出去。——有多少80后婚姻里存在暴力?这些年轻的受害者正经受着怎样的身体或者精神摧残?另一个事实是,很多受害者正在把经受的一切归罪于自己。他们认为,这种悲惨生活是他们理应承受的人生,是他们做错了事的惩罚。甚至在“冷暴力”、“精神虐待”等家庭暴力新特点出现的情况下,很多受害者尚不明白自己所经历的就是家庭暴力。

            好吧,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打开婚姻的枷锁,就请看一看下面的这些问题。如果有一个回答是肯定的话,或许你就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

            ﹡当你待在伴侣身边的时候,你是否觉得心乱、焦虑,或者很容易受到威胁?

            ﹡你的伴侣是否通过控制你接近家人、朋友、钱,甚至散步等方式孤立你?

            ﹡你是否从小生活在有人被虐待的家庭中?

            ﹡你是否认为伴侣粗暴的对待你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或者没做的什么事——换句话说,他的行为是你的错误造成的?他会为自己的行为而责备你吗?

            ﹡你的伴侣是否发誓不再有类似的行为发生,你也满心希望他会改变,但这一循环总是重复?

            ﹡当再一次暴力发生时,你是否在为他找理由,相信他本意并非如此?

            不是只有女性才会遭受家庭暴力,但显然在遭受家庭暴力的群体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更高。很多善良而单纯的80后会把“家暴”跟“爱”等同起来,以为伴侣对自己施暴是爱到极致的表现,她们试图用温柔安抚对方,宽容地想要把不和谐的音符一笔带过;她们以为自己的爱可以感动对方,能够把对方从迷途中拉回来……可是在一系列的付出和打击之后,她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对她们而言,婚姻就像是一道充斥着虐待而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足以拖垮她们的精神和身体!

            如果你对上面的问题回答“是”的话,就不要再被对方的花言巧语骗回到毁灭性的婚姻关系中。对于这些年轻的、不知所措的受害者来说,必须要做的是为自己建立起支持系统。——如果你无法改变自己的伴侣,为什么不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呢?要知道,谁也没有权利剥夺你的幸福!你可以向自己的家人、信得过的朋友寻求帮助,也可以造访一些妇女保护机构。简言之,你要学会掌握自己的生活!只有当你赢得了对自己的想法和行动的控制力,你才能够重建对婚姻的信心和自己的幸福。

            再说一次我爱你

            “我想见见你,可以吗?”“从头再来”在QQ上说。

            小菁沉默了。聊天以来,她没有想过要见谁,也没有想过跟谁在网上扯出一段情缘。她不过是想借聊天打法一下时间罢了,有时候,跟人在网上闲扯或是聊点学问,也是一种很好的疗伤办法。

            正因为此,她拒绝了很多抱着各种目的与想法的男人的约见之请。可是,“从头再来”的邀请却让她犹豫了。

            “从头再来”跟别人不同。他叫余峰,是她的前夫。只是他还被蒙在鼓里。

            小菁当然熟悉余峰的QQ号,离婚之后,看到他把名字换成“从头再来”时,她有了跟他聊天的冲动。

            “为什么叫‘从头再来呢’?是想忘记过去吗?”小菁换了身份,在QQ上问他。

            “是想记住过去。”他说。“以前太孩子气,不知道婚姻里有许多爱不能企及的东西。明明相爱,却不懂得珍惜,不懂得迁就和容忍,不懂得互相体谅……如果可以从头再来,该有多好。”

            小菁不知道余峰为什么对一个陌生人说这么多。以前的他不是这样的。余峰却知道这个叫“离离”的名字刺痛了他。

            无论如何,他们的交谈渐渐增多。痛定思痛的苦涩和冷静理智的反思让他们“走”到一起。慢慢地,小菁感觉自己有点依赖“从头再来”了。他还是那个她深爱过的男孩吗?可是经过婚姻洗礼的他显然长大了。

            终于,他提出要见她,她不知道怎么回答,而他的头像却心急地闪个不停,一条又一条的信息发过来:“见见我吧,你不会失望的!”“相信我好吗?”“我是第一次见网上的朋友,你是我唯一想见的人。”“说话呀,如果不想见我,我也不勉强。”“可我还是想见你。”……

            小菁的坚强和决心在这些信息面前土崩瓦解,她一遍遍地对自己说,那就见一面吧,如果他生气了,她就不会再有任何期待了。

            到了约会地点,小菁第一眼就在人群中发现了余峰。他其实其貌不扬,可是对她来说,他永远是最特别的那个。他会生气吗?他会不理她吗?她感到自己的呼吸急促,她看见了——

            他对着她露出笑容,安抚着她的慌张,他说傻孩子,我知道“离离”就是你,你总是这么马大哈,换了QQ号却贴上旧图像,那个图像还是我给你做的……我故意没有换号码,因为我一直在等你……亲爱的,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离婚时,我们不懂爱情

            离婚,而后复婚,一直以来,国人对此的认知程度似乎有所欠缺。甚至有媒体报道说,二次婚姻的成功率只有18%。二度牵手的事情,往往成为别人口中的谈资,所谓“好马不吃回头草”,又所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一场离婚纠葛无异于外人眼中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