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宠文网 > 玄幻小说 >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第17章

书籍名:《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    作者:安群
    《80后的恋爱观:水瓶时代的婚恋》章节:第1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按说,他们的“负担”已经很轻了,新房是父母资助的,地点正好在双方父母家的中间位置,以便双方父母轮流来当“保姆”;吃饭问题也很好解决,平时就到父母家“蹭饭”,偶尔自己吃一顿,不是叫外卖就是上饭店,家里的高档整体厨房形同虚设;洗衣服就更简单了,脏袜子脱下来随便一扔,父母来了自会收拾,实在不行了再用洗衣机。——可是,谁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机里再拿出来晾上呢?谁把外卖的一次性餐具扔掉再擦擦桌子呢?要是有朋友来做客,这临时的家务谁来做呢?

            其实,简单的家务对谁来说都不成问题,可是两个年轻人把这上升到谁来执掌家庭权力的高度。“凭什么是我做呢?”这种“凭什么”的心态在他们的婚姻里处处可见:凭什么你可以换新手机我不能换?凭什么我要听你的指指点点?周末去哪里玩凭什么听你的?看什么电视节目凭什么也要你说了算?……

            就这样,邹平和朱楠过强的个性不时地发生冲撞,小两口发现,结婚后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待在一起,却不像以前那样甜甜蜜蜜了。以前见面的时间少,见一次面就抓紧时间向对方示好,哪还忍心吵吵闹闹呢!可是现在,多出来的时间全用在斤斤计较上了!

            在无休无止的争吵中,两个人都对这样的婚姻厌倦了,他们决定散伙,“我们真的一点也不合适在一起生活。不过,合得来就过,合不来就离,这总比一错再错要强吧!”

            婚姻质量:幸福是一件奢侈品?

            就在80后早婚、闪婚现象被广为注意的同时,闪离也成为80后婚姻现象中的一道特殊风景线。这或许令人难以相信——80后不过才刚刚迈入婚姻的年代,何以闪离就成为一道“风景”了呢?

            然而我们掌握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仅就北京2006年的离婚资料显示,三分之一的婚姻关系维持不到5年,其中有970对夫妻结婚还不足1年,甚至有的夫妻结婚还不到1个月,在这些离婚案件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与此同时,2006年哈尔滨的离婚率比上年增长了5%,其中也是年轻人激增;来自广州的数据也显示,“80后”委托离婚或咨询离婚的案例明显增多……

            与以往的离婚案件不同,闪离的80后往往没有孩子的牵绊,也没有财产的困扰,也鲜有婚外恋的烦恼,他们离婚大多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性格不和。正是这一点,让长辈们觉得十分不解:“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我行我素。许多离婚的年轻夫妻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无非就是些生活中的小摩擦。换了我们,哪会想离就离呢?”

            在《相爱容易相处难》一节中,我们曾经就80后婚姻中的“小摩擦”作过一番探讨。我们试图说明,这些所谓的“小摩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而与80后的行为模式有关。我们还试图说明,这种行为模式不一定对婚姻生活造成威胁,关键在于80后怎样处理婚姻生活中类似的行为,如果站在友好的立场,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不把对方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并且愿意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80后的婚姻一样会充满生机。

            问题是,很多选择闪离的80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他们并不相信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一开始就没有选对人,双方的结合根本上就是一场错误,再谈感情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此,他们宁愿在“一切还不算太晚”的时候闪电结束这场错误,继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80后用闪离宣告了自己对高质量婚姻的追求。他们认为离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与离婚所带来的创伤相比,未来的幸福显然更为重要。他们也相信,幸福是一件奢侈品,若想追求婚姻的稳定与和谐,就一定要进行婚姻的淘汰与消亡。然而,颇具讨论意义的是,这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像邹平和朱楠这样,经历过爱情长跑或者同居的80后。那么,是什么让这些80后宁愿放弃多年的爱情,而相信自己的幸福一定在别处?如果是相爱容易相处难,那么另一场婚姻就一定幸福吗?

            那一场关于幸福的想象

            邹平和朱楠已经离婚两年了。虽然这两年来,两个人的事业腾飞,身边示好的人不断,他们都没有想到另外再找一个人过日子。他们不仅不敢想,而且也没有信心了,因为曾经的那段闪电婚姻给他们留下的阴影太大了。

            有一天晚上,刚刚出差回来的邹平精疲力竭地倒在沙发上,最要好的朋友打来十万火急的电话,  让他马上打开电视。

            “电视有什么可看的,我现在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邹平有点不耐烦。

            “让你看你就看,朱楠在电视上讲你呢。”

            “什么?”邹平跳下沙发,按下遥控器,屏幕上正好是朱楠的特写。她双目泛红,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颤抖,分明是刚刚哭过。这时候传来主持人的画外音:“在经历过一系列的成功之后,回头想一想,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遗憾?如果重新开始,你会怎么走?”

            朱楠说:“我最大的遗憾是,与深爱的丈夫离婚,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找到比他更好的人。”这段肺腑之言,是朱楠对着千万观众说出的,邹平此刻的感受已难用语言表述。

            朱楠的遗憾是如此,邹平又何尝不觉得自己犯了一个特大的错误呢?他们曾经拥有四年的热恋,彼此也曾许下海誓山盟;他们曾经在学业和事业上互相鼓励,共同展望着甜蜜而美好的未来;可是,他们也在婚姻里彼此伤害,执拗地把所谓面子看得比对方还重要;他们互相批评对方的一切,指责对方不是完美的伴侣;他们在争吵中消磨了彼此的爱意,把对方越推越远……

            终于有一天,他们认定对方不是能够与自己相携一生的人,认定这场婚姻已经不可救药,于是心平气和地签定了离婚协议。

            最初,两个年轻人都以为离婚是自我的新生,远离了对方就是远离了一场错误。可是当离婚证书已经拿到,各自搬回父母家,他们才意识到互相的离弃让他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他们依然是朋友,但又不是恋人;他们不用再委屈自己迁就对方,但却情不自禁地彼此想念;他们也尝试寻找新的恋情,却发现自己总是在寻找对方的影子……更让人难过的是,他们从潜意识里否认了自己获得幸福的机会!

            “既然你还是单身,又忘不了朱楠,听到她说得这么诚恳,为什么不再复合啊?”好朋友问邹平。

            邹平说:“朱楠在我面前一直表现得很强势很霸道,突然听她说出如此动情的话,我确实很感动。之后我打过电话给她,但是,不知怎么,那张离婚证书总是在我面前晃动,它提示我,我们已经分开了!离婚,就像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更重要的是,我也累了,不想再回头了!

            幸福婚姻的小宝典:拯救你的婚姻(1)

            美国社会学家康斯坦丝·阿荣斯曾经花了6年时间,访谈追踪了98对离婚夫妻,最终写成一本名为《良性离婚》的书。在书中,康斯坦丝不再把婚姻和家庭等同起来,并且阐述了这样的观点:离婚并不一定是好事,但确有一条通向“良性离婚”的光明的生路。这一观点为水瓶时代所推崇,它鼓励人们为追求心灵智慧的成长,而打破一切形式的规范与游戏规则,比如婚姻。

            对于选择闪离的80后来说,当婚姻的美好幻想被现实浇灭,“良性离婚”就成为他们唯一的底牌。否则怎么办?难道像法国思想家泰恩所说的,“相互研究了三周,相爱了三个月,争吵了三年,最后相互忍耐了三十年”?可是这些80后却没有想到,婚姻里的“忍耐”,既可能是听任命运的安排,心灰意冷地进入麻木阶段;也可能是经过磨合达到彼此适应,彼此习惯。他们更没有想到,有时给自己濒临结束的婚姻下一道缓刑,反而会柳暗花明,找到幸福的“世外桃源”。

            “你在把我越推越远”

            是什么让你的婚姻崩溃?在本书中我们谈到了很多婚姻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会侵蚀夫妻双方的亲密感,有的则是婚姻的致命伤。如果这些致命伤不存在,很多婚姻问题都很容易解决,但如果婚姻中的一方坚持认为这些比对方、比婚姻更重要,那么这份婚姻便存在崩溃的危险了。考虑下面的这几处“致命伤”,有哪些正在吞噬你的幸福婚姻呢?

            ﹡“我就是这样的!”

            ﹡“如果我对伴侣感到失望,我会立刻告诉他。”

            ﹡“如果他多做一些,我就不会这么累。”

            ﹡“我不过是天天加班,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就是这样的!”或许对于80后来说,这种固步自封的心态是最容易出现的。恋爱中的80后往往这样想:“我就是这样,是你主动来爱我的,我并没有刻意为你改变什么!”是的,对方爱的是真实的你,但并不是放肆的你,他爱你的可爱之处,但并不代表他会欣赏你的小毛病,尤其当你们的关系进展到婚姻的阶段,起决定意义的,就看你肯不肯为婚姻做出改变了!

            诚然,我们曾多次把80后的婚姻顽疾归结到他们的成长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80后在今后不能做出改变。毕竟,因为现在的行为而去责备自己的过去或者父母根本是逃避的办法,而让这种行为影响到今后的婚姻则是更愚蠢的行为。很多80后错误地认为,在婚姻中一定要以“自我”的状态出现,如果对方不配合,那就是不爱自己了,这样争来争去,往往是坚持的一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不用再做出任何改变,却输掉了整个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