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生与死的对抗

宠文网 > 其他书籍 > 生与死的对抗

第47章

书籍名:《生与死的对抗》    作者:[美]诺尔曼·布朗
    《生与死的对抗》章节:第47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肛门主题也不是斯威夫特成熟期或后期创作的新特色;它在《桶的故事》(ATaleofaTub)中业已显露端倪,那是他青年时代天才的狂醉的流溢和整个斯威夫特式启示录的源头。因此,要理解斯威夫特就要在一开始就认识到,斯威夫特对人类天性的剖析就其整体和最深刻并最恼人的层面而言,可以称为“排泄幻象”。

        “排泄幻象”

        是米德尔顿。默里(MidletonMury)

        1954年论述约拿旦。斯威夫特的书中一章的标题。

        [2]认识到斯威夫特作品中排泄主题的核心意义,则要归功于阿尔都斯。赫胥黎。他在题为《为汝所欲》(DoWhatYouWil,1929)的一篇文章中说:“斯威夫特的伟大在于他那‘憎恨肛肠’的近乎疯狂的强烈情绪,这乃是他愤世嫉俗的本质和全部作品的基础。”

        [3]默里的功绩在于他所使用的引人注目的措辞,这将文学批评重新导向斯威夫特创作的中心问题。阿尔都斯。赫胥黎的文章对昆塔拉(Quintana)

        的《约拿旦。斯威夫特的思想和艺术》(TheMindandArtofJonathanSwift,1936)一书并未产生任何影响,此书绝好地说明了试图驯化和管教英国文学中这只猛虎的文学批评是何等贫乏。昆塔拉对斯威夫特作为作家的最后阶段进行了概括讨论,将他所谓的“有害作品”予以埋葬。他说:“人们欣慰地撇开粪污描写而转向题为《赫尔特。斯克尔特》(HelterSkelter)或《追捕巡回审判的律师》(TheHueandCryaftertheAtorneysgoingtoride

--  244

        422生与死的对抗

        theCircuit)

        这些重要的诗作,它们显示出斯威夫特彻底掌握了刚健有力的诗律。“

        《格列佛游记》第四部中的排泄主题则被当作坏艺术予以摒弃(在这里,文学批评像通常那样发挥着道德偏见假面具的功能)

        :“斯威夫特在发挥兽性主题时堕入了危言耸听的泥淖……假如第四部降低音调,《格列佛游记》本会成为更优秀的艺术品。”

        [4]在我们的头等大学里阐述英国文学的人乃是像鲍德勒(Bowdler)

        那样懂得如何改进经典作品的一批人士,这真令人更加放心了。斯威夫特的评论史正像精神分析学的历史一样,显示出在肛门性方面的压抑比在生殖器方面更为沉重。精神分析关于生殖功能的原则在有些人心目中业已成为合理的前提,但他们却不愿听取对于肛门性弗洛伊德有何论述,或者斯威夫特有何言论(可是他们仍然撰写《斯威夫特的思想和艺术》这样的论著)。

        即使是赫胥黎和默里,尽管他们正视了这一问题,也仍然表明他们自己不能看出其中的意蕴。在将过去的批评所压抑了的不愉快的事实引入意识之后,他们又进而运用系统的歪曲、谴责和贬低手法来保护自己和我们大家免受排泄幻象的侵扰冲击。在文学批评领域中,这是说明弗洛伊德下述观点的一个绝妙例证,即意识觉察到某个被压抑观念的第一种方式乃是断然地否定它。

        [5]要否定排泄幻象最基本的手法当然是谴责它。赫胥黎采取了一种智力优越的姿态——斥责“这种拒绝接受宇宙现状的荒唐态度和孩童般的愚蠢”。

        [6]默里则与自我矛盾的保守的性哲学家DH劳伦斯相呼应,采A取了一种道德优越的姿态——斥责它“如此反常,如此不自然,精神上如此病态,人性上如此荒谬”。

        [7]。。这样,他们对斯威

--  245

        生与死的对抗52

        夫特所表现出的显而易见的情绪反应被伪装成一种精神分析的病情诊断:排泄幻象原来是一种精神错乱的产物。赫胥黎谈到“这种对内脏和排泄主题的心醉神迷”

        “濒于精神错乱的边缘”

        ,暗示它和斯威夫特与斯特拉(Stela)

        及范尼莎(VanesBsa)之间“变幻无常的冷淡关系”有联系,意味着这是一种生殖功能方面的障碍。

        [8]

        默里试图把赫胥黎的暗示转入正式的传记研究,这是滥用推论的一个例证。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斯威夫特的“有害作品”

        的文本和《格列佛游记》的第四部被粗暴地歪曲了,从而把他的厌世主义转化为厌女症;于是,整个排泄幻象被解释为试图借指出女性的污秽来辩释他(与范莉娜、范尼莎和斯特拉)在生殖功能上的挫败。这就虚假地影射暗示着排泄幻象只局限于斯威夫特创作的最后阶段。这种暗地里植入的观念不仅有利于暗示说斯威夫特还有并非排泄性的幻象(在这一点上赫胥黎比默里还要固执)

        ,而且还有进一步的好处,即可以把排泄幻象与斯威夫特最后的精神崩溃联系起来。事实上斯威夫特的精神崩溃在10年之后(1742)才到来,而这却阻止不了任何对精神病理学无知但又执意要对斯威夫特的粪污描写施行脑叶切除术的人。借助于将斯威夫特的精神崩溃视为上帝对其粪污描写的惩罚这样一种热情的幻想,年代上的缺口就被填补上了。依靠小小一句精神分析的行话,再辅助以小小一次历史想象的飞翔,排泄主题在《格列佛游记》第四部中业已十分突出这一事实就被解释过去了:“显然在斯威夫特写作《格列佛游记》第四部时,这整个情结正在他头脑里起作用……它在那一刻的出现可能是范尼莎的去世

--  246

        622生与死的对抗

        所引起的深刻的情感激变的结果。“

        同一种情结在范尼莎去世前两年所作的《给一位年轻诗人的忠告信》(LeteofAdvicetoaYoungPoet,1721)中已有显著的表现,这却被置若罔闻。默里的业余诊断在斯威夫特遭到范莉娜拒绝(1696)一事中找到整个情结的根源。这一点对他认为《桶的故事》(1696—1698)

        未受这个情结影响的论点也就至关重要。

        默里用以支持这种阐释的办法是,一方面把目光从《桶的故事》中肛门性的突出表现转移开去,另一方面则将全书解释为不须认真对待的奇妙玩意——也就是说采用一种否认机智妙语具有意义的喜剧观念。

        [9]

        如果文学批评对于斯威夫特的职责就是判定他神智错乱,那么就应该把批评转交给精神分析学家。他们担当起此项重任,并且表明由他们签发一张精神病的医学证明书来反对天才是可以信赖的。他们的一般结论和赫胥黎以及默里基本相同,只是添加了某些漂亮的新术语。例如费伦齐(FerBenczi,1926)说:“从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可以把他的精神病状况描述为正常能力的抑制,在与优秀妇女的关系上缺乏勇气,对较低类型的妇女或许具有持续的侵犯倾向。对斯威夫特生活的这种洞察确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对的,我们处理《格列佛游记》中的奇念狂想是严格按照分析神经症患者(特别是解释他们的梦境时)处理自由联想的方法进行的。”

        [10]卡普曼(Karpman,1942)说:“在对《格列佛游记》进行这样一种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认为斯威夫特是一个显示出性心理幼稚症的神经症患者,他特别表现出嗜粪癖,并连带着厌女症、厌世症、恋污癖和恐污癖。”

        [1]格里纳克(Grenacre,

--  247

        生与死的对抗72

        195)则说:“人们得到的印象是,斯威夫特的肛门固恋心理是强烈而富于约束力的,而生殖器需求却受到损害或至少受到限制,以至在成年生活的早期就完全退出了生殖器性行为,这可能始于他与其第一位女神吉英。韦林(JaneWaring)的不幸关系。”

        [12]

        正如人们可能预料的,精神分析学家们在发挥其诊断时将斯威夫特神经症的根源一直追溯到他的童年早期。如果神经症的精神分析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就必须放弃默里将排泄幻象孤立为晚期赘生物的那种尝试;我们也必须排弃默里的那种论点(这与他为了体面的理由而试图挽救斯威夫特的一部分作品有关联)

        ,即斯威夫特对范莉娜(吉英。韦林)的爱在被她拒绝以前乃是“具有自然的感情和自然的丰富天性的健康自然的爱情”。

        [13]我们将不得不回到赫胥黎那更加顽固的文学判断上去,承认斯威夫特始终等于排泄幻象;我们还将不得不回到他那更为顽固的心理学判断上去,承认斯威夫特的性状态从一开始在结构上就是反常的。由格里纳克进行过极精细分析的传记所提供的证实材料真是绰绰有余。斯威夫特未出生前就失去了父亲;他在1岁时被保姆从他母亲那里拐走;于3年之后被交还给他母亲,然而在回到母亲身边1月之后即被她抛弃——这正好是在精神分析学上至关重要的“俄狄浦斯时期”

        (Oedipal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