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春秋霸王传(战国霸王实体书版)

宠文网 > 古典文学 > 春秋霸王传(战国霸王实体书版)

第173章

书籍名:《春秋霸王传(战国霸王实体书版)》    作者:攀峰
    《春秋霸王传(战国霸王实体书版)》章节:第173章,宠文网网友提供全文无弹窗免费在线阅读。!




自己若让他们眼睁睁的跳入火海,怕也无人不从。这便是秦军所不具备的优势,亦是所有过于聪明士兵所缺乏的战争因子--明知前面等待的是死亡,亦勇往直前。

一个念头从心头闪过,未经理智思忖,重耳忽然脱口而出道:“改变计划,我们应该兵分三路;魏犨与狐射姑带八百名晋兵绕至晋国边境,沿魔鬼之泽而入,若能不动声响绕到敌人身后,此仗想败也难;介子推与狐氏兄弟带领剩下的俩百晋兵与三千族兵作为先锋,沿戎族牧者盘踞的草场前行,争取就地招善骑戎人入队,避免和秦人大队接触,遇小则战,遇强就退,坚定不移的把骚扰进行到底,等秦人心气浮躁之时,前后三队人马再行一击。”

众人齐声道:“得令!”

他的声音仅限于族老会成员与介子推等人听到,那种轻松与自然的态度中却散发着一种无可抵御的披靡霸气。听着他侃侃而谈,一种战无不胜的信心在大家身上蔓延开来。

魏犨跳上马背,挺胸收腹,铿锵有力对八百名晋兵道:“兄弟们,我们能否穿越魔鬼之泽,将是此战的胜负手,你们给我句话,能不能作到?”

“能!”整齐化一的声音,直穿云霄,震得戎人耳膜发麻,也瞬间感染了他们的情绪。外族人都能如此,我们戎族自己是绝不能输给他们。

魏犨兴高采烈地欢呼一声,马鞭一扬,战马长嘶一声,举足向西绝尘而去。狐射姑向众人告完别,双腿一夹马腹,飞也似地追过去。

微风轻轻拂过大地,正是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际。莫故之伫立歧山,隐隐感觉到泥土与小草的气息,昂然勃发。他索性闭起眼睛,感受着小草的呢喃,空气的流动,与繁华的王都相比,真有一种隔离尘世的感觉。

莫故之不由舒服地叹了一口气,满足的睁开眼帘,万丈雄心顿起:自穆公即位,蹇叔、百里奚当政以来,除了有”战神”之称的大元帅由余依然享有无上荣誉外,秦国武将的地位一泄千里,而秦国新一代年轻武将中,自己却一直排在白颧、霍之章之后,这样的排位预示着若大战将起,他将无缘于由余的三军大帐,不能进入军中核心,也就不能独立指挥大型战役,到死也无法成为名震天下的名帅。而眼前却陡生光芒,穆公竟把剿灭戎族之大任交于自己,他深知这一战有多么大的分量,戎族似乎天生就是秦国的敌人,自有秦姓以来,每隔数十年便与戎族一战,死于戎人石矛石箭下的秦人不计其数,随着秦国疆域的拓展,国力不断增强,但戎人却永远是秦人的心腹大患,没有一任秦王不想彻底剿灭戎族,或是把他们赶出西部草原,遗憾的是,在西部宽阔的大草原之上,戎人马上几乎天下无敌,来无影,去无踪,即使秦军曾有个大胜的历史,但也只能剪其枝叶,动不了根本。

“这次我定立下不世奇功,戎族啊,就拿你来一祭我手中之剑。”莫故之抽出长剑,猛然擎向天空,一只比女人还柔美的右手似缓实急的晃动,剑气倏地不断扩大,一股股龙卷风似的狂暴气流,从他的站立之处向四面八方涌动。

虽然在朝中排名上低于白颧、霍之章,但他在剑道上的天赋却是连不败之帅由余也称赞不已。事实上秦人甚至忘记莫故之是秦国武将,只知道他是秦西第一剑手,剑下从无三合之敌。

“为什么?为什么他们总忘记我是个战将,我能一人敌,同样也能万人敌。”莫故之收回宝剑,喃喃叹道。

他不服气,他得证明自己,因此他几乎是顷尽家将、私卒,带上战场的家兵,比记录在册的三千私卒要多出数倍,多达八千余人,虽然有一半是奴隶兵,但他却从前年便开始私下训练他们,希望有一天能派上用场,没想到,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等到了,即将花开的日子。

忽然,一道声音打断了莫故之的思绪。

“韩原驻将蒙裂求见!”莫故之缓缓转过身来,神态悠闲地向来人看去。

只见一个中等身材,年纪在三十左右的秦将出现在山坡中央。他脸容白净,宽额尖骸,一双眼眸带着温和笑意,除了一身盔甲,全身上下无有一丝的战将之气,整个人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文绉绉的味道。

蒙裂笑容可鞠的轻轻一礼,淡淡道:“韩原偏将蒙裂前来报道。”

莫故之不经意间向前跨出半步,两眼寒光乍现,声音稳健有力道:“免礼,西北健马可曾带来?”

蒙裂稍稍一愣,马上便恢复常态,道:“完全按照将军之意,末将在两天内跑便八地六族,挑选上等健马三千匹,已经到达歧山,请将军验收。”

“好,很好!”莫故之神情一松,淡淡道:“你一定觉得奇怪吧,本将为什么不关心兵车与四千精甲?”

“嗯!正是如此……”明知被一眼看穿心中疑问,蒙裂索性不再掩饰,直言不讳道:“车与兵才是战场上的胜负之手,将军剑道通神,想法亦异于常人,下将不太明白,要这上等健马有何作用。”

莫故之双眼精芒烁烁,傲然道:“若制戎人,非马战不可;兵车虽是战场制敌之道,那却是针对步兵而设,破阵冲锋之招;面对来去无影,以偷袭为主的戎人来说,即使启十万大兵,也很难围困纵马而飞之兵。”

蒙裂听罢愣了半晌,遂惊呼道:“将军的意思是,以快制快,以马制马……”

莫故之哑然失笑,“不错,正是如此。”

“佩服,好一个以快制快之招!”蒙裂接着长叹一声道:“哎,将军被称为秦西第一剑原来其谋略也如此通达剑意,飘渺无形,竟捕捉到戎人唯一破绽,若先辈们早想出此法,怕是世上早无戎族。蒙裂能列于将军帐下,福气,福气啊!”说到这儿他透露出一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尽显军人的豁达胸怀。

蓦地,天空中荡起一缕青烟,山下顿时响起了急促的号令声,蒙裂与莫故之皆是心中一震,但莫故之的眼中,除了震惊,更多的是喜悦,哈哈大笑道:“戎人终于进入清河,比预计的要早,可惜,他们急着投生,本将就承全他们。”

“传我命令:放弃清河北,往西南方回缩,退的速度不能快,也不能过慢,只要他们进入猊泽之地,便是他们的毙命之时。”

传命兵的身影刚刚消失,蒙裂犹在叹息不停:“猊泽之地,猊泽之地……”

清河号称千泽之地,上天虽给了肥美的草地,却又相对衍生了数千个湖泽,绝大多数在西南部,大多数湖泽狭小而偏离草场,对牧者没有威胁,但其中却有三个湖泽号称魔鬼之泽,它们外表看上去和草地一般,但若一脚踩上去,羽毛亦下沉,游牧族对这三个湖泽畏于鬼途,数百年了,无人敢轻入这湖泽之地。

猊泽之地的名字似乎只限于秦人知道,原因是这个湖泽是半月前才被人发现。一个秦国游牧部族在大雪中迷失了方向,遂向西南方前行,结果数十人与马匹陷入湖泽,瞬间就无声无息的消失无踪,因此而成为清河最为恐怖的沼泽之地。

时间过得飞快,传令兵几乎每隔半时辰便报来最新消息。

“戎人在清河入口停下……约千人”

“戎人既没有扎帐之意,亦看不出来有前进的动向,人数在不断增多,约三千人……”

“戎人依然停留在原地,人数似乎在下降……”

莫故之怒道:“什么似乎、大约……我要的是准确消息,若不确定,就不要报上。”

“将军息怒,草原上一马平川,没有障碍物掩身,前哨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再加前哨,宁可被发现,也要看清楚戎族人数和马匹,我要在天黑前拿到准确的数字。”莫故之的神色稍缓,但依然有着稍许的不悦。

蒙裂不禁皱眉道:“奇怪,按戎族的性格,历来都是猛打猛冲,来得快,退得快,从来没有像今天般畏缩不前,难道是因为力薄而改变了战法?不会,不会,那他们在草场入口干什么?还是等什么?”

这其实也是莫故之的疑问。在来歧山的路上,他调来秦国与戎人历次大小战事的竹简,亦总结出戎人勇猛顽强,但战法简单,只凭马战的优势,肆无忌惮的屡败秦人,而秦人也就是束手计策,有过的几次大胜,往往是利用戎人头脑简单,布下陷阱让戎人钻入,但从没有奢望过能全歼戎人。

上空不断的盘旋着猎鹰的身影,俯冲、升起、飞翔……

蒙裂仰望苍天,喃喃道:“但愿这次有准确的消息……”

“禀告将军,第三十八队前哨十八人,全体遇难,不过他们死前传回了一个重要情报……”

“快讲!”莫故之几乎与蒙裂同声催促,他们太想获悉心中的疑问。

“由于不断有游牧戎人从草场四周投奔,是以具体人数很难确定,但其中却发现大量身穿晋国皮甲的士兵,具体人数俩百余人。”

“阿!”莫故之不由与蒙裂面面相觑,满脸惊骇。要知道晋国非一般小国可比,若晋国参与期间,那么便非万余秦兵所能抵御,而得顷国之力。

但晋国频发内乱,在连死两代大王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对秦用兵,除非全朝大臣都疯了。但晋兵的服装怎么可能大批量出现在戎人身上……

“晋人……”蒙裂突然道:“据说晋国重耳公子逃往横岭深山,而横岭山脉却是犬戎族的居地,难道……”

“……重耳……一定是他……”莫故之颓然长叹道。

第二十一章  驰马清河

夕阳如血,山色如黛;清河草场如同一大片青色的帛布挂在天空,随着春的脚步来临,耳闻虫鸣不休,草声索索,蛇蜥游走,野兔呼啸而过;看似平静而广博的天地里,薄霭重重,依稀隐藏着无限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