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诸葛亮成长之谜 > 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2)

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2)

书籍名:《诸葛亮成长之谜》    作者:韩春呜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凭着自己现在所掌握的本领,如果出去做事,能够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呢?假如有人请你诸葛亮出山,你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差使呢?诸葛亮暗暗衡量自己的水平,查找自己的不足和学问上的差距,深深感到自己的才识还很肤浅,学问还很浅薄。他想:一鸣惊人之人,必定是胸有成竹之人,必定是有充分准备之人。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如何能够一举成名?
诸葛亮就是在此种情况下,下定决心沉下心来,继续攻读。别人不懂的,他要懂;别人不会的,他要会;别人略知一二的,他学深学透;别人知其表,他知其里。 就是要高人一筹,别人下棋看出三步,他要看出五步。
此后,诸葛亮的心情趋于平静了。他知道,要想达到奋斗的目标,就必须要加紧努力,弥补学问中的不足,寻找知识上的差距,尽快掌握高深独到的本领。他也是从这时开始开始慢慢的领悟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今世界,当一个人取得成就,获得成功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探询成功的秘诀或者诀窍。也会有人说,这个功劳应该分给谁谁一半,分给谁谁多少。有的不无道理,有的不免有贪功之嫌。
对于诸葛亮的成功,家庭影响,老师的教诲都有关系,但这么一个举世罕见的能臣,这么一个大智慧者,绝不是仅仅靠某某培养就能修成正果的。关键因素,或者说是决定因素,还在于他自身的努力。总听说某某学校是工程师的摇篮,某某学校是艺术家的摇篮,怎么没有说某某学校是元帅的摇篮,是培养国家总理的摇篮呢?真要有这样的摇篮,那还不打破脑袋?换一句话说,真要有人这样自我标榜,那也百分之百是虚假广告。
诸葛亮读书讲究主动读书,也就是自我学习。诸葛亮认为,读书和念书是有区别的,念书是刚刚开始识字,只是念文章,不指望对文章有多么深的理解,只要了解字面的意思就是好学生了。读书则不同,读书人就应该是有能力从书本当中得到启示,得到知识,得到智慧,了解世界,掌握本领的人。
诸葛亮的自学分几个时间段。他4岁随父亲在泰山时。因为父亲要应付公务,没有工夫看他。他在学堂下学之后,有很多时间,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找很多课外读物来消遣,像道家的传世之作。这对求知欲极强的孩子来说,将对其将来的发展趋向发挥很重要作用。诸葛亮腿受了伤以后,回到老家阳都,除了母亲和先生辅导之外,主要也在家自学读书。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读后的自觉思考了。对书中的疑问,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另外一个阶段,是随叔父诸葛玄奔波在淮南和豫章的时候,为了帮助叔父做事,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读书。目的很明确,读书要应用。这个阶段不是凭兴趣读书,而是根据需要读书了。还有就是在襄阳景升学院,系统的、正规的院校读书。这一阶段对诸葛亮的束缚比较大,因为有些书他早就读懂甚至读透了。当他认为没有必要读这些书时,便主动退学了。
最后阶段是在隆中卧龙岗自学研究。这一阶段的突出一点,就是在困惑时,找高人点拨。诸葛亮除了找同学一起探讨研究之外,就是找明白人求教。他在这个阶段请教过很多人,最著名的有:司马徽、庞德公和黄承彦。
诸葛亮从泰山回到阳都老家,腿脚的伤口虽然痊愈了,但是落下了残疾,不能像与他一般大小的孩子那样蹦蹦跳跳。因而,他便不愿意和街上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喜欢约一两个谈得来的小朋友,一起到城外的汶河边看风景。
他喜欢坐在河岸边,观看水鸟从空中翱翔,盘旋,然后出人意料地像箭簇一般扎进水里捕捉鱼儿。天气好时,诸葛亮也喜欢挽起裤腿,同小伙伴们趟到河水中,在河里摸鱼取乐。他还是喜欢安静,喜欢在家中读书。
诸葛亮不管是什么书,只要看到了,就喜欢翻上一番。他书读得很快,先大致浏览一下,就翻到了结尾。如果对书中的内容感兴趣,他就会翻来覆去的阅读,而不是按照书的顺序先看前面,再看后面。对于父亲让他读的《诗经》、《论语》、《左氏春秋》等经典书籍,他不仅阅读了,还写了眉批和随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