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与名人一起读书 > 第48页

第48页

书籍名:《与名人一起读书》    作者:铁凝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父亲晚年的时候,常常感慨'我真想再能够读书,系统地读书,我太没有学问了,你看人家钱钟书那才是真有学问,我太没有学问了,我的书读得太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书我父亲总是反复地读。我从父亲那儿得到更多的还是文学书。但是现在真正能让你从中得到收获的书越来越少了。"所以万方现在读的大都是一些社会学、人文、思想、哲学类的书以及人物传记,这些书能让她思考。而且万方对这类书的兴趣越来越强了。"我每隔一个月至少要去书店一次,每次去总能发现一两本特别好的书,能从那么多的书中发现一两本特别好的书对我来说真是件特别愉快的事。我记得那次去西单图书大厦,进去后特别茫然,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忽然有种惶惑,让我丧失信心了。我还能写吗?我经常去三联书店。老照片、老城墙那些有历史感的东西,有人的气味的东西特别能吸引我。逛逛书店,能找到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这一天真的是很愉快。"
万方一直在思索一个很多人都感到很困惑的问题,那就是书多了,信息太多了,吸引人的东西太多了,人的专注、深入慢慢地耗掉了,分散掉了,这究竟是件好事还是坏事。看到的东西太多了,但真正能进入人心里的东西太少了,于是人们开始浮躁。在逛书店的时候,万方经常会有种茫然感,淡淡的失落感,这种感觉来自那种无从选择。以前得到一本书,痛哭流涕,全部的身心都激动着,现在这种感觉根本找不到了。
《约翰·克利斯朵夫》那本书在那个年代对万方是非常有影响的,这种影响是一生的。万方说,并不是说这本书多么多么高明,只是书中所蕴藏的人的那种情感方式对她的影响是一生的。
"今天的人有了那么多的书,是不是就能从这些书中得到那么多东西呢?书,需要静静地读。你把它作为工具很必要,但是书除了实用的价值外,它对你的灵魂对你的精神也是一种滋养。而这种滋养是需要你静静地吸取的。我是一个很情感型的人,我对情感的体会是很细微的,这种感悟是从书中得到的,这种能力是从书中体会得到的。"
喜欢,就去读
"读书,首先要喜欢。喜欢,就去读。真正的好书是能从文字后面读到东西。读完之后还能让你想的,就是好书。"
万方现在买的书分两类:一类是以前读过,自己很喜欢的书,但破了,到书店又看到了,就会再买一本,留着以后接着读;第二类是要写什么东西的时候,会去读和它相关的一些东西。但更多的还是自己喜欢什么就去读什么。
最近万方读的文学类的书多一些。像一些老人的回忆、随笔读的多一些。如胡适的书、齐白石的《五出五进》,读了让她感觉很平心静气,很舒服,让她明白了一点:生活原来还可以这样自在。
万方读书不会跟风。现在图书市场上很热的一些书不会左右万方,万方绝不会受它的影响。"读书要相信自己。"万方说。
在最近读的书中,万方说让她最感动的是杨绛的《我们仨》。"杨绛把连在一起的三个人的生离死别写得那么空灵又那么深邃,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万方还非常佩服王安忆,她特别强调了一下"佩服"这两个字。"作为同行,我特别佩服她那么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按照她自己的思路、跟随着自己心的召唤去写。这种精神我很佩服。"
万方书语
书,需要静静地读。你把它作为工具很必要,但是书除了实用的价值外,它对你的灵魂对你的精神也是一种滋养。而这种滋养是需要你静静地吸取的。
真正的好书是能从文字后面读到东西。读完之后还能让你想的,就是好书。
曹禺寄望写出"大东西"
是《空镜子》在全国的热播,让很多人知道了《空镜子》的作者万方原来是曹禺的女儿。而这一年正是万方"知天命"之年,经历已经丰富而精力依然旺盛。
可能是曹禺在话剧领域里已攀上了顶峰,也可能是22岁便以《雷雨》震惊天下而解放后再也没有突破的苦闷,当然更可能是50年代以来文艺界人士一直如惊弓之鸟,使曹禺希望女儿成为一名科学家或医生,不愿培养她再去当个作家。
但曹禺不得不承认潜移默化的力量,同时还有天性。他发现万方从小就对事物有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她看天上的乌云,会琢磨出种种鬼怪的影子,从墙壁的水迹中她能找到公主、国王、神仙,能和童话里的形象对上号。她跟着父亲去看《雷雨》,看着看着她哭了,曹禺以为她是被响雷声吓哭的,其实她是被悲剧情节打动了。
万方并不是吃父亲老本的作家,她最喜欢写的是小说。她的几个中篇小说《在劫难逃》、《杀人》、《未被饶恕》、《珍禽异兽》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但她又很实际,她感到写小说养活不了自己,她不得不经常涉足电视剧。她知道写电视剧要占去她不少时间,而且写多了使写小说的感觉都受影响。但她毕竟生活在现实中,她不得不变得世俗些。
曹禺晚年最感痛苦的是,他20出头就名震海外,被西方的同行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但在壮年后他的作品很少,而且失去了早年的光彩。一直活到近21世纪的曹禺生命的最后几年愈发伤感,他曾痛苦地在病房里大喊:"我痛苦,我要写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干!我越想托尔斯泰越难受。"此时的万方是他惟一可以倾诉的对象,他的家属中只有万方一个人懂创作,他把万方视为生命和事业的延续。曹禺在病房内看了万方创作的《牛玉琴的树》,第一次放开了表扬女儿:"小方子你能行,能写出大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