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 第八章 发现内在空间(三)

第八章 发现内在空间(三)

书籍名:《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作者:艾克哈特·托尔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你能听到山涧之声吗
  有个禅师和他的一名弟子正静默地走在一条山路上。到了一株古老的松树下,他们坐下来吃了一些简单的米饭和蔬菜。饭后,这名弟子,一名尚未掌握禅意之秘关键的年轻和尚,打破了沉寂而问禅师:“师父,我如何进入禅呢?”
  当然,他是在问,如何进入意识的状态——就是所谓的禅。
  禅师保持沉默。这名弟子焦急地等待着答案。五分钟过去了,他正要张口再问的时候,师父突然开口了:“你听到山间的溪流声了吗?”
  这名弟子根本不知道有山间溪流,他太忙碌于思考禅的意义了。现在,当他开始去聆听这个声音的时候,他嘈杂的脑子终于安静下来。起先,他还是听不到什么。然后,他的思想沉寂了,一个更高的警觉状态出现,突然他真的听到了远方一个很小的溪流发出了几乎听不见的呢喃声。
  “是的,我现在可以听到了。”他说。
  禅师举起了他的手指,眼睛流露出既严肃又温柔的神采,说:“从那里进入禅。”
  这名弟子瞠目结舌。这是他的第一次“顿悟”(satori),一瞬之间的开悟。他终于知道,禅就是“不知其知”!(不知道他所知道的是什么!)
  他们继续静默的旅程。这名弟子对于他周围景物的鲜活感到极其讶异。他感觉好像是第一次经历到这些事物一样。然后,逐渐地,他的思想又开始了。那个警觉的定静又被他心智的噪音遮盖住了,没多久,他又有一个问题:“师父,”他问,“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告诉你我无法听到那个山间小溪的话,你会说什么?”禅师停下来,看着他,举起手指说:“从那里进入禅!”
  正确的行动小我总会问:“怎么样可以让情境满足我的需要,或是如何找到那些可以满足我需要的情境呢?”
  临在是一个内在无限宽广的状态。当你临在的时候,你问:我如何回应当下这个情境的需要?事实上,连这个问题都不需要问。你很定静、警觉,并且对当下如是(what is)完全地开放。这样就为这个情境,注入了一个新的向度:空间。然后你观看和聆听。如此你就与这个情境合一了。所以,不是产生一个反应来对抗这个情境,而是与它融合,然后解决之道就从这个情境本身中升起。实际上,观看和聆听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那个警觉定静的本身。这样一来,如果可能或需要采取行动的话,你就会采取行动,或者说:正确的行动会经由你而发生。所谓正确的行动是指:对整体而言是正确的。当行动完成了以后,那份警觉和宽广的定静还是存在。没有人会以胜利者的姿态高举双手叫道:“耶!”也没有人会说:“瞧,那是我做的!”
  所有的创意都来自内在的广大空间。一旦创造发生了,进入了物质形相之中,你要小心不要让那个“我”或“我的”的概念又升起。如果你居功于你的成就,小我又回来了,而那个广大空间就会被遮盖了。
  认知(perceiving)但不评断(naming)
  大多数人对于他们周遭的世界只是有个模糊的了解,尤其是当周边环境对他们来说很熟悉的时候。他们脑袋里的声音夺走了大部分的注意力。很多人觉得,当他们旅行和探访不熟悉的地方或是国外时,会比较有活力,因为那时他们的感官觉受力,也就是经验事物的能力,比思考占有更多的意识。他们会变得比较临在。但有一些人,即使在那种情况下,还是完全被他们脑袋里的声音所占据。他们的认知和经验被当下立即的评断给扭曲了。他们其实哪里都没有去,只是他们的身体在旅行而已,他们还是在自己的老地方:脑袋里。
  其实这是大多数人的情况:一旦我们认知到了一些事物,我们就立刻让小我(虚假的自我)来予以评断、阐释,和其他事物比较,决定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它,称它为好或坏。这些人是被囚禁在念相和物体意识之中。
  除非强迫性和无意识的评断习惯能够停止,或至少能觉察到它并且在它发生的时候就能够观察到,否则你在灵性上就无法觉醒。我们的小我就是经由不停地评断的过程而得以续存,成为那个不受观测的心智。当它停下来,甚至只是当你觉知到它时,你就有了内在空间,而不会被心智占据。
  就近选择一件物品——一支笔、一张椅子、一个茶杯、一株植物,然后用视觉探索它,也就是说,带着极大的兴趣,几乎是好奇地看着它。避免选择一些有强烈个人色彩而容易回想起过去的东西,像什么地方买的,谁给的等等。也避免任何有文字的东西,像书或是瓶子,因为它们可能会激发一些思想。不要紧张,放松但保持警觉,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件物品上,注意它的每一个细节。如果思想升起了,不要陷入其中。你要注意的不是那些思想,而是在感知的这个动作。你能把思考带到感知之外吗?你是否能够看着它,而脑袋里不会出现批评、下结论、比较或试着理解的声音?过了几分钟以后,让目光在四周环视一下,那警觉的注意力会照亮你眼光所及的每一件东西。
  接下来,试着聆听现场所有的声音。用前面看着四周的方式来聆听。很多声音也许是自然的——水、风、鸟,而有一些声音可能是人为的。有的声音也许很悦耳,有些不是。然而,不要去分辨好坏。允许每一个声音如是存在,不要阐释它们。在这里,同样的,放松而警觉的注意力是关键。
  当用这种方式看和听时,你可能会觉察到一个细微而且一开始根本注意不到的平静感。有些人感觉到它像是在背景中的一种定静。有些人称之为平安。当意识不是全面地被思想所占据时,有一部分的意识就可以维持它无形无相的、不受制约的、原始状态。这就是内在空间。
  谁是经验者你所能看到、听到、尝到、碰触到和闻到的东西,当然,都是感官的客体(objects)。它们是你所经验到的。但谁是那个主体(subject),那个经验者呢?比如,你现在说:“嗯,当然,我是陈淑贞,一个资深的会计师,45岁,离婚,有两个孩子,中国人,我就是那个主体,那个经验者。”其实你错了。陈淑贞,和其他所有与陈淑贞这个心理概念认同的事物,都是经验的客体,不是那个经验的主体。
  每一个经验都有三种可能的成分:感官觉受、思想或心理的意象(images),还有情绪。陈淑贞,资深会计师,45岁,两个孩子的母亲,离过婚,中国人,这些都是思想,所以它们是你在思考这些想法的时候,所经验到的一部分。这些和其他你可以谈论或是想到的关于自己的事情,都是客体,不是主体。它们是你的经验,不是经验者。关于你是谁,你还可以加上另外一千个定义(想法),这样做当然会增加你自己经验的复杂性(还有充实你的心理咨询师的荷包)。但是,这样还是找不到主体——就是在所有经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那个经验者。没有他的话,根本就没有经验可言。
  所以到底谁是经验者呢?当然是你。那你又是谁呢?意识。那么意识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回答。一旦你回答了它,你就歪曲它了,使它成为另外一个客体。意识,传统的说法是心灵(spirit),是无法用一般文字来理解的,而试着去寻找它也是徒劳无功。
  所有的知晓(knowing)都是在二元对立的范畴内,受限于主体和客体,知晓者和被知者。那个主体,我,一个知晓者,没有它的话,任何事物都无法被知晓、被觉察、被思考或被感觉到,所以它一定是要维持一个永远无法被知晓的状态。这是因为那个“我”是没有形相的。只有形相才能被知晓,然而,没有那个无形的向度的话,这个有形的世界就无由存在。它是这个世界生灭于其中的光明空间。那个空间就是我本是的那个生命,它是无时间性的。“我本是”是无时间性的,永恒的。在那个空间里发生的事,都是相对而短暂的:乐与苦,得与失,生与死。
  去发掘内在空间并且寻得那个经验者的最大障碍就是,你被那个经验迷惑而在其中丧失了自己,意思就是意识在它自己的梦中迷失了。你被每一个思想、情绪、经验欺骗到了一个程度,以至于你事实上已经在一个梦幻的状态中了。这已经变成了几千年以来,人类一个普遍的状态。
  虽然你无法知晓意识,你却可以意识到它就是你自己。无论你在何处,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直接感受到它。你可以在此时此地感受到,它就是你的临在。就是在这个内在空间中,这一页的句子能够被认知到并且转变成思想。它就是隐于幕后的本我(I am)。你在读和想的这些字句是幕前的东西,而本我则是幕后的基础,它是支持每一个经验、思想和感受的幕后背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