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心理学的诡计 > 第49页

第49页

书籍名:《心理学的诡计》    作者:万宇峰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二天,农夫气急败坏地去找神父,抱怨道:“房子现在更拥挤了。”神父不仅没有解释,还让农夫回家把拉车的牛也赶到房子里。农夫更不明白神父的意思了,只得不情愿地回家,并把牛也赶到房子里。
  第三天,农夫疲惫地去找神父,大发牢骚:“房子里挤得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你不帮我就算了,干吗如此折磨我呢?”神父笑了,未作任何解释,只是让农夫回家把鸡禽牲畜全部赶出去。
  第四天,捉夫高兴地去找神父,激动地,l道:“房子现在够大了!”
  在这个故事中,房子还是原来那么大,但农夫前后的感觉完伞不同了。刚开始,他觉得房子实在人小了。而在神父的指导下,他懂得了满足。而这种满足源自珍惜。如果不是把鸡、鸭、牛赶到房子罩,占去一部分的室内空间,农夫也就不会发现房子其实“够大”。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持续听一种声音,观察人的脑电波,发现人对这种声音刺激的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脑电波的起伏也越来越小,而突然停止声音刺激,人的脑电波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
  其实,我们对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不懂得珍惜,甚至忽略它的存在,而总是在企盼没有得到的东西,直到有一天自己拥有的东西失去了,我们才会发现原来它其实是很珍贵的,对自己是很重要的,而此时,可能已经晚了,A己将会永远地失去它。
  例如,当一个人追求你时,你可能没有感觉,和他(她)在一起时,感受不到激情,甚至觉得他(她)很烦人,可一旦他(她)主动离开你,你就会觉得原来他(她)是如此的好,你早已深陷其中。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现在所拥有的不加重视,而是企盼没有得到的东两呢?
  一股来说,人们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并具有永不满足的特征。当某个需要被满足后,立即就会有新的需要出现。从积极的一面来讲,它能催人奋进,在宏观上还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从消极的一面来说,它又会导致人的心态失衡,使人不珍惜所拥有的东西,贪得无厌。
  此外,在“潘多拉效应”的影响下,人们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喜欢,越想得到。而与此相反,对现在拥有的东西,则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或足理所当然的,而不去珍惜。
  另外,人类生来就具有征服欲。很多时候我们追求某种东西,兵灾并小是真正需要它,而只是为了在追求奋斗拥有的过程中享受征服的快感。所以,在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不会满足干现状,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欲望,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如果陷进了这样一个生存怪圈,既无法快乐,也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
  聪明的人知道现有的才足最值得珍惜的,他们会认真工作而不抱怨。即使有所不满,也会把握现在,积极积累经验,为自己今后的进步积累资本,而4j是在抱怨中错失机会。
  5嫉妒心理造成的憩剧
  古希腊时代,有一位体育选手得了冠军,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乡人想要为他建造一个铜像以作纪念,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个提案,但有一个人很嫉妒那位冠军,就强烈反对为他立铜像。但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人们还是把铜像建好了。
  那位反对者,见阻挠不成,就每天晚上偷偷地用铲子去铲铜像的脚跟。直到一天晚上,他的愿望实现了——铜像终于倒下来了,但正好压在他身上,他也就一命呜呼了。
  嫉妒是当人感到他人优越而使自己受到威胁时产生的反感、怨恨等情绪体验,它是人们试图缩小和消除彼此之间的差距,使原有关系恢复平衡,维护自我生存发展的一种心理防御反应,一种l{{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心理分为不同的层次:程度较浅的嫉妒,虽然有些不满,但是深藏于内心,不易被他人察觉。程度较深的嫉妒,则会在言‘行E有意无意地讽刺、疏远嫉妨对象,耍小手腕等,严莺者甚至会攻击、造谣中伤他人。
  嫉妒是一种狭隘心理的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具有排他性,只许自己成功,不许他人获胜,对他人持排斥贬毁态度。没有嫉妒心的人,对真善美总是表现出赞赏羡慕,而嫉妒心强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会不由自_丰地与嫉妒对象对着干。莎士比亚曾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嫉妒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快乐、优秀,会采取各种手段去破坏;嫉妒的人又是可怜的,他们自卑、阴暗,享受不到阳光的美好,体会不了人生的乐趣;嫉妒的人义是呵悲的,“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损害心情与健康。
  嫉妒心理其实是很普遍的,它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心理学家存研究中发现,3"i"kl大的婴儿就已经能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玛丽亚·莱赫斯特带领的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显示,当母亲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人时(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3个月大的婴儿通常会蹬腿并发出叫声。
  可见,嫉妒是无法自我摒弃的,fE【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需要,是一种自我提高的动力。如果能把嫉妒转化为动力,那么,嫉妒心越强动力就越人,越可能获得成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