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东方精神 > 第54页

第54页

书籍名:《新东方精神》    作者:王学文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昨晚我没有上网,和一位久别的中学同学吃饭聊天。他是我的所有中学同学中最富有的人,身价数亿。席间谈起了他创业时候的几度失败,几度身无分文,还有一度的沉沦和迷失。在他最沉沦的时候,他在一位好友家里混吃混喝。生气的好友有一天对他大喝道:你也是个人,也该去做事。被喝醒的他按别人贴在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重新开始了创业,于是造就了今天的他。

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我们的梦想。当我们执着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终能将它做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会给自己留下一些退路,找到种种借口。学习如此,生活也如此,只因为我们身后没有莫斯科。

没有了坚持,“天有多高,梦有多高”就永远只是一个口号。新东方从来就不缺乏这样的口号。我也算教过不少学生了,向我表决心要把英语学好的同学实在太多了,而能坚持学下来的学生却少之又少。

请坚持吧,假如你的身后也有莫斯科。

一个国家是需要精神的,因为它可以支撑起一个国家,也许也只有它才能支撑起一个国家。我们个人同样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我们自己,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那场捍卫苏联的战争已经过去67年了,但28烈士纪念碑前燃烧着的火焰却从来都不曾熄灭过。

活着是因为我们将生命融入
作者: 岳军(长沙新东方学校教师)


这是NCE3班上的一个学生e-mail给我的一句话,请我帮着理解和翻译: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心想,这些所谓的高人哲学家们,总是弄一些深奥的话语让人们浪费脑细胞,顺便为后人所传诵。但是仔细思考之后,却发现这句话并非直接,而是从一个相反的方向道出了人生的某些真谛。


回忆是很微妙的。美好,但却无形;珍贵,但已逝去。按照Chuck Palahniuk的观点,回忆,就让它自生自灭,重大的事情,自然会刻骨铭心,而细碎琐事,即使忘却,也无遗憾。如果一味担心回忆的忘却,而去拼命记录,这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因为生命在于现在,在于创造,而记录的东西,永远只是过去。记录“过去”而浪费的不是别的,是正在进行的“现在”。所以,与其花时间去“留住”已经不复存在的过去,倒不如更好的“创造”现在和未来。

我认为,对于Chuck Palahniuk这位自由新闻撰稿人的上述观点,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补充。在这句话里,他用了taking notes——单纯的做记录,即纯粹的记录是浪费生命,那么言外之意,对于生活的反思、总结和提炼,就应该是高层次的境界。GRE写作考试Issue部分的官方题库里面有这样一题“The past is no predictor of the future”, 过去并不能预示未来,但一定能给未来的事情提供参考和借鉴。但这靠单纯的记录是做不到的,只有用心思考才能达成。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生活的确非常绚烂多姿,以至于当我们关注和欣赏他们的时候,一种澎湃的感觉从内心涌出。仅仅是看着他们生活的一角,我们都觉得很过瘾,尽管这一角不一定是真实的。想逃避自己的生活吗?那就永远做一个旁观者吧!去欣赏、羡慕那些看起来很绚丽的生活。我们看到的任何人的生活,都永远不是自己的。如果只是看着别人的好,却从来不审视和反思自己,不努力地营造自己的生活,那就是在逃避生活、逃避人生。

你曾经如此过吗?你在生活中是真正的参与者还是一个盲目的旁观者?如果你是前者,恭喜你,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或是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如果你是后者,该怎么改变呢?不要在眼睁睁地看着生活在你身边发生,而是要生活在你自己身上发生。用每一秒钟去创造将来会属于自己的绚烂多姿的生活。无论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如果不是属于你的,就不要在旁观了。行动吧,让它也属于你。

正如Bon Jovi那首经典的It's my life中一段歌词所呈现的意境,生命不在于长久,而是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充实圆满,这才是生活:


浪费生命的最佳方式——记录;逃避生活最轻松的方式——旁观、寻找细节、记录传达、不去参与生活…… 



我们是否忘记了在假相里透视真相
作者: 杨锐(南昌新东方学校青少部主管)


生活,仿佛外套了一层护壳。混沌中,我们分不清何谓真实,何谓假相。

眼睛看到了,我们相信。然后了然于心吗?未必。

记得美国黑色家庭伦理电影《美国丽人》里面一句台词“I am the person who can make you feel better.”爱情的追逐,对于有些人来说,只是在证明爱得死心塌地,爱得海枯石烂。但是,我们忽略了,在大多的情况下,爱情如青瓷,脆弱而美丽,所以,不要用时间或空间去考验吧。即便青瓷可以历经千度高温锻造,但是,分崩离析,也是在被打击的瞬间。

生活里,不可避免,会有他人议论。我们在意吗?

当然,你可以选择逃避,或者笑而处置。但是,这样的碎语说得多了,仿佛苍蝇,让人心烦。

别人评判自己,真的仿若倒影一样,细微入致吗?在他人唾液里浸泡过的事实,已经有了第三者的味道。即便拾人牙慧,也有反胃恶心之嫌。至少,别人嚼完再吐出来的,一定没了原汁原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