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东方精神 > 第48页

第48页

书籍名:《新东方精神》    作者:王学文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形似汉语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谚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语谚语“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谚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集体主义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集体主义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典型特征。

对英汉谚语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这两种谚语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这些研究是在前人的研究结果之上进行的,对于英汉谚语与文化的差异后人还会继续研究下去,把英美国家人们街谈巷议的活生生的语言搬到纸上,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在其母语国家的真实风貌。

大学生求职漫谈
作者: 叶迅晖(武汉新东方学校人力资源部主任)
对于大学生来说,职场是人生旅途中的另一个考场,是更为漫长、更多艰险、更富刺激的生活竞赛场。

有大学生问过我:如果我要开始求职,需要多长时间准备?我说,如果你问的是求职技巧,可以速成;如果真正想成功地开始职业生涯,那么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就要开始做准备了。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作好充分的职业规划,并为之学好专业知识,挖掘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相关技能和综合能力。

求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简历和求职信

简历和求职信是敲开求职面试的大门的钥匙。大学生的简历,应重点突出那些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生活实践展现自我优良性格、能力和品质的精彩部分。简历中任何能显示你的能力、创造性、积极性、毅力等的证据都是十分有用的。求职信应注意针对性,一定要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希望获得面试机会或工作的理由和决心。求职信里所阐述的理由应回避这样几个话题:个人需要或家庭原因;需要积累经验;对前任雇主不满;迎合自己的短期需求。求职的最佳理由是因为你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其次这份工作是你实现自己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关键一步。

关于在求职信里阐述应聘决心,下面的故事应能给大家一个深刻的启示。美国一位商学院毕业生给著名财富专家拿破仑·希尔写了一封求职信,并在信里夹了一张崭新的10元美金。信的内容大致如下:“亲爱的希尔先生,我是一名商学院毕业生,希望能进入你的办公室工作。对于一个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年轻人来说,能够有幸在像你这样的人的指挥下工作,真的非常有价值。随信寄去10美元,希望能偿付你给我第一个星期指示所花的时间。我非常乐意免费给您工作一个月,然后,根据表现决定我的薪水。我非常渴望得到这份工作,为了获得它,我情愿付出任何合理的牺牲。”由于这封信,这个年轻人如愿以偿。

二、专业

经常听到大学生反映自己专业没有选好。理工科学生说自己专业角度太单一了,视野不开阔;文科生说自己专业知识太泛了,深度不够,可替代性太强;更多的人则抱怨,自己的专业已经不热门了,同类人才市场上满把抓。其实,就职业成功的角度来讲,专业选择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