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东方精神 > 第35页

第35页

书籍名:《新东方精神》    作者:王学文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天晚上,和朋友David喝酒聊天,David突然很认真地对王延明说:“我觉得你的水平可以在新东方教课了。”David是新东方精英英语(现已更名为Elite Learning精英英语)的外教,这句肯定的话让不太自信的王延明重新点燃了对新东方的希望,当新东方老师这个梦想越来越清晰,是时候实践了。

面试的过程没有太多波折,在拿到试讲的商务课程后,王延明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让老婆(当时还是女朋友)当他的学生,模拟讲课、模拟提问,同样的内容对着老婆试讲了无数遍,听得老婆耳朵都快生茧了。面试当天,自信满满的他发挥得特别出色。气氛很活跃,将面试老师Yuma也一起带入课堂进行互动。下课后,Yuma老师告诉他:“行了,你可以入职了。”他清楚地记得那个日子——2003年的圣诞节,他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幸福有时候源于意外的惊喜和感动

当老师最大的幸福是永远都不知道学生会给你什么样的惊喜和感动。在Elite Learning精英英语有许多让王延明感动的学生、感动的事。

很久前在课堂上谈到未来,王延明讲希望将来能去美国当个农民。几年后收到一个学生的e-mail,他一直记得老师在课堂曾经说的梦想。“这位学生来自安徽农村,刚退伍,那时在北京一所国际学校当保安,英文几乎为零。问他为何学英语,他讲他喜欢他学校一个美国女老师,想学英语和她交流。后来他们成为恋人,他带那个美国女孩回安徽农村看他父母并过年去了。收到这e-mail前我就知道这么多。”但是显然学生给他的惊喜和感动远远超乎想象。学生告诉他:“离开学校不久我们就结婚了。后来学习了推拿按摩,年初到了美国,开始自己的梦想,我开了自己的按摩店,生意一般,但很幸福。我知道你有一个梦想要做一个美国的农民,希望有一天你来美国,到我家做客,不是开玩笑……这是我在美国生活的一些照片,一些是美国的国家森林公园,一些是我的两辆小破车还有我的家……”

收到e-mail的时候,王延明觉得心里暖暖的,如同眼前就是广阔的农场和学生的幸福生活。

王延明很喜欢小班授课的感觉,交流的过程是in和out的过程,在精英英语,有很多和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除却英文本身,还能分享彼此的人生感悟,比自己小的,可以聊曾经的困惑;和自己一样大的,可以讲现在的困惑;比自己年长的,可以谈将来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或困惑,在平等的状态下,一起欢乐、一起感伤、一起进步。

很享受交流的过程,但王延明没想过自己对生活的一些感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就在前些日子,有位几年前教过的学生留了封信在前台,信上说当年受他的影响颇深,爱上英语,想象有一天也像他一样成为新东方老师。为了这个梦想做足了准备,很努力学英语,开始在其他英语培训机构当老师,希望有一天能和老师站在同一个讲台。“那一刻,真的特别感动”,王延明淡淡地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还有那颗深受新东方老师鼓舞的、逐梦的心。

从老师到管理者的华丽转身

巴斯德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王延明说:我是个有企图心的人。

有准备的头脑加企图心,让王延明经历了从外企销售到创业者,再到新东方老师的转变。如今,在Elite Learning精英英语这个舞台上,他又完成了从老师到管理者的华丽转身。
“作为Elite Learning精英英语的一名老师,我见证了它的成长历程,每一步都是踏实而坚定”王延明说,“现在的Elite Learning精英英语是我预想中,但又意料外的,曾经想过它一定会越来越棒,只是没想到步伐这么快。短短的几年时间,作为新东方下属的高端英语品牌,Elite Learning精英英语已经在北京开设了8家分中心。新引进的Dyned多媒体学习软件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如何让国外的学习软件更贴近国情、符合中国学生的特点,Elite Learning精英英语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lite Learning精英英语的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从老师到管理者是王延明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转变,他坦言压力比以前大,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拼命三郎的劲儿上来了,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时。还好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同事,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超越了自己,赢得一场光荣的胜利,用时间纪念梦想的神奇,We Are Ready!”这首向世人宣示北京奥运整装待发的奥运歌曲唱出了王延明的心声。他充满信心: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准备好了!

哈佛草坪的“以人为本”
作者: 周琪
1990年第一次去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并非校园内的“哈佛先生”的雕像、圣殿般的图书馆和其他众多带有传奇色彩的建筑,而是那些穿越主校园草坪上的纵横交错的小路。

规则应当被遵守,但规则首先应当是合理的。规则的目的是为所有的人提供便利。为此,规则应顺应人的本性引导人正确行为,而不是违背人的本性对其进行强制。

1990年第一次去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这所世界上最著名的学府之一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并非校园内的“哈佛先生”的雕像、圣殿般的图书馆和其他众多带有传奇色彩的建筑,而是那些穿越主校园草坪上的纵横交错的小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