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东方精神 > 第26页

第26页

书籍名:《新东方精神》    作者:王学文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下面就是引发我提出上面这个公式的博友给我的留言。这位博友,就是千千万万在青春期失去高等教育机会,但通过积累工作经验、不断努力学习进修,最终找回了自己的当代青年。他们是中国社会大厦里一块块炽热的砖石,他们是中国经济海洋中一朵朵跳跃的浪花,他们是“和谐”乐章中一个个激跃的音符,他们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和崛起高原上一座座挺拔的山峦……

博友留言:

作为一个某跨国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我的职责是给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显然不是我的专业和特长。但愿我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能给和我年龄相仿的人一点非专业的借鉴。

我的经历和徐老师描述的有点相似,但“我”肯定不是一个特例,我和徐老师素不相识,我猜想“我”只是徐老师认识的一群人中的一个代表。

我出生在70年代中后期,由于家庭条件限制,考了个学制4年的中专,失去了上县中的机会,我的大学梦从此破灭。20出头在工厂拿着1000元的工资,快乐地干着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由于是外资企业,英语能力比较重要,我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一家英语辅导机构的夜校学习,同时还参加了英语大专的自学考试。通过3年的学习,我拿到了英语大专证书,英语说、写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工作后第四年,我来到当地一家最好的外资企业去当生产主管,管理着100人左右的团队。工作了数年之后,我又发现要想管理更大的团队和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于是,我又拾起10年前学的高等数学,复习参加MBA的入学考试。

在MBA学习期间,我跳槽到一家外企当了部门经理。企业并没有因为我的初始学历是中专、当时最高学历是大专而把我拒之门外。MBA学习刚结束,我又被一个知识型的企业录用——某跨国咨询公司。在这里,高学历人才不计其数,应届生都是中国前五名大学毕业的,不少是海归,有的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大学。

据我所知,我是这个公司初始学历最低的一名员工,但是我的能力并不低,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我想说的是,可能有些人不赞同的一个观点:能力比学历更重要,能否通过持续地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说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花生仁随想
作者: 孙畅(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早年的时候就想吃花生仁儿,可是没有;现在花生仁儿有了,牙却没了……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无穷的人生哲理。

在不特别忙的岁月里,我酷爱看话剧。我看过不下十遍的《茶馆》里最后一幕,老掌柜感慨地说,早年的时候就想吃花生仁儿,可是没有;现在花生仁儿有了,牙却没了。台词写得真好,简单的几句话,说出了无穷的人生哲理。

我们的生活中,不就充满了要么没有花生仁,要么没有牙的遗憾吗?

就拿一个人的职业来说吧,大概很少有人从学校一毕业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人想当医生,有人想当作家,有人想成为教授……这些被称为理想的花生仁。在童年的时候,可能是课堂上的一篇作文;在少年的时候,可能是凭窗的一个梦;那么,到了成年呢?好多人会发现自己已经和理想渐行渐远了。我们在日复一日地为生活奔波的时候,可能也会想起那遥远的花生仁。

比如说我自己,我在大学的时候念的是教育,想的是将来要做一个和教育管理相关的工作。但是,我大学毕业以后,做过医疗器械,卖过软件,管理过通讯公司……我跟老掌柜的一样,早年的时候就想吃花生仁,可是没有。直到有一天,在下班的路上,我堵在车流里,我觉得自己真的累了,是发自心底地感到累了。我问自己,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吃饭、挣钱,再挣钱、再吃饭?

从那个时候起,我决定要改变。既然人生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于是,理想这个东西又开始在我内心复活。幸运的是,新东方在这个时候接纳了我。我在经历了近20年的职业生涯的漂泊之后,终于回到了我喜欢的教育工作岗位。虽然现在的工作比我以往的任何工作都要辛苦,但是苦中有乐。新东方的使命是要通过语言和其他技能的培训,帮助人们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社会里建立信心,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我喜欢这个工作。

虽然我花了20年时间才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但是,相比于那些一生可能都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我当然是幸运的。毕竟,我在有牙的时候,吃到了花生仁。所以,我的经验是,趁有牙的时候,奔向你的花生仁。

浇花与教学
作者: 赵庆华(北斗星培训学校市场部主管)
给学生上课和浇花有点相象,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地全部灌输下去。

现在想想,第一次做老师其实应该是在大一的时候,只不过当时一直不愿意承认而已。因为我印象中的老师应该有黑板和粉笔等道具,如果这些都不具备,至少也应该有个戒尺。

记得小时候,我的老师就曾经用戒尺狠狠地打不好好听课的学生,着实有点老师的威严。当时觉得我们的老师真厉害,但后来我的爱人讲起他们小时候的学生生涯,才知道我其实遇到的是比较慈善的老师。他们的老师可以用棍子打学生,直到把小棍子都打断了,结果却是学生带着伤回家,家长又跑来给老师送礼,谢谢老师管教严格。估计是老人们一直相信一句话,那就是严师出高徒。所以在比较贫穷的地方,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自然就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严加管教上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