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东方精神 > 第13页

第13页

书籍名:《新东方精神》    作者:王学文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成长的过程充满鲜花与荣誉”,周围的人总是拿这句话来形容南昌新东方学校教师姚莹。她在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1世纪澳门杯,及各种辩论大赛中所获得的大大小小的证书足足有一麻袋。同事们见到她不是呼其名,而是风趣地叫她“姚大牌”。她曾留学芬兰,对中西方文化有独到深刻的认识,并将这种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了课堂中,融入到了英语学习的点滴中。她是新东方讲台上的精灵,上课风格清新活跃,互动性强,一个简单的单词都能讲出别样的趣味,任何一个发音都能给人别样的感受。

按照电话约定,下午三点,刚上完雅思口语课的姚莹:匆匆赶到采访地点,喘着气,啃着半块面包,一见到我,就说“没迟到吧?楼层太高了!”传说中的“姚大牌”完全没有大牌的架子。看到我吃惊的样子,就指着半块面包说:“今天课太多了,这是我的午饭哦。”

“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

“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姚莹用这句话做了开场白。小的时候,在市政府工作的父亲就经常教姚莹一些英语儿语,有时候甚至会教她唱一些绕口的英语儿歌。姚莹也乐于学习这些东西,每次父亲骑车接送她上学的时候,她总会在自行车后座上大声说着儿语,大声唱着儿歌,用这些来为爸爸打气。正是由于父亲的这种熏陶,让姚莹在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英语。小学的时候由于课程的设置,姚莹并没有进行多少英语学习,真正开始学习英语是从初中开始的。刚进中学的姚莹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并没有多大信心。每当上课前同学们喊“Good morning”的时候,姚莹总是感到很恐慌。后来就慢慢地跟着喊,觉得其实是很简单的。不久还被老师选为英语课代表,经常站在讲台上带着同学们大声读课文。这对以后参加各种英语比赛有很大的帮助。热心的姚莹还经常指导同学进行英语学习。“就是希望别人也都能学会”姚莹这么说。

姚莹的父亲是一个爱书的人,她经常也会翻阅父亲收藏的英文名著。在父亲的影响下,姚莹在中学期间就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双城记》、《雾都孤儿》、《鲁宾逊漂流记》……“每一本书都是仔细地读了又读,看到不同的单词,一定要查字典。大量的阅读对我英语水平的提高有极大帮助。现在我仍然保持着每天读书的习惯。”

高中时候,姚莹就开始定期购买一些英语杂志,仔细地听磁带,认真地读文章。“我看这些东西完全是因为兴趣所在。我喜欢这些杂志里面的文章,它们涉及的知识非常广,让我了解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晚上我还习惯在睡觉前听英语,录音机都听坏了几个。”

“比起记忆力,思想更重要”

让姚莹感到收获最大的并不是英语演讲比赛,而是英语辩论赛。“在辩论比赛中,比起记忆力,思想更重要。” 2006年姚莹作为中国官方代表参加国际英语辩论赛(All Asian Debate Championship),比赛是严格按照议会制模式来进行的。所以更多的不是在辩论一个概念或者一种哲学思想,而是就某一政治、军事、经济问题提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在辩论期间必须鲜明展示自己的立场,提案的可行性、解决措施并迅速找出对方立论或辨驳中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比赛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要比传统意义上的中文辩论强多了。

参加了很多场重要的辩论比赛,姚莹的感觉是其他国家大学生的视野明显要开阔得多,他们的知识范围明显要广得多,他们对本国、亚洲,乃至世界的了解明显要深入得多。这使得他们在拿到辩题之后可以较快地作出对自己有利的界定,进而展开。而中国的选手虽然在语音方面表现突出,没有独立的思考便没有思想,没有批判性的思考便没有思辨习惯。

“留学生活对我有着重要的影响”

2003年,姚莹远赴芬兰留学,开始了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负笈求学的生活。国外的一切都是陌生艰难的,这让个性坚强的她没少哭过。但是这也让她有更多的机会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让她更加成熟,也逐渐形成了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段生活对于我很特殊也很宝贵,一年的经历的确让我成长了不少,这不仅是知识水平,更是思想层面。”回忆那段时光,姚莹感叹道。

在国外留学的那段日子,姚莹还学会了做地道的家乡菜。出国没多久,姚莹就十分怀念起家乡菜那种辛辣可口的滋味。在国内的时候很少下厨,国外偶尔要做做饭,还想做地道的江西菜,的确很让姚莹头疼了一番。姚莹想起父亲可是做菜的高手,就通过网络向父亲求助。千里之外的父亲通过视频仔细地教女儿做菜,辣椒怎么切,油怎么放,一招一式,姚莹学得有板有眼。学会了做家乡菜,对姚莹影响可不小。除了自己解馋,姚莹还利用自己的拿手绝活江西菜做起了“美食外交”。每次做好了菜,姚莹都会叫他的外国朋友一同来品尝。那些吃惯了西餐的外国朋友,突然吃起辛辣的江西菜,一个个辣得鼻涕都流出来了,擦着鼻涕还不忘记竖起大拇指称赞姚莹菜做得好。每每想起这段故事,姚莹总是笑叹国外生活的不易。

芬兰有很多自选水果超市。初次去买水果的时候姚莹感到很不习惯。在国内,挑完水果后都是由营业员来称重量的,而在芬兰是要由自己来做这些事,按照水果的标号在电子秤上输入代码,就会打印出来一张印有价钱的小纸片,拿着去交钱就可以了,姚莹感到不可思议。这还不是最不可以思议的事。自选超市里的水果如果超过一个星期没有卖出去的话就会降价,降价的水果和新鲜的水果就摆在一起,看上去也没有多大差别。好奇的姚莹就问营业员,如果有人拿新鲜的水果充当降价的水果怎么办?营业员被问得一脸茫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