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东方精神 > 第5页

第5页

书籍名:《新东方精神》    作者:王学文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历史上的俄国,彼得大帝危机意识最强,他将俄国带出中世纪,短时间国力超过大多数列强。彼得短寿,好景不长。此后三百年,历代君主从无彼得大帝的危机意识,俄罗斯偶尔强盛,也是外强中干,始终不具持续强盛的能力。

近代中国,尽管国家屡遭分裂、瓜分危险,但几代君主,谁真着过急?上世纪2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崛起,与共产党上下充满危机感密不可分;改革开放打开局面,首先应归于全民危机意识的空前提高。整个中国,今天发展水平距离现代化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全体国民怎可不时时保持紧迫感、危机意识,怎能稍有成就便沾沾自喜起来?中国一百余年来“底子薄、基础差”的局面还没彻底改观,国民言谈举止中便有一股子气吞山河、“老子也可做天下第一”的劲头,从何而起呢。

不要讳言,在国民危机意识方面,日本、以色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美国人更是中国人的好老师——好日子是从危机感中过出来的。


“海待”现象解析及对策
作者: 王辉耀
随着海归潮的到来,海归变“海待”已经不再是新闻。“海待”现象是困扰海归的一个很大因素,究其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海归就业的障碍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海归自己本身,也就是内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相当一部分海归成为“海待”的主因是对待遇和工作期望值太高。海归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提高自身的实力。

2007年初,中华英才网就海归的最新就业形势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海归回国就业的机会不少,薪资增幅也令人满意。而就业路上最大的障碍正是来源于他们自己——对月薪的高期望值和对就业城市、企业的挑剔。根据调查,有四成以上的海归表示,他们在国内找工作,期望月薪至少要10000元,而超过20%的海归期望在国内的月薪不低于6000至8000元。只有2%的海归表示,如果实在没有退路,他们勉强可以接受月薪4000元以下的职位。有87.7%的出国留学人员表示希望毕业后能回国工作。但是,回国最理想的就业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从就业公司的性质来看,34%的海归选择到外企就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从海归就业职位来看,41%的海归希望做执行层的职位,38%的海归希望做中层管理者,15%的人期望做到决策层。

从上面的各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海归回来后,对各方面的期望值要求非常高,而自己本身除了学位以外,个人的素质,对国内情况的熟悉,海内外的工作经验,学校的知名度等也有很大的差异。

法国巴黎百富勤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兴动对于海归求职给出的建议是:首先做好人,做人很重要,其次要勤奋,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把金钱作为目标。金钱是水,渠挖好了就水到渠成。

海归刚回来,期望值较高,在待遇方面可能常常会和国外进行比较,这就容易产生一些错位。也有一些人以海归自居,这都不太好。所以,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骑驴找马”非常重要。

2、没有工作经验成为海待的致命伤,海归求职经验与学历并重。

近年来不少人留学新、澳,很多人要么高中一毕业甚至还没有毕业就出去,没有工作经验;要么是在国有企业、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待过。这些人在海归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没有经验的海归从国外回来,其实面临的是与国内大学生大学毕业时一样的境遇。

留学不应该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跨入国外大学仅仅是获得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你具备了成才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经历更重要。国际化人才应当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胸怀,具有跟国际对接、交流、沟通的能力,具有适应在国外生存和发展,即跨文化的生存能力。海外留过学,会讲外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国际化人才。而这些能力的掌握,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在一项海归回国成功要素研究中发现,样本中所收入的300位回国创业与发展成功人士平均都有5至6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好的工作经验的价值甚至有时大于学位的价值。因为学位的保鲜期很短,只是一个进入职场的敲门砖,最终决定海归是否成功还要看你以往的工作有什么样的业绩。

3、“重返本文化休克”现象,海归需要融入本土。

当一个人在异国不同文化环境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经历了文化休克,适应了异国文化后,当其回到祖国后,往往出现对自己本国文化有不适应的症状,这叫“重返本文化休克(Reverse Culture Shock)”。重返本文化休克表现在行为上常常是不容易沟通、自大、没耐心、眼高手低等,也就是 “水土不服”现象。

目前,许多跨国集团在选聘人才时强调本土化,包括专业技能和外语之类的辅助技能,所有的选择都牵扯到文化,因为对中国文化了解少的人很难在工作中与对方沟通。根据一些猎头公司的调查,有不少公司拒绝聘请刚从国外回来的海归,有些公司明确表示海归回国两年、有两年工作经验以上的才要。

空中网创始人之一、总裁杨宁说,“我认为光有外来的东西不行,光有本土的东西也不行,它们要融会贯通、各展所长,形成一个有效的结合体。如果你有海归背景,那你应该多了解中国文化、多学中国哲学,如果你是本土的人才,应该多了解西方文化,开阔眼界。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西方有西方的可取之处,东方有东方的可取之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