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我认识的鬼子兵 > 白雪红旗(4)

白雪红旗(4)

书籍名:《我认识的鬼子兵》    作者:方军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白雪红旗(4)
我每天去游泳。在我的游友中有个老太太,她作为原日本兵曾在中国东北呆过三年。她对我说:“战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穿上了军装。”后来,老太太对我说:“听咱俱乐部的人说你是外国人?”我说是呀。她说:“怪不得你问我那么多问题呢,还没有一个日本年轻人这样详细问过我。”
我说:“我最想问的问题还没问过你哪!”
老太太眯起小眼睛,问我是什么问题。
我说是关于性的问题:“战争时日军女兵的性是属于自己,还是属于国家,属于军队?还是属于上级?”
我问得很抽象,但老太太听懂了。她驼着背昏花着老眼想了想,又眯起小眼睛回答我:“你小子不是个好东西。”
从我遇见这个原日军女军人起,我就一直想写一篇题为“侵华战争中的日军女兵”的论文。原日军女军人这个领域,是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涉及过的领域。我对二战中“女皇军”在日军中的数量比例,她们的军事作用、社会地位、她们的性问题以及她们与今日日本自卫队中的女性的比较,很感兴趣。
写这样的论文非常困难,要查阅不少原日本文献档案,并且要访问至少多名原日本军女兵。作为一个历史问题的分支,眼看着就没人去填补空白了。有的时候,光有“意图”是不成的,它离现实还差十万八千里,实在遗憾。
我遇见一个看传达室的老头儿没当过日本兵,他是个拐子,小儿麻痹症所致。他说:“那个年代,我也很想去外国看看,可惜不要我。看着他们舞刀弄枪、威风凛凛地出国了,去解放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真羡慕。可惜若干年后,他们之中不少人没回来,回来的人,不少身体状况还不如我呢。”
各种各样的人,怎么会采访不到?
作为正式记者,采访极困难倒有可能。因为老鬼子们一听“记者”两个字就摇脑袋。

为什么会摇脑袋?这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潜意识存在着呢: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悄悄地潜伏在日本国民的心中呢?它怎么会在暗中左右着日本人的言行呢?
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消散了半个多世纪,曾经敌对的国家相互缔结了和平关系,战争的是非、功过已大白于天下;但是只有在日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的幽灵仍然在公开游荡。总是不断有人试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为日本血腥的侵略史涂脂抹粉,甚至把昔日的战争狂视为民族英雄。国会迟迟不肯作出公开谢罪和通过不战决议。
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经常使亚洲各国人民感到愤慨和难以理解,同时也成为当代国家关系的一大障碍。实际上,日本人给世界制造的难题植根于其民族特性,而不是仅仅由于一个保守的政党和一些愚顽的政治家。如果我们考察日本社会的历史也许能解开人们的某些困惑。
当代日本国家是从1876年明治维新开始的。在打倒幕府、树立天皇的运动中,日本特有的武士阶层起到了核心作用,并在随后成为新的领导阶层。尤其在作为国家对外殖民战争支柱的军队中,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应当记住20世纪前半期的日本社会里,军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士道”成为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它表现为绝对服从命令、名誉胜于生命、尚武、忠君等等。
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在1946年出版了名著《*与刀》。该书被用作向美军官兵解释日本社会的军队用书。该书指出:日本人重视“羞耻”文化,而不是注重“罪过”文化。就是说,做错了事只要不被发现,就算不上什么耻辱,因此沉默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军队在异国他乡烧杀抢掠只是增加了他们的荣誉,而在战后的岁月中又竭力掩饰历史事实。所以,回避罪责,接受采访时他们摇脑袋,似乎成了必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