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 第15节:一、反思我们的价值观(4)

第15节:一、反思我们的价值观(4)

书籍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大部分刚毕业的学生都是这样。这些学生付出了他们最好的年华,付出了他们许多生命的力量;他们的背后,又有多少老师付出了心血来教他们,有多少家庭付出了经济的代价来供养他们学习。但他们毕业之后无法工作,有的不但不能帮忙,反而经常帮倒忙。这种情况让用人单位感觉到比较头痛,这些毕业生也感觉到非常痛苦:由于他们从小缺乏人文素养的熏陶,艰苦的学习使他们缺少幸福感,又很少使用他们的肢体,使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实施大脑中的设想,感受力也麻木了。这就是所谓的畸形发育。他们的心性因为与美好的东西绝缘而变得功利和冷漠,直接的后果是缺乏爱心,人格品位低下。

  所以说,现在的学生处境十分尴尬,或者说他们已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由于学生学不到将来职业生涯中必须要用的大部分东西,而他们被要求用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那些只为了考试而不是将来生活中要用的东西,所以他们的生命中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被浪费了。而一旦他们出了事,立即会招来一片惊异、指责甚至谩骂的声音。

  实际上,我们的家长也进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不敢不逼着孩子死学知识,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做会带来不良后果,只有硬着头皮随大流了。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教育部门、老师、家长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使孩子和家长都走出这种四面楚歌的境地。

  孩子心中的"好时光"

  有一次,我参加儿子家长会,学校从另一个学校请来了一位研究学生心理的专家给家长上课。她说有个学生问她:老师,中国以前真的有过"文化大革命"?她说有啊。学生说:不可能吧,开玩笑吧,你们成人骗我们吧。她说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学生说:我妈妈讲那时候整整一个班不到假期全都放假了,整个学校也放假了,不上课,不写作业,坐着火车想去哪就去哪,还到农村去学农,到工厂去学工,一天啥也不想,不写作业,也不挨老师训。老师,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绝对不可能。心理老师告诉孩子们:当年"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的情况。学生说:老师,你们那一代人真是太幸运、太幸福了!你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老师,下一次"文化大革命"什么时候来呀?

  那个专家告诫大家:你们一定要注意孩子学习的动向,要是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来不及了。

  其实,孩子这样说就是对学习反感了,老师与家长就应该寻找孩子反感的原因,而不是强硬地压迫孩子继续按照以前的方式去学习。

  人之所以为人,最大的特点是生来就爱探索爱学习,而且有比其他动物强得多的学习能力。如果学习的过程不是让人痛苦和烦恼的,就没有孩子不爱学习。现在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实际上,这是由于现实中的学习方法没有与孩子精神愉悦的需求相对应。咱们得想一想:孩子天生最喜欢唱歌,却不爱上音乐课;最喜欢画画,却不爱上美术课;甚至语文呀、数学呀都不能提,一提就反胃……这是为什么?

  有个学画的孩子,名叫齐思源。那孩子上小学之前精神状态还算不错,可是上了中学,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脸色灰黄灰黄,样子挺可怜的。

  有一天我问他:齐思源,你是不是哪儿不舒服呀?齐思源一脸愁苦地说:老师,我都快累死了,累得不想活了。我问周末是不是也累?他说:更累,作业多得做不过来。我说怎么回事?周末也有那么多作业?告诉老师,都有什么作业?齐思源说:不算英语、数学,光语文,就布置了两篇作文、100个词、5篇古文。100个词每个要抄写5遍解释5遍,5篇古文每篇也抄5遍。我说词抄写1遍可以了,抄写5遍也能说通,为什么还要解释5遍?他说那是为了加强记忆。

  我听了真是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我琢磨着,这个老师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老师辛苦,但是周末还有休息的时间,但孩子呢,每天天不亮就去上学,中午睡不上午觉做作业,晚上作业做到十一二点甚至半夜一两点钟,就连周末也不得休息。




创建时间:2008-5-29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