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 曾序

曾序

书籍名:《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作者:弗洛伊德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假如有人问我,想了解影响近代心理学甚巨的精神分折学说,应该从何着手,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说:先念.弗洛依德所著的《自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及《梦的解析》。因为这两本书主要在阐明精神分析的基本学说一一“潜意识”之存在,及运用于潜意识境界之“原本思考法则”,不了解这两点,就无法了解精神分析的理论。
人之精神活动,一部份在意识状态进行,即是人自己能觉察到的,但大部份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所谓潜意识状态中进行,所以,人常会做出别人不能了解,甚至连自己也不了解的行为,说不出该说的话(遗忘),甚或说出不该说的话(语误)。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动态精神医学,对现代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我们剖视潜意识的境界,对人类行为作更有深度的了解。
精神分析家认为人格可分为原我、自我及超我三部分。此乃观念上之划分,而非解剖上之分割。所谓的“原我”乃指人格上最原始之部份,包括各种欲望,如自我保存欲望、性欲望及攻击欲望等等,是生活的原动力。原我之精神活动通常在潜意识状态下表现,无法直接意识到。不过透过梦、幻想或精神病人症状等与原我有密切关系之精神产物,可以大略推测其真象。所谓“自我”,是能为自己所意识到的“我”的一部份,其主要机能为处理自体与现实之关系。一方面感受现实,一万面接受超我之批判及控制,处理原我之欲望,使之能适应现实。自我之精神活动一部份在潜意识伏态进行,但大部份在意识状态活动。至于“超我”乃指人格中之监督批判机构,其主要作用乃在于依据其社会观念,监督是非善恶,作为原我欲望之表现及自我行为之准绳。超我之机能一部份在意识状态进行,大部份则在潜意识状态发挥其作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常常把一些事情遗忘。所谓“遗忘”有时是因为随时间的消逝而自动泯没,有时是因学习之前后,又学习别的事物而受到干扰,使之易于遗忘,以上均属于通常之“自然遗忘”。精神分析家发现另有一种很重要的遗忘,乃是由于个人不愿意记忆,即有目的地把一些事情,经由不知不觉的过程,把它遗忘,但在特殊情形之下又能恢复其记忆,称为“动机性遗忘”。
换句话说,一个人常把一些可能使自己觉得痛苦或难为情的想法、冲动或记忆,从意识之境界,经由不知不觉的过程移放到潜意识之境界,说是“遗忘”了,以免因为意识到而感到不舒服。这种压抑的过程,是在潜意识状况进行的,称为“潜抑作用”。这种潜抑下来的精神材料处于“下意识”状态,受着一种阻力使之不易再被意识到,即“阻抗作用”,以便于保护自我。可是有时这种被潜抑下来的记忆,想法或冲动,因为力量很强,不受超我之批判和监督,或置因自我之处置力量松懈了,就突破阻抗力量,再度浮现到意识境界里来。对于
这种从下意识出现到意识境界的梢神活动丈我们常不易于接受,乃以“说错了”、“想错了”或“作错了”等籍口一一“错误”来否定它。
弗洛依德所著的这本《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主要在说明如何从人们日常生活里时常发生的语误、笔误,或


读误等“错误”现象、或动机性“遗忘”,去发掘潜意识的存在,及了解潜抑作用的功能。弗洛依德在这本书里,不仅引用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里发生的资料,而且引用他自己的实际经验,经由自我分析的方法,透彻的分析、解释深层精神活动的奥妙。精神分析的学说,一般人觉得深奥不易理解,可是这本书都是引用口常生活的实际例子来说明,深入浅出,使人念起来不但容易体会、了解,而且觉得津津有味,可说是学习精神分析的最好的入门书。
曾炊惺




译者序

近世科学发展史上,有三个最为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成就,不但是提升其所从事的本行,使之跨入一个崭新的境界,流风所及,更普遍影响了人类思想及生活的各面向。这三个人,我们认为是:牛顿、达尔文和弗洛依德。牛顿缔造了物理世界的秩序,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得生物学和有关学科的知识,不再杂乱无章。而弗洛依德代表的可以说是心理学摆脱哲学的范畴,步向科学之努力的一个颠峰。精神分析学萌芽于上世纪来,茁长于本世纪初,迄今依然是精神医学最倚重的一环。做为一种医疗方法,它所期望的,不仅是病症的消除,更重要的是,它致力于改变人心的结构,修正他对事物的看法,他的动机,加强他自主的能力。事实上,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力早巳逾越医学,心理学的界限,渗透了一切的人文科学,弥漫于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犯罪学、历史研究、教育理论、文学、艺术……之中,在每一个地方,它代表的总是一股激浊扬清的力量。诚如社会学家里夫所说:“在弗洛依德的作品里,你可以找到二十世纪最重要,最具威力的思想。它们已使西方文明的思想史全然改观。”精神分析学对于现代人心灵的影响,可以说是既深且巨的。
每一种划时代的伟大发现,最初总是不能轻易被人接受,像伽利略,像达尔文,或者比他们还要凄惨的,弗洛依德的理论体系,自开创伊始,便不断地受到攻击和批评。然而弗氏生前的反对论调,固然都失之肤浅。弗氏之后的精神分析学家们所持的看法和修正,也不能与弗氏学说的浩瀚博大相比拟。虽然随着工具,方法的益趋精密、客观,我们不能也不愿期望心理学永远停顿在弗洛依德的阶段,反而应对巨大变动和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引颈以待,然而弗洛依德的某些基本观点,无论如何,却是永远震撼的。就象牛顿的力学并不因相对论的来临而减其光彩,弗氏理论的未来性,至少也可以与此相比拟。就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我们才愿意在弗氏过世已逾三十年的今天,译介他的作品。
弗洛依德学说的重心,大体可以分三个方面。其一,潜意识的发现和探讨。其二,原欲和幼儿性欲的理论。其三,对精神命定论的信仰。而就中尤以第一点最为重要。这也就是精神分析学有时被称作“潜意识心理学”或“深度心理学”的理由。关于性学及原欲,有《性学三论》详为论说。而这一本《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和《梦的解祈》一书,则可以说是了解潜意识世界的最佳工具。关于精神的命定论,也以本书论列最详。
本书原名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一九O一年发表于Monatsschr. Psychiat.Neurolog杂志上。一九O四年在柏林发行 第一版单行本,共分十章,一九O七年再添加两章(现在的第三及第十一章 }。终其一生,本书德文本共发行十一版,每一次改版弗洛依德总要添加许多观察实例。本书改动之多,实可比拟于弗氏的另外两本名著《梦的解析》及《性学三论》而无逊色。
弗洛依德所以会对这些日常生活的错失行为特别偏爱,无疑因为,它们和梦境同样地使他能够伸展其学说,应用于正常人的心智生活上面,而不再局限于心理疾患之中。基于同样理由,他常用这一本书来引导初学者跨入精神分析学的殿堂。本书的索材,可以说更单纯,更具客观性,更切近每一个人无时不体验着的现象。在他为一般读者所写的介绍性文章里,他有时把错失行为看得比梦的解析还重要,因为梦境的追索常常牵沙太多复杂的心理机转,过份的深入,有时准免陷于涩晦。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虽然比较浅显易解,然而从这方面着手,来体会弗洛依德学说的精要之处,却是十分恰当而有效的。此外,在这本书里,弗洛依德还展示了在他思想里极具重耍性的观念:他对精神命定论的信仰。在本书的最末一章里,他便坚持了这样的看法:至少在理论上,心智历程的任何微细动向,都必有精神上的宿因可寻。如果要想证明此一理念,错失行为的探讨可以说是最方便的工具,这大约是弗洛依德看重本书的另一个理由。
林克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