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陪孩子长大 > 第14页

第14页

书籍名:《陪孩子长大》    作者:李子勋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3.赞美孩子的诚实
一种行为的巩固和加强往往需要正强化。学前的孩子多半不会说谎,父母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这种行为,看到孩子有诚实的表现时,一定要赞美他们。例如,三年级的女儿,在学校考试考不好,她很诚实的向妈妈承认,因为昨天没有好好复习。“你很诚实,妈妈很高兴,不过更重要的是,你以后不可以再犯,好不好?妈妈晚上和你一起复习。”
“不用了啦!反正考过后就不会再考了。”“怎么可以呢?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只是让我们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不懂而已,所以还是要好好复习才对。”女儿不但没有因考不好被骂,还因诚实受到赞美,而且,她还学到“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观念。
4.和孩子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
“人之初,性本善。”年幼的孩子是非常纯真的,家长要利用这个良好的条件,和孩子建立并保持真诚与互相信任的关系。我国古代有个"曾参杀猪"的故事。一天曾参的妻子去赶集,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纠缠得无奈,便对孩子说:"你要听话,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住了。曾参妻子从集上回来时,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就上前阻止说:"不过是哄孩子玩的,怎么真的要杀猪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欺骗孩子,就是教孩子说假话。"于是,曾参杀掉正养着的猪,兑现了妻子随口许下的诺言。家长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家长,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家长。
5.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的预言会决定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决定孩子的努力方向。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要轻易地冠以“撒谎”这样一个罪名。这不但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负疚之感。即便是成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责备,都会感到窘促,更别说孩子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比成人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如果说成人的自尊心是一个气球的话,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就是一个吹起来的肥皂泡,更容易破碎。有句俗话叫“矮子面前莫揭短”,在一个撒谎的孩子面前我们是否也应该不要提“说谎”这个词。我们的确应该给孩子一个台阶下。怎么办呢?那就是要“找梯子”。比如说,今天孩子说谎了,你可以给他讲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讲故事是一般的孩子都喜欢的事情。故事罢了,再一个劲儿夸故事中的这个诚实人物。“你看你看,这个孩子可真好!”心里有“鬼”的孩子脸红了,教育不就成功了。
6.教育孩子负责
大人要教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做错时,还要教导他们解决之道。例如,妈妈进厨房时,发现冰箱前有一只破了的蛋,就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在客厅看电视的小女儿,很紧张的跑过来,说:“妈妈,对不起,我刚才拿牛奶时,不小心打破的。”“你承认做错事,这样很好,但是还不够,现在,你和妈妈一起把这里整理干净。”
2.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为了纠正父母这一错误观点,专家提出: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特别是孩子们的母亲,要用自己的爱,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
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对给孩子进行一些特殊的教育,例如: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也许父母的本意没有错,即告诫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小心上当。可是,这种教育的尺度却很难把握,试想如果在父母本身带有偏颇甚至错误的情况下引导孩子,那么,我们将在孩子心中埋下什么样的种子?
或许在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专家却表示: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更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因此,作为父母,绝不能放弃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要对别人怎样,却不要求孩子做到什么,这样极易使孩子养成任性的毛病,缺少内在的善良本质。
据报道,德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善良教育,这种“善良教育”是从爱护动物、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唾弃暴力等方面着手。爱护小动物,这是德国许多幼童善良教育的第一课;中小学生主动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宽容待人、严以律己,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人善良品质的重要方面;对影视中出现的暴力镜头,大人总是诱导孩子们持唾弃的批判态度,引导孩子树立与别人和平共处的心态。
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可以说,缺乏善良品质的人,同时也是个道德上有缺陷的人,最终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父母们若想使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品德高尚的人,必须重视从小培养他们“善良”的品性。那么,如何培养呢?空洞的说教和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步,为孩子创设亲切、友爱的成长环境。一方面,父母以友好和爱的方式来教育、帮助孩子,努力使善意、友好的气氛充满整个家庭。另一方面,对所有认识的人:朋友、亲戚、同事、邻居,以及一切可给予帮助的陌生人,都友好相待。孩子们在此环境熏陶下,善良、友好对他来说就显得非常熟悉、自然,而且得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