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陪孩子长大 > 第4页

第4页

书籍名:《陪孩子长大》    作者:李子勋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GE(通用电器)的前CEO杰克·威尔奇,年少的时候,又瘦又小,说话结巴,可他有一位了不起的妈妈。每次他参加球赛的时候,妈妈总是尽可能坐在最醒目的位置大声为他加油,无论他球打得好坏,妈妈告诉他尽力就好,开心就好!当他因结巴被同学耻笑时,妈妈却说:“孩子,你知道自你为什么结巴吗?那是因为你太聪明了,你的脑子转得比嘴巴快,嘴巴跟不上,这可是聪明孩子的特点。”就是在妈妈的信任、鼓励下,杰克终于成长为一个世界级优秀人物!
还有一个相反的故事。一个父亲说,女儿正处在青春期,而且也比较逆反,因此父女二人进入了冷战状态。爸爸是专制跋扈的人,他和女儿的关系并不融洽,父女二人闹别扭很久了,女儿一直不理他。他知道女儿非常想拥有一台电脑,就对她说:“我可以给你买一台电脑,但是有一个交换条件,那就是,你必须和爸爸和好,必须理爸爸,如果你同意的话,我马上就帮你买。”爸爸本以为女儿会立即和他和好,因为,他知道女儿实在是太想要台电脑了,但是,出乎他的意料,女儿并没有和他和好,相反,对他更加冷漠了。爸爸因此而迷惑不解、恼羞成怒,他认为女儿有了心理问题。他认为,我那么的爱女儿,尽可能满足女儿的一切愿望,可是他为什么还是不理我呢?
在这里,首先,爸爸犯了一个非常严重错误,他认为爱是可以用条件来交换的。因为给女儿买了她最想要的东西,所以就有权利要求女儿必须接受他,如果女儿不接受他的话,那么就是女儿的错。其实,不单单这一个父亲有这种想法,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想法。我们总是觉得对孩子的爱常常得不到丝毫的回报,觉得孩子根本体会不到家长的良苦用心。其实,爱孩子不是表现在物质的满足,而让孩子接受我们也并不是通过物质的诱惑。爱是无条件的,如果爱也需要用条件来交换的话,那么这种爱就不是伟大的爱、不是纯粹的爱,更不是父母对孩子应该有的爱。无条件的爱也就无所谓回报,无所谓期待!
其次,这位爸爸不了解女儿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也许他会辩解:“我怎么会不知道女儿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的就是一台电脑啊!”的确,女儿需要一台电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位爸爸也意识到了:我满足了女儿的愿望,可她仍旧不接受我,这到底是为什么?没错,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孩子是真实的,她的感情是真挚的,丝毫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只有当孩子体会到你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条件的,那么她才会从心理上真正地接纳你。如果,你和孩子没有任何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只是想通过对孩子物质的满足就妄想得到孩子对你的爱和尊重,那么,请问:是不是只要谁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谁就有权利要求孩子接受他呢?你希望你的孩子是这么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吗?成为这么一个禁不住物质诱惑的人吗?作为我们家长自己来讲,是否正在努力地让孩子为了物欲地满足而放弃为人的原则呢?这不是很矛盾吗?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对她生活的关心和照顾,对她行为的欣赏和理解,对她人格的尊重和钦佩,对她成就的鼓励和赞许……不是你通过对孩子的物质满足而强加给她的所谓的爱。
生活中,我们会说:如果你考了100分就奖励你什么、如果你做了某事就给你多少钱等等,这种有条件的爱会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物欲极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回报的、不会主动承担责任的人!
事实上,爱是无条件的,爱是伟大的,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无条件的爱,就是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给孩子安全感。让他充分地感受到,你永远都是他最值得信赖、最可靠的人,从而他会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和自信。孩子的聪明才智只有在宽松、愉悦、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来。父母的鼓励、信任、支持将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前提。
4.批评也需讲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因使用语言、批评方法的不当造成亲子冲突、对立,做父母的大动肝火,孩子宁死不屈,最后导致不良后果发生。不少做父母的感到困惑难解:自己尽心尽责的教育孩子,一门心思为他(她)好,他(她)为什么就不好好接受不懂父母的心呢?难道孩子犯错后就不该批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发现他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的公文也能和你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
我们许多做父母的在批评教育孩子时,总是抱着这样一个观念: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殊不知,良药若是苦得让人难以入口,功效从何而来?忠言若是逆得进不了耳朵,何来作用?上述事例中,美国总统柯立芝的批评方法却反映了他的另外一种观念: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而且更利于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理容易接受肯定、赞美、欣赏的信息,排斥否定、批评、讽刺、挖苦的信号。教育必须遵循人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