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拿破仑传 > 第八章  走向全盛时期

第八章  走向全盛时期

书籍名:《拿破仑传》    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 瓦格拉姆之战


  提尔西特条约签订之后,拿破仑的帝国走向了全盛时期。此时,法兰西帝国的控制区域从比利牛斯山延伸到易北河,疆土直线距离达九百余英里;往南,它已扩张到了意大利版图的靴尖处,往东则伸抵达尔马提亚海岸。控制如此广阔的地区,其军事方面的难题是够大的。过去三年内,拿破仑虽然一连击败了欧洲大陆上的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三个主要敌人,但为了使他们屈服,仍有必要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至于其宿敌英国,由于其地处海岛,所以自从法国舰队在特拉法加被摧毁以来,拿破仑鞭长莫及。对此他的策略是通过“大陆封锁政策”来彻底绞杀英国的海外贸易进而迫使英国屈服。然而,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漫长的海岸线,这种贸易封锁就难实施,西班牙虽是盟国,但自特拉法加海战以来,对法国已貌合神离;另一个国家葡萄牙,则明确地站在英国一边。因此,拿破仑就决心要把这两国征服。

  但全盘征服这两个国家是很荒谬的,这一决定正是拿破仑垮台的开始。以前,他在中欧的得手,主要是由于敌人的无能,而现在,他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所以作出了如此荒谬的决定。由于将战场扩展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拿破仑这次犯了两线作战的兵家大忌。虽然,他与俄国签订和约后成了盟友,普鲁士刚被击败还振作不起来,但奥地利的种种迹象已表明,他们正在暗中作着再战的准备。拿破仑注意到了这种危险,便命令贝尔蒂埃将德意志军团重新作了部署,整编了18万兵力以对付奥军的进攻。

  1808年4月9日,奥地利的查理大公未经宣战,率四个军共14万人从帕绍和布劳瑙之间越过了莱因河边境线。奥军的入侵使法军有些措手不及。拿破仑于4月17日从巴黎匆匆赶到了多瑙沃尔特,调兵遣将抵挡奥军的进攻。4月21日下午,他又率兵抵达兰茨胡特。次日凌晨2时,拿破仑收到达武的报告,得知查理大公的左翼在埃克缪尔村,而且在他骑马与马塞纳和拉纳一同带领部队北进时,他可以听到达武抵抗6.6万名奥军进攻的枪炮声。下午2时,拿破仑的先头部队进入格罗斯——拉贝河谷,抵达埃克缪尔并向查理大公的左翼进攻。与此同时,达武和勒费弗尔也向东发起反击。奥军全线均遭攻击,夜幕降临时,奥军朝雷根斯堡的多瑙河大桥溃逃。拉纳率两个骑兵师趁月夜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桥头堡。

  到次日时,查理大公已将主力撤到了多瑙河左岸。查理大公留下一支强大的后卫部队据守雷根斯堡的桥头阵地,自己转而朝波希米亚山区退去。

  4月23日,拉纳率突击队用云梯攻上雷根斯堡城墙,占领了该城。

  拿破仑在观看拉纳的壮举时,在观察哨被一颗流弹击穿靴子伤了脚,这是他在土伦战役中被英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士兵刺中大腿后的又一次负伤。伊万为他包扎伤口时,他冷静地说:“肯定是个罗蒂尔枪手,那些人枪法特准。”

  虽然脚受伤他全然不顾,包扎后他跃身上马,飞驰着去检阅部队。

  将士们激动不已,欢呼声四起。

  维也纳之路杀通了,敌人仓皇逃窜。拿破仑进了被炮兵摧毁的首都维也纳。并在市中心西南3英里的肖恩布鲁恩宫建立了大本营。这也是拿破仑在4年之内第二次占领奥地利首都。

  此时奥皇已逃往波希米亚,查理大公的军队也在多瑙河北岸隐藏起来。拿破仑想一劳永逸地粉碎奥地利的军事力量,便不顾危险,贸然架桥渡河作战。

  5月20日拂晓,法军一个师渡过多瑙河进入洛鲍岛,21日至22日与奥军发生激战,法军损失惨重,伤亡达4.4万人,而奥军只伤亡2.3万人。这次战役,是拿破仑遭受过的第一次真正的失败,此外,这次战役还使他的一个英勇善战的元帅拉纳牺牲了。

  不过,拿破仑在洛鲍岛仍未退缩。他继续集结部队,一个多月后又完成了进攻部署。

  7月4日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暴风雨分散了奥军的注意力,加上查理大公的主力在北边七英里远的地方守候他们,使拿破仑在一夜之间,指挥15万人马渡过了欧洲的这条最大的河流。过河后法军击退了奥军前卫并向左实施大规模的迂回运动战。

  在维也纳和普雷斯堡之间的多瑙河北岸,绵亘着一块东西长40英里,南北长20英里叫马尔赫费尔德的肥沃平原,其北部与摩拉维亚山地相连。马尔赫河和多瑙河左岸的一些支流从平原流过。在这些较大的支流中,有一条叫鲁斯巴赫河。查理大公的左翼部队已沿该河左岸多伊茨—瓦格拉姆和马尔格拉夫—新锡德尔之间长约4英里的地段掘壕据守,该部队包括罗森贝格、霍享佐伦和贝尔加德3个军。查理大公的右翼在多伊茨—瓦格拉姆处与其左翼结集,该翼先向西,逐渐折往西南,经阿德克拉村、苏森布伦村、布雷滕利村至阿斯佩恩村,构成一条长达8英里以多瑙河为依托的弧形防线。这一翼由克里劳军、柯罗华特军和列支敦士登亲王的部队据守。

  7月5日拂晓时,天却开始放晴并转热了。法军在下午3时完成了扇形接敌运动并抵近奥军布防的凹面弧形阵地。但查理大公此时却不急于交战,因为参战各军尚未完全展开,其弟约翰的部队也相距甚远,援军到达后即可构成合围。本来查理大公如果在拂晓时乘法军半渡之际发起攻击,他可能已将法军彻底歼灭。但此时他已错过了时机。

  马塞纳军的 4个师在阿斯佩恩和阿德克拉之间构成整个法军的左翼,从一开始他就与克里劳军在阿斯佩恩附近展开了激战。下午6时,拿破仑将自己的近卫军和重骑兵预备队集中到拉斯多夫附近。经过阵前侦察,他决定攻击奥军在水深流浊的鲁斯巴赫河一线的左段。这次攻击由达武和乌迪诺从正面发起,但部队伤亡惨重。由于夜幕降临,拿破仑命令停止战斗,打算次日继续进攻。

  7月6日清晨,查理大公竟率先发动进攻,使拿破仑大吃一惊。马塞纳的4个师在阿德克拉和阿斯佩恩之间长达7英里的正面战场上,被迫抵御奥军主力克里劳军和柯罗华特军的冲击。右边的萨克森军再次被击溃,左边的布尔代师则被撵出阿斯佩恩村,火炮全部损失。形势十分危急。如果奥军沿多瑙河岸推进,法军就会被切断退路。面临着这种危险,拿破仑只有两种选择:将预备队调过河来支援受威胁的左翼;二是对奥军的中路和左翼实施反击。第一种方案的困难在于距离太长,调动复杂,拿破仑遂决定打击瓦格拉姆,因为这是奥军左右翼的接合部和中心要点。

  拿破仑命令马塞纳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左翼,然后命洛里斯托纳和德鲁奥把近卫军的60门火炮投入战斗,炮轰瓦格拉姆和阿德克拉之间的奥军中心。经过长时间的炮轰之后,贝西埃尔率领重骑兵师向业已动摇的奥军步兵冲去。接着,麦克唐纳所率欧仁的20营步兵以及随后跟进的马尔蒙和弗雷德的部队相继突破了奥军中部。同时,右翼的达武在马尔格拉夫——新锡德尔以南渡过鲁斯巴赫河,席卷整个奥军左翼之后也向瓦尔格拉姆合围。战斗十分激烈,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当查理大公在下午4时获悉弟弟约翰的部队离战场还有10英里远时,他这才意识到其围歼法军的计划已告失败,便命令部队脱离战斗撤往摩拉维亚山区。

  撤退时奥军井然有序,仅撇下重伤员和一些被打坏的火炮,法军精疲力竭无力追击,拿破仑已经把所有预备队都用光了。在近程炮战中双方都投入了400门以上的大炮,因此伤亡惨重。法军伤亡可能高达3万余人,奥军也可能有2.6万人。对于拿破仑而言,瓦格拉姆之战虽不像弗里德兰之战和奥斯特里茨之战那样可称之为压倒性的胜利,但结果证明它同样是决定性的。查理大公的军队在夜间以数路纵队向北撤退。法军于次日才不紧不慢地追击。7月10日,马塞纳在兹诺伊莫追上奥军后卫,两军交战,马塞纳取胜。此后,奥皇感到自己的军队不能再承受更大损失,遂于11日派列支敦士登亲王向拿破仑请求休战,拿破仑欣然同意。他远离法国本土,况且从西班牙传来的消息也不容乐观。战争行动虽已告终,但双方经过了3个月的艰苦谈判,才于10月4日在肖恩布鲁恩宫签订了和平条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