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名人传读后感 > 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书籍名:《名人传读后感》    作者:网络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古往今来无数伟人巨匠犹如一颗颗永恒的星辰,点亮着历史的天空,给我们带来精神指引和启迪。而传记文学,则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与伟人们交流探讨。走进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便如同走进英雄们的世界。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我想,真正的传记文学大家,应当都是心胸开阔的人。他们有着自由的精神和卓识慧眼,能够不囿于任何地域、种族,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思想。这样,他才能超越成见,发现人类真正的良心,引领时代精神。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正是这样一位传记文学大家。

罗曼·罗兰,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它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写出了三位时代巨人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阙“英雄交响曲”。

何谓“英雄”

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能够被称之为英雄的人,大抵是必得要经历一番身心艰苦考验的。

在罗曼·罗兰的心目中,被称为英雄的人,亦是如此。在《贝多芬传》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不是显得伟大。”

千古乐圣——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当地宫廷合唱团的男高音歌手,一生碌碌无为、却嗜酒如命;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善良温顺。贝多芬4岁的时候,便开始在父亲的暴行下学习音乐,喝得酩酊大醉的父亲,经常会在半夜将贝多芬拖到钢琴上要求练习。幼年的贝多芬根本体会不到轻松愉悦的童趣。罗曼?罗兰语在书中这样写道:“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 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11岁那年,贝多芬幸运地跟随一个叫聂费的教堂管风琴家系统地学习音乐。聂夫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激进,观念新异,不仅在音乐方面以创新精神教育贝多芬,同时将自己的思想、知识和品质也传授给他。

1787年春天,是贝多芬终生难忘的日子。16岁的他去维也纳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巨匠莫扎特。可是,一封急信把他又召回了波恩,他的母亲病得很重,需要有人照料。于是贝多芬又开始了一段更加艰苦的人生时期。

17岁那年,她的母亲离开了人世。贝多芬便挑起了全部的生活重担,逆境铸就了贝多芬坚韧不拔的性格。

贝多芬22岁那年,他的两个弟弟已经能够自立,他一刻也不能等待地奔向了他心中“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音乐之都——维也纳。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然而,令贝多芬遗憾和伤心的是莫扎特在一年之前就离开了人世,于是,他做了海顿的学生。他跟海顿上课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又选择别的老师学习,他的老师有当时的作曲家申克和萨列里等。

贝多芬凭着自己出色的钢琴演奏技术,很快赢得了一位叫李希诺夫斯基的亲王的青睐,这位亲王把他请到家里,每年给他600弗洛林的津贴,从此,贝多芬一边求学,一边进行音乐创作。他的乐思却如万马奔腾般难以遏制,一部又一部新颖而独具个性的作品问世了,钢琴曲《悲怆》、《月光》、《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作品中宏伟的结构、优美的旋律、罕见的节奏和力度上的大幅度变化,都标志着他已斩露头角,逐渐和旧的艺术框架决裂。

然而就是在这时,贝多芬的耳朵开始聋了,可怕的耳鸣常常搞得他夜不能寐,白天精力更是难以集中。在这痛苦的绝境中,贝多芬强大的意志让他不肯低头,他开始在痛苦中彻悟生命价值,重新迸发的激情与活力。他把自己的创作理解为巨大的行动力量,而他创作的目的只有一个:“使人类的精神迸出火花!”

一个深夜里,贝多芬仍在为找不到第五交响曲的主题而苦苦思索,忠实的仆人以为贝多芬睡着了忘记关灯,就使劲地敲响了房门。贝多芬灵光闪过,将这四声敲门声写进了乐谱,成为了令后人赞叹不已的命运的敲门声。就这样,凭借强大的生命力量,一部又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问世了:《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1816年以后,贝多芬彻底失聪了。他无法与人对话,只能将全部的心事写在纸上,他常常写信告诉友人“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使他让我屈服。”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病痛中,创作出了晚期最重要的《第九交响曲》,强烈而又完美地表达了这一意念。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了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了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他用这样一种超越生命和创造的力量,歌颂着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欢乐的共同理想。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上了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停止了呼吸。在贝多芬死去之前,闪电划破了维也纳黄昏的冥冥上空,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贝多芬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身旁,然而在1827年3月29日下葬时却极其隆重,维也纳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数以万计的人群护送着他的棺柩缓缓前行……

贝多芬一生坎坷:童年凄苦,盛年患病,晚年失意落魄。他一生没有恋人、没有健康、没有知音、没有家族、没有理解,只有孤独和痛苦伴随一生!但他热爱自然、生活和生命,追求自由、平等与博爱!世界没有给予他欢乐,他却为世界创造了无尽的欢乐,回馈这个世界。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贝多芬自己曾说:“我要死死的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罗曼·罗兰也曾这样诉说:“一个不幸的人,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但他却创造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追溯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翻译此名著的傅雷先生从中得到了启示:“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灵魂的雕刻者——米开朗琪罗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一件艺术作品只有成为一种重要并且永恒的成就,才能跻身于杰作之列。能够创造出这样一件优秀的作品,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是一生无上的荣耀。而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能够同时取得这样辉煌成就的,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可以说只有一个人。他,就是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然而,米开朗基罗一生与痛苦为伴,在人生的种种不完美中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艺术世界;

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虐;有时,它即蕴藏在人的内心。米开朗基罗精神世界兼具有:孤独、偏执、疯狂、矛盾、犹疑、猜忌、怯懦、暴躁等诸多性格成分。与此同时,来自家庭因素的影响,也让他痛苦不已。他没有朋友,不知如何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总而言之,一切周遭因素的都使他只能成为艺术的殉道者。

他除了夜以继日地工作,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他想雕刻一座山峰,就会耗费几年时间到石场去选石块,建造运石的大路。他要独立完成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他十分富有,但却没有时间吃饭睡觉。他生活简朴到常人无法想象,夜晚同三个助手挤在一张床上,屡次身患重病但从不请医生诊治。过度的疲劳、自我、自闭,使他陷入精神的迷乱状态,对敌人、朋友、亲人都产生猜疑,变得极其孤独。在艺术和政治上、在行动和思想上,他都优柔寡断、谨小慎微,他对自己的怯弱深感羞耻,甚至到了自暴自弃的地步。他的一生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并不能实现自己所定计划的万分之一。他没有家室,被亲戚花光了财产但却得不到一丝温暖关怀。89岁时,他死于贫病孤独之中,死前一周还整天站着工作。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一生痛苦的锤炼,锤炼出了让世代后人肃然起敬的不朽艺术。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诞生在文艺复兴胜地佛罗伦萨附近的小城卡普里斯。米开朗基罗出生后,体弱多病的母亲无力照料他,把他送到附近塞提雷诺小镇由一位奶妈喂养。奶妈的丈夫是当地采石场的工人。米开朗基罗在这个山区小镇度过了大部分的童年时光,日后回忆说:“如果我还有些值得称道的东西,那是由于我出生在空气清新的山区;正是奶妈乳汁的哺育,使我学会了用凿子和锤头来制作雕像。”

米开朗基罗幼年丧母,10岁时随再婚的父亲搬到佛罗伦萨居住,并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此时的佛罗伦萨正在成为全欧洲艺术活动的中心。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艺术重生的时代,米开朗基罗被城市中丰富的艺术品深深触动,执意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即使父亲的鞭打也未能使他放弃追求。

14岁时,米开朗琪罗正式尝试雕塑作品。几天之内他就成功地完成了神话中牧神头像的雕塑。他的才华引起了佛罗伦萨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洛伦佐美第奇的注意。这位艺术和学术活动的慷慨资助人邀请14岁的少年到自己的宫殿居住。此后,米开朗基罗每天和洛伦佐及围绕在他周围的一些知名人士共进午餐,接触到许多思想家、艺术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米开朗基罗深受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此后,洛伦佐去世,米开朗基罗离开了美第奇宫殿回到父亲家中。为了完善对人体雕塑的透视方法,17岁的米开朗基罗用大约两年时间在停尸房探索人体的奥秘。同时他还到圣马可修道院听宗教“叛道者”、修道士萨伏那洛拉的演讲。因反对教皇和教会腐败,萨伏那洛拉于1498年5月被判火刑处死,心怀悲愤的米开朗基罗拿起锤子和凿子,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大理石群 ——《哀悼基督》。人们很难相信这一杰作是出自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之手,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在圣母衣带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唯一一次在自己作品上题名。

1501年8月,米开朗基罗应约将一块35年前被毁坏的巨大的大理石雕刻成一尊塑像。面对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 他认为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把石头中的人解放出来,给他生命。他一层又一层、一锤又一锤,经过数年与世隔绝的苦干,终于把一个英雄少年从沉睡的石头中唤醒。

1504年4月,这座雕像正式竖立于佛罗伦萨市政厅大门之前。大卫体格健壮,神态坚定,左手轻推肩上的投石带,在投入战斗前的瞬间,他侧首注视左前方,目光如炬。从《大卫》面世以后,年仅26岁的米开朗基罗被世人公认为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1505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交给了米开朗基罗一生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顶部作画。在1500多平方米的天花板上作画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接下来的四年里,米开朗基罗不得不每天持续数小时站在高达20余米的脚手架上仰头进行创造工作。

1512年11月1日,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人们看到了世界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创世纪》。《创世纪》的问世,使当世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成为与达·芬奇并峙的最伟大的画家。在37岁时,他被世人尊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

1513年之前,米开朗基罗完成了尤利乌斯二世墓前大理石雕像《垂死的奴隶》。

1519年,米开朗基罗开始了另一个最大的项目:为他的第一位资助人美第奇一家建造墓地教堂。他断断续续地为此工作了15年。在这漫长岁月里,米开朗基罗遭到了一系列打击。

1527年,天主教中心——罗马受到了西班牙和德国侵略军的袭击。整整9个月,这些士兵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场悲剧结束了米开朗基罗早期作品的乐观主义氛围。在接下来的3年中,他最喜爱的弟弟波纳托和父亲先后去世,55岁的艺术家感到自己又老又孤独。1532年,米开朗基罗遇到了一位叫托马索卡维列尔瑞的年轻意大利艺术家。年老的艺术大师在托马索的年轻美貌中看到了一生都在寻求的艺术理想的化身。然而对年轻艺术家的强烈的激情与米开朗基罗强大的宗教信仰发生着冲突,使他堕入精神危机的深渊。

经历了家园被侵略者蹂躏和个人的苦难,在1534年完工的美第奇墓地建筑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艺术家风格的变化:和他固有的雄伟坚毅的风格不同,突出了沉郁悲壮的气氛。

1534年,美第奇墓地完工的同一年,59岁的米开朗基罗返回他取得最辉煌成就的地方——西斯廷教堂:新的教皇保罗三世要求他在神坛后的墙壁上作画。他辛勤地工作了七年,终于在1541年他66岁时,完成了又一部骇世之作《最后的审判》。与此同时,圣彼得大教堂的大拱顶也是米开朗琪罗的杰作。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在漫长的一生中,米开朗基罗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作如同他的造型艺术作品一样雄浑、深沉、粗犷、 朴实,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一首诗中,米开朗基罗曾这样描写自己的个性和作为艺术家的人生:“燃烧着的硫磺般的心,没有向导的灵魂,无法约束炽热的意愿,激情迸发出恼人的傲慢。如果我为艺术而生,从童年起就成为美的牺牲者,应该谴责那使我生而为之效劳的女神。”

生活上的种种不完美使米开朗基罗转向艺术上对完美的追求。他一边痛恨不能选择改变命运而自我厌恶,一边创作出登峰造极的艺术作品来弥补生活所给予他的一切缺憾。他在种种不完美中成就了完美的艺术世界。这个悲剧式的英雄,为狂热的艺术、心中的正义与真理奋斗终生。

罗兰·罗兰在《名人传》中这样写道“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自由更有力。纯洁的大气可以洗涤心灵的秽浊……”,“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从米开朗基罗的身上,我们感触着英雄的气息,而这位伟大的灵魂艺术家也将永远活在他所创造的艺术王国里。

文坛泰斗——列夫·托尔斯泰



罗曼·罗兰曾在《名人传》托尔斯泰开篇这样写道“俄罗斯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他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抚慰我们青年的心魂。······我愿对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我懂得托尔斯泰的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不会磨灭。”

托尔斯泰以其巨大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了罗曼·罗兰的创作与思想之路。1886年,罗曼·罗兰怀抱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热情,考取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而周围的现实却让他苦闷困惑,于是他给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寻求生活的答案。托尔斯泰很热情地写了一封二三十页长的回信,并指出:“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托尔斯泰“慈祥”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20世纪初,在物质利益决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力成为国际秩序的时代,需要的是高贵的精神,甘愿自我牺牲、以痛苦为人类献祭的榜样。罗曼·罗兰把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的身上,他要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传,让人们“呼吸到英雄的气息”,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创造光辉夺目的太阳。他制订了详细的创作计划,并先后写成《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名人传记”。

与贝多芬、米开朗琪罗不同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但他以其一生孜孜不倦的努力,不断崇尚追寻着世间有关平等、博爱、“善与美”的理想。1840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他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作家茨威格于1928年到俄国旅行,拜谒了托尔斯泰墓,他有感于托墓的逼人的朴素,称颂它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著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师,是一位苦难中诞生的天才。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人传》读后感,读名人传后所思所想

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一一生的心血凝聚震撼心灵的不朽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千万生灵,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他们不仅仅是罗曼·罗兰心中的英雄,更是人类精神宇宙中不朽的恒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这样的“巨人”们,人类赖以仰望的浩瀚星空中,才有了那不可或缺的生命气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