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梁羽生传奇 > 侠

书籍名:《梁羽生传奇》    作者:钟晓毅、费勇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梁羽生说:我以为在武侠小说中,侠比武应该更为重要。
人世间纷纷扰扰,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不一定有恶报。
情形往往与我们的理想相反:那为恶的,荣华富贵,鸿运高照;那为善的,坎坷潦倒,穷途末路。
还有,损不足而奉有余,等等。
人世间的不公比比皆是,我们可以隐忍,也可以抗争。然而,无论怎样隐忍,无论怎样抗争,年年岁岁,不公是从来不会消失的。就像大地有高山平原、湖海江河一样,人世也永远不会有完全的平等。
然而,人心会有不平,会有向往,会有憧憬。
于是,“侠客”诞生了,“侠义”的传统形成了。
在不公的重压下,纸上的侠客,如同一剂清凉散,带给读者的,是短暂的解Tuo。超人的武艺,高洁的情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诸如此类,实在美丽动人,让读者洞见到人Xing中清纯的一面,更让读者感到人间自有正气在。
侠义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已成为中国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壮游在《国民新灵魂》一文中,认为“游侠魂”是中国国民之魂中的五大原质之一。他进一步分析侠义精神的内涵:“重然诺轻生死,一言不合拔剑而起,一发不中屠腹以谢,侠之相也;友难伤而国难忿,财权轻而国权重,侠之相也。”
吴小如则提出侠义传统有三个特征:“一是有血Xing,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二是言行深得人心,有群众基础;三还要有超人武艺。”(见《说(三侠五义)》)
陈山将侠义传统看作“中国民间社会独具的完整的文化精神体系,就基本体看,它至少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对于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的朴素的政治愿望;以侠义为核心的民间社会的道德系统;敢说敢做、表里如一的人格精神。”
新派武侠小说都继承了上述的侠义传统,或者说,都将传统的侠义精神重新发扬光大。这是它们之所以吸引现代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诺德-豪泽尔认为:“通俗艺术的目的是安抚,是使人们从痛苦中解Tuo出来而获得自我满足。”一位名叫“月湖渔隐”的民间文人在《七剑十三侠》的序中说:
“于世风颓靡中得几个侠士,以平世间一切不平事。”
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其间的痛苦、不平,可能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西方列强的征服、蹂躏,打破了五千年的平静与和谐。祖国土地的被割据,民族尊严的丧失,上海租界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曾深深地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然而,中国人却被视作狗,甚至连狗都不如。就像一位诗人沉痛的吟咏:
中国中国你剪不断也剃不掉,
你永远哽在这里你是不治的胃病,——
芦沟桥那年曾幻想它已痊愈。
中国中国你跟我开的玩笑不算小,
你是一个问题,悬在中国通的雪茄烟雾里。
他们说你已经丧失ZhenCao服过量的安眠药说你不名誉。
被人遗弃被人出卖侮辱被人QiangJianLunJian中国啊中国你逼我发狂。
当武侠小说中的侠客飞檐走壁、武功超群,一出手就撩倒一大片之类的景像频频出现,受尽西方霸权欺压凌辱的中国百姓仿佛出了一口恶气;同时在中国武功的神秘幻觉中,享受着片刻的胜利者的喜悦。
七十年代以来,更有大量的香港武打电影,是以近现代中外冲突为背景的。由于武侠人物的精湛武艺、不屈不挠、精忠报国,大大缓解了长期在屈辱状态中的中国人的心理重负。在如梦如幻的武艺演绎中,抒发的乃是现代的中国人的愤怒,以及恢复旧日光荣的梦想。
这可能显得相当浅薄,甚至庸俗,但却是最真实的群众心理。
更为重要的是,西方的精神渗透造成了中国文化的衰败,从观念到生活方式,淹没在“西化”的浪潮中。渐渐地,许多中国人遗忘了自己从何而来,当然也就不知道要往何处去。
大约从六十年代开始,诗人们开始缅怀起唐朝的江南,古典的莲花,那等在水边的容颜,……那清纯的中国式的美感经验。在古典意象的营造中,摆Tuo支离破碎的现实引致的无序和创痛。借着文字,借着武侠小说,许多人回到了中国,回到了诗意的中国,那失落了很久的,埋藏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中国。
而武侠的回归则始于五十年代。金庸、梁羽生的小说出现在殖民地的香港,首先是在海外的华人圈中引起反响和热爱。很多读者都认为,金庸、梁羽生的作品如同一座桥梁,在断裂的河岸架起,使他们得以走到那失去了联结的传统。
越来越多黄皮肤的身体披上西装,越来越多Huangse的手指握着钢笔,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影片占据着黑色的眼珠,越来越多的人在西化的潮流下随波逐流,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丧失了自我的本Xing。
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是一张张清新而健康的面孔,以及一颗颗纯洁的心灵;那是缀着竹、梅、莲、青山绿水、西湖太湖、天山、昆仑山、长白山等等景致的场面,是最中国最母亲的山川;那是充满着中国的音乐、技艺、色彩的空间,穿着汉服的男人与女人,生命开放如同阳光、花朵,散发的是侠义精神的芬芳。
在道德腐败的年代,在唯利是图的岁月,这些武侠作品告诉我们另一类原则,那就是侠义的原则,人之所成为人,不在于他的权势或金钱,而在于他的精神、骨气。为了名誉,为了友情,为了国家,为了所有美好的信仰,人可以牺牲生命,而不能为了一己的私欲苟活于世界。人不应当琐屑、怯懦、狡猾,而应该开朗、豪爽、真诚,堂堂正正,活出人的韵味来。
传统文化的式微,国运衰败,道德堕落,为武侠小说中的侠义传统提供了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契机。
当然,每一位作家在抒写侠义传统时,都会有不同的风格。梁羽生笔下的侠客,以及这些侠客所体现出来的侠之品格,无疑包含了上述侠义精神的共Xing,但也有他个人化的痕迹。
梁羽生特别强调“家国意识”。他大多数小说的背景都处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作为一名侠客,他首先要承担的是拯救国家的责任,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那些侠客们总是FengChen仆仆,东奔西走,或组织义军,或劫取皇帝的贡物,或深入敌人的都城,刺取情报。
例如,张丹枫看穿父辈为一家一姓争天下,不惜借助瓦刺的作法,是糊涂狭隘违反百姓利益的。在内忧外患的深重危机下,他凭着一身惊人武艺和滔滔辩才,肩负国家民族重任,奔波于塞北中原之间,屡建奇功。他胸有丘壑,却从不矫情饰俗。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活TuoTuo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他善哭能饮,教人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