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 > 第一篇 性变态

第一篇 性变态

书籍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    作者:弗洛伊德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生物学中常用“性本能”这一术语表达人类或动物的性需求现象. 性冲动与饥饿时的觅食冲动是相类似的. 而且在我们现行语言中还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字眼去表达这种相当于饥饿冲动的性冲动. 在学术研究中我暂时以“原欲”

(即利比多或性力)一词来叫它.对于性冲动的本质和真相,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了解得很透彻. 在一般人看来,它并不在人的童年时期出现,只有当人发育到青春期之后,才跟着人的成熟而出现.人们相信,它仅仅出现在两性之间那种压倒一切的相互吸引力里,其目的在于达到两性交合,或者至少也在于致使性交合的行为.但是,大量事例使人们确信,上述想法已偏离了事情的真相,经过仔细思索之后我们就会惊奇发现,这些想法中其实充满了惊人错误和偏见,它得出的结论是非常草率的.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引入两个名词:对那些产生性的诱惑力的人物,我们称之为“性对象”

,对性冲动极力寻觅的东西,我们称它为“性目的”。我们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弄明白各种与性对象和性目的有关的变态现象,这些变态现象与正常现象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关系,这是非常值得



6

性爱与文明3

研究的.

第一节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普通人对性冲动的看法,可从一则史诗般的传说中初见一般. 依照这一传说,人最初原是单性的,后来就一分为二,有了男人和女人. 男女之间相互吸引,通过一番曲折奋斗之后又重新结合一体(或融合)。

这种来之不易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当一般人听说有些男人的性对象不是女人却是男人,还有些女人甘愿舍弃男人而与女性相爱,便感到大为迷惑不解. 对于这种专爱同性的人,我们称为同性恋者. 为了表达得更确切,我们还可以称之为性颠倒者(inverts)

,对这种现象本身,我们称之为性颠倒. 这种人到底有多少,一时还难于估量,但绝对不会很少.

一、性颠倒(性对象的颠倒,即同性恋)

性颠倒者的行为类型

对于这种人的具体表现,可以分出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完全颠倒者. 这些人追求的性对象从始至终都必须是同性,异性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成为他们在性方面寻觅的对



7

4性爱与文明

象. 在有关性这类事情上,异性对他们是无所谓的,或者干脆引起他们的讨厌. 由于这种厌恶之情,他们便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男女交合,即便勉强做了,也不会从中得到任何乐趣. 第二种,两栖性的性颠倒者(性心理的半阴半阳)。他们的性对象既可以是同性的,也可以是异性的,这些性颠倒者没有什么确定的特点. 第三种,偶尔颠倒者. 在某些个别的情况中,特别是当正常的性对象遥不可及时,他们也可以经由模仿以同性的人作为其性对象,而且由此而得到快感.对于这种奇异的性冲动,即便是在患性颠倒症的人当中,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的把这种颠倒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好像正常人要求自己原欲的满足一样,认为这是一种正当的和应该得到的权利. 也有人却觉得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病态情形,想方设法地去克制自己的颠倒行为.其他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发病时间方面.在有些人身上,这种性颠倒症状的出现时间可能比他具有记忆力的时间还早,也有的在他到达青春期后的某一段时期才有所表现. 有可能保持终身,或许会半路上消失,成为整个正常发展过程的一段小插曲. 另有一些人则会不时地在正常的性对象与异常的性对象之间转换. 然而最具典型的却是这样一些病例:因为患者在与正常性对象结合时,会产生一种极不愉快的体验,于是便染上性颠倒病症.在这些相互不同的类型之间,一般没有任何联系. 只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性颠倒现象才会自始至终地表现出来,而这样的人常常很满意自己的特殊情形.有不少专家不愿意把以上所说的各种性颠倒现象归为同



8

性爱与文明5

一类,他们宁可把这些人的相同之处略过不提,只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处,从而得出自己对性颠倒的特殊看法. 然而不管人们怎么对这些现象加以区别,处于两极之间的人总是占多数. 所以这种分类工作,恐怕反而会给自己也造成障碍.

颠倒现象有成因

一提起性颠倒现象的形成原因,我们一定会马上想到,这或许是先天性心理变质的表现. 这种想法与下面的事实好象相符:医生们最先在那些患有心理病症的人,或是具有这种病症之征兆的人身上,发现了性颠倒现象. 在这种想法中有两种因素需要分别加以考查,一种是先天性,而另一种是后天退化.

退化现象(degeneration)

人们曾提出很多原因,反对使用“退化”这一词,这些理由同时还反对这个词在其他方面的横遭滥用. 过去人们已习惯于把那些不属于创伤性和感染性疾病的缘由归之于“退化”。

按照玛格南(Magenan)对“退化”现象的分类标准,连那些最高级的心智能力也有陷入“退化”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退化”一词已失去了它特定的意义和用途. 我断定,至少下面两种情况,是不适宜被称为“退化”现象的:1。

如果其中明显违背正常状态的地方并不怎么多;2。

如果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能力尚未受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