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百度—如此专注 > Google注资“隐藏”并购企图?(2)

Google注资“隐藏”并购企图?(2)

书籍名:《百度—如此专注》    作者:东山樵夫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后Google、百度时代畅想
  此前曾有观点认为,迫于互联网业务在各地区的文化和运作差异,外国巨头很难充分本土化,所以选择并购进入中国市场是必然之举。从Ebay、雅虎到现在的Google,都一一验证。一旦Google收购百度成功,国内的搜索格局将更加趋于简化和定型。雅虎(3721)和Google(百度)在整体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以微软当下的实力和在中国的投入,和中国搜索等一道只在二线阵营。这样就有了后Google、百度时代的猜想。
  应该说在品牌和技术上,Google(百度)和雅虎(3721)都在伯仲之间,但Google(百度)无疑拥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就搜索领域而言,Google是世界第一品牌,百度是中国第一品牌。雅虎则更多在门户领域有号召力,加之其在中国多年不为,品牌在搜索上的力度并不坚挺,而3721作为中文实名商,在搜索上的品牌号召力亦尚需构建。就技术而言,Google和百度一直分别在英文和中文领域代表着最强技术含量。雅虎YST技术虽然打磨日久呼声很高,但目前还没有太明显的市场业绩。 而在渠道上,Google(百度)相信就要逊于雅虎(3721)。Google和雅虎在中国都并无渠道可言,而虽然百度的渠道经营已有时日,但其渠道力量显然要弱于3721。据称,庞大的渠道网络正是雅虎相中3721而非百度的关键因素。
  而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合作伙伴。网易、新浪、搜狐、Tom、中华网等手中握着极其珍贵的大额流量,这是必须加以争夺的市场资源。在此之前,除新浪与Google合作以外,其余都与中国搜索保持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而对合作伙伴的争夺已经开始。在之前对雅虎的采访中,雅虎中国搜索事业部总经理张谦表示,雅虎已经开始让中华网和网易使用其YST技术。张谦称,中华网已经基本决定采用雅虎的YST技术,而目前网易的四分之一流量也由雅虎承担,“以观其效”。但在合作伙伴的争夺上,Google(百度)和雅虎中国(3721)的两强对立很可能会给中国搜索以可乘之机。当年中搜成功从百度手里抢走门户的流量支持,就是因为门户害怕百度日益强大而形成威胁。而眼下无论在资金、品牌、技术等等都逊于两强的中搜,很可能会成为门户扶持的对象。
  但是,有观点认为,门户为了自己的搜索质量和品牌忠诚度,显然应该考虑与Google和雅虎中国的合作。网易目前把流量分摊至不同搜索商的作法是一种平衡,也是日后各门户可能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而中搜的赶超之路,除了继续打磨目前并不突出的技术以外,更重在对行业细分搜索和桌面搜索等特色形式上下功夫。同时,在百度被Google揽入怀中后,中搜成为惟一的纯粹民族血统的搜索商,其背后的“中国搜索联盟”也成为其博弈市场的一个优势。但显然,中搜的突围是要以核心搜索技术的突破为前提,这仍然是其最大瓶颈。
  因此,假如Google入主百度,则中国的搜索格局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两强并立的格局。而这不排除中搜依靠自己的特色在一些细分市场发起挑战,以及微软借助其基于文本的搜索技术和垄断优势卷土重来的可能。
  不过,关于后Google、百度时代的畅想虽然美妙,终究经不起现实风暴的洗礼。在经历了百度疯狂上市以及阿里巴巴大手笔收编雅虎中国之后,中国的搜索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再一次被打破,英雄谁属,现在下结论恐怕还为时过早。
  李彦宏智斗施密特
  百度与Google之间的收购与反收购之争,虽然现在以百度选择独立上市暂告一个段落,但是个中曲折却是错综复杂、不足为外人道。在与施密特的这场较量中,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显示出了高超的智慧和手法。
  瞒天过海
  2003年之前,Google无论是在世界还是在中国市场上都一直遥遥领先,对于像百度这样的“后进青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0年,李彦宏和创业伙伴徐勇回国创业时都还是无名之辈,他们借鉴美国搜索公司Infoseek的模式,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不久却发现这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从2001年起,李彦宏自立门户,网站初创时,其日点击流量不过寥寥可数的一千左右。但李彦宏锲而不舍,逐渐网罗到一批对互联网搜索技术有兴趣、也有激情的技术天才加入百度团队。由于成功实施了“闪电计划”——在用户体验之上不断改进中文搜索技术,2002年的百度开始奋起直追,不少网民开始发现使用百度搜索“很快,也很方便”。此后,百度在中国互联网的搜索流量一路飙升,开始把3721等搜索对手—个个甩在后面。
  从2003年起,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就开始落后于百度。到了2004年,Google开始意识到百度不可小觑。于是施密特立即放下架子开始了与百度的“亲密”接触。施密特的如意算盘是控制百度——因为这将意味着Google兵不血刃地拿下中国市场。如果按照流行一时的“IT新思路”——做个好网站套现的话,李彦宏们将永远难登大雅之堂。但实力、财力都还欠缺的百度,也不能将业界老大拒之千里之外——那说不定会激怒对方,引致被扼杀于襁褓之中。因此这意味着李彦宏与施密特的交往不得不深谋远虑,保持“竞合”。
  经过谈判和妥协,在新一轮1470万美元的融资中,百度接受Google的投资499万美元——即让Google拥有百度2.6%的股份。Google一时颇为得意,随后立即忙于到纳斯达克上市。在买到百度的大约2.6%股权后,不仅施密特,连外界也普遍认为,作为美国搜索巨头的Google拿下微小的中国百度,将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事后的发展却让人们大跌眼镜。李彦宏深埋心中的志愿是走独立发展和独立赴纳斯达克上市之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李彦宏所谓的“与Google竞争与合作”可能是“缓兵之计”——诱使Google在“合作”的迷魂阵下,推迟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
  士别一年,形势大变。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百度可谓一骑绝尘。2005年首季,百度把Google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中国国内互联网市场的网站搜索流量份额(市场占有率)为44.7%,相比之下,Google位居第二,为30.1%;同时,百度在首季取得了520万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47%。施密特闻之大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