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当和尚遇到钻石 > 第一部分 致富之道第11节 如何善用自性潜能(1)

第一部分 致富之道第11节 如何善用自性潜能(1)

书籍名:《当和尚遇到钻石》    作者:麦克尔·罗奇格西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须菩提。于意云何。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

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

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此刻,我们已经掌握了解开谜题的所有线索,也拥有了运用古老西藏的深奥知识于生活事业所必须通晓的每一件事情。现在我们只需要把它们融会贯通即可。

首先,我们已经了解每一件事物都蕴含了一种潜能,一种成就各种结果的易变与无常。在我们所遭遇的人群之中,没有一个人本身是令人不悦的,因为总是有某个人认为他们具有迷人的风采。无论在我们眼中,他们是充满魅力或讨人嫌恶,这种印象的好坏都非来自他们本身。那么它从何而来?显而易见地,它来自我们本身,来自我们内心。

将铭印转成优势

如果每一件事物的好坏都源自我们的心,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就此决定,把所有降临于自身的厄运都看做一件好事?把每一笔吃亏的交易视为有利的交易?你明白这种做法根本行不通。你无法仅靠'希望'去买一幢房子或送孩子上大学。

很明显地,无论是什么因素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们都不断地受到那个因素的支配;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认定事物的好坏,那个因素都一直强迫我们用那个方式看待事物的好与坏。

这所有的一切,全都源于前一章节所探讨的心理铭印。而佛教智能的艺术就在于把心理铭印转而成为你的优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你必须先了解铭印运作的方式。让我们回头向《金刚经》请教。

世尊说,

喔,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盛满三千大千世界①的七种珍宝来行布施,那么,这般的善男子善女人将因如此的布施而获得大量的福报?②

佛陀的开示有些深奥难解,我们最好请邱尼喇嘛就每个偈诵加以阐释说明:

在《金刚经》中,佛陀希望借此段文字说明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

在先前的段落之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企及最高境界的行为,以及传授他人这一法教的行为等等。

事实上,这些行为,以及宇宙的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但是,它们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观感之中。

因此之故,任何行布施之人都确实创造了善业,积聚了福德。

但任何细察这些事物背后原则(即《金刚经》所传布的法教)的人,任何精进思维、进而修行的人,则创造了更伟大无限的善业,累积了更多的福德。

为了传达此一要点,世尊问了须菩提以下的问题作为起始:'你认为呢?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来行布施'……

针对此段经文中的'大千世界',《俱舍论》(TreasureHouseofHigherKnowledge)一书有以下的描述:

每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

每一小世界由四大洲组成(即东圣身洲,南赡布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世界中央有一座山系(即须弥山),

每一界居住着特殊的众生,

一域净土在此世界之上。

每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

每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佛陀进一步宣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来行布施,即金、银、水晶、琉璃、珍珠、玛瑙、车渠七宝。

那么,这般的善男子善女人将因如此的布施而获得大量的福报吗?'

让我们回到《金刚经》:

须菩提回答,

喔,世尊,是的,福报甚多。这般善男子善女人由于这种布施的因缘,所得到的福报是很多的。喔,世尊,他们所得到的福报是很多的。何以如此?喔,世尊,因为这些福德不具实体,从不存在,因此之故,如来便说'福德甚多,福德甚多'。③

邱尼喇嘛解释此段经文:

须菩提回答,福德甚多,而这些福德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观感之中,仅仅如梦幻般存在:这些福德本身是不存在的。就事物的表象而言,如来所说的'福德甚多,福德甚多',就不是真正的福德,所以才名之为福德。

这段文字包含了各种不同的论点。过去所行的善业与恶业,以及未来将行的善业与恶业,即使在过去已经终止的善业与恶业,以及未来尚未造作的善业与恶业。

每一件事都是中性的

因此之故,这些善业与恶业并不存在。然而,以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它们确实存在。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善业与恶业留存在造业者的意识之中,未来将产生善或恶的业果。在上述的经文之中,包含了这些以及其他难懂的议题。

《金刚经》又指出,

世尊说,

喔,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来行布施。

又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遵循维护这部经典,哪怕只念四句偈,并正确地为他人解说,正确地教授他人,那么这种人所得的福报,将远胜于那些布施的善男子善女人。这种人将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④

邱尼喇嘛针对这一偈颂的解释如下:

首先,我们应该先谈一谈'偈颂'的含意。虽然藏译本的《金刚经》不是以偈颂的方式呈现,但《金刚经》的原始梵文版本却是以偈颂的方式写成。遵循维护这部经典的'遵循维护'意指,'将这部经典的教授谨记于心'或'背熟记住'。它也可以解释为'手中握住一部《金刚经》,大声朗读经文'。

'正确地为人解说'意指念诵经文,并且正确地解释清楚经文的含意。'正确地教授他人'意指,正确地教授经文的含意。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假若有人遵循维护这部古老的经典,正确地为人解说,正确地教授他人,而非只以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行布施,那么这种人将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因此就某种意义来说,

我们所遭遇、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中性的'或'空的'。换句话说,无论我们从事件中获得令人愉悦的或令人厌恶的感受,那感受并非来自事件本身。更确切地说,那些感受来自我们本身,而且非我们所能控制。

心理铭印的奥秘即在于此。如前所述,当我们行善或作恶之时,心理铭印透过我们的自觉,被植入于心。心理铭印植入于心的强弱程度,依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定,包括我们的动机、情绪的强弱、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觉知程度、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执着程度,以及我们采取行动之对象的背景——他(她)急需援助、他(她)曾经对我们施予慷慨的协助,或他(她)拥有特殊的人格特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