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1948 1966: “希区柯克症候” > 1948 1966: “希区柯克症候”02

1948 1966: “希区柯克症候”02

书籍名:《1948 1966: “希区柯克症候”》    作者:李洋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希区柯克在乔治五世酒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是一次例行活动。主办方邀请了很多法国报纸,包括《费加罗》(Figaro)、《法兰西晚报》(France Soir)等。在应约出席记者会的人中,既有对电影史略知皮毛的记者,也不乏浓妆艳抹的女青年,而创刊不久的《电影手册》在电影采访方面还是'小学生'。



一般来说,这种采访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这对希区柯克来说是小菜一碟。他对答如流,谈笑风生,不时幽默一下,逗得女士们花枝乱颤。在寒暄之后,现场突然静了下来,似乎所有人都没有了问题。这时,尚未发言的夏布罗尔鼓足了勇气,打算提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他有点紧张,扭过头来看了看旁边的特吕弗,发现特吕弗此时此刻也正看着自己。于是,他憋红了脸向他的偶像提出了生平第一个问题:'您相信魔鬼吗? '话一出口,夏布罗尔就后悔了。希区柯克先是一愣,很显然,他没明白这个青年想问什么。但他马上就恢复了笑容,风趣地说:'魔鬼就在我们中间!'这样一句暖场的客套话,让两个青年瞬间倾倒了。他们的记忆在刹那间被偶像的名言洗刷得一干二净,采访糊里糊涂地就结束了。



在回来的路上,香榭丽舍大街上车水马龙。特吕弗和夏布罗尔不知该说什么好。采访内容根本达不到杂志的要求。于是,两个热血青年犹豫了一下,决定重返乔治五世酒店,再度访问希区柯克。



《电影手册》的诞生,为那些因为支持希区柯克而被排斥的影评人开辟话语阵地。当然,这本杂志创立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捍卫希区柯克。从本质上讲,《电影手册》的出现是为了坚持一种影评观,一种纯粹不受政治倾向和民族情绪影响的迷影文化。另一方面,《电影手册》也是为了纪念让-乔治'奥里奥尔。在这本伟大的杂志创刊前十年,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闪亮的名字与希区柯克站在一起,他们是崛起于1950年代初的新一代影评人,他们在越来越被学院标准、知识分子趣味、政治倾向和民族情绪困扰的影评界,毅然继承了迷影精神。



《电影手册》第一任主编是瓦尔沃兹,他在创刊初期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办刊策略,并延续了巴赞、阿斯楚克等人的作者理论与现实主义美学的路线。但他的保守策略并不影响围绕《电影手册》杂志创立起一种新的影评,一种观念更开放、视野更开阔的影评观。比如从《电影手册》第四期开始,《电影手册》首开'美国来信'(Lettre d Amérique)专栏,邀请《纽约时报》影评人赫尔曼'威恩伯格(Herman G. Weinberg)介绍美国电影。威恩伯格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批评家,曾撰写著名的《刘别谦笔触》(Lubitsch Touch),但就是他再次点燃了希区柯克争论的战火。



特吕弗与夏布罗尔二访希区柯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1954年,《电影手册》上支持和捍卫希区柯克的新影评人正处于争论的水深火热之中。《电影手册》发表的一系列分析、支持希区柯克的文章,在法国引发了连锁反应。除了他们,几乎没有人认可希区柯克是一位大师。所以在这时,他们格外希望通过这次采访,揭开这个神秘导演的面纱,让他用自己的话去印证《电影手册》的判断。



在电话里经过短暂磋商,希区柯克终于同意给夏布罗尔延长一点采访时间。夏布罗尔是跑步回的乔治五世酒店,再次坐在希区柯克面前。这一次是专访,没有任何干扰。夏布罗尔掏出小本子,他发现,小本子上准备的许多问题都是没用的。但他顾不得那么多,无论如何也要问:'我们发现您的作品中隐藏着寻找上帝的主题,您怎么认为? '这实在不是一个聪明的问题,但足以表现出夏布罗尔和特吕弗对希区柯克的痴迷。夏布罗尔英语很差,由于激动,他把'God'不小心说成了'Good'。希区柯克还是觉得这个《电影手册》的记者有点奇怪,但始终保持着友善:'是的,search of good。'夏布罗尔马上更正:'不对,是search of God!'我们无法看到当时希区柯克脸上的表情了,我们只知道,他露出了惊诧的表情和令人惊讶的笑声:'上帝?!嗯,可能吧,但那不是有意识的(unconscious)。'夏布罗尔继续说:'我认为您就是魔鬼。'结果,他再次出错,把魔鬼'devil'说成了邪恶'evil'。希区柯克颇有耐心地纠正夏布罗尔的发音错误:'我确实无法逃避忏悔和悔恨,但我没有察觉到您说的这一点。'夏布罗尔失望极了。希区柯克立即读出了他脸上这种失望,补充说:'我喜欢幻想,我总能看到一些大于生活(bigger than life)的东西。' 赫尔曼'威恩伯格是最早在《电影手册》上批评希区柯克的人。他在1951年11月第六期《电影手册》上,公开贬低和批评希区柯克的《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他说希区柯克'是一线导演中比其他人堕落得更快的'一个,'令人失望地用他技术上的力量在我们的腹部痛打一拳,我无法再忍受了,我已无话可说'。威恩伯格的观点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首要的是,他对希区柯克的贬低和批评,代表一批影评人对希区柯克的基本看法。尤其是当时整个美国影评界对希区柯克的蔑视、小视和无视。在1950年代,英国人和美国人批评起希区柯克来,要比法国人更为尖刻。另一方面,作为经历过默片时代的影迷,威恩伯格个人的怀旧色彩和保守观念,代表着老一代影评人在电影观念上的保守。这种保守,无法让他们承认技术创新、商业成功,却在电影中不表达任何个人之形而上判断的新导演。我们说,希区柯克在1950年代的电影几乎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作品,导演的意见始终隐藏在神秘的故事背后(《火车怪客》、《夺魂索》、《眩晕》、《后窗》、《群鸟》)。



这种保守主义力量相当强大,包括一大批坚决批判希区柯克的导演和批评家,比如威恩伯格,还有那些仅愿意承认希区柯克某部作品,但在整体上否认希区柯克是伟大导演的人,比如皮埃尔'卡斯特和瓦尔沃兹。皮埃尔'卡斯特是《电影手册》三位创办人的挚友,一位颇有影响的电影人和影评人。他曾因左翼影评人过于强调内容大于形式,与巴赞联合起来反对路易'达坎。但他却于1953年5月号上发表文章,把《电影手册》杂志上拥护希区柯克的青年影评人戏称为'施莱尔派的希区柯克式悖论'(le paradoxed Hitchcock de l école Schérer)。这个被卡斯特称为'施莱尔'(Schérer)的人就是埃里克 '侯麦。这个所谓的'施莱尔派'就是我们说过的'希区柯克 霍克斯派'(Hitchcock-Hawksien),专指《电影手册》杂志中拥护美国电影的影评新星:二十四岁的雅克'里维特、二十二岁的戈达尔和二十岁的特吕弗、夏布罗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