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科学家论语 > 第6章 “新中国产生了新的精神面貌”——杨振宁、李政道的论语(2)

第6章 “新中国产生了新的精神面貌”——杨振宁、李政道的论语(2)

书籍名:《科学家论语》    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把一个山穷水尽丧失了自尊心的国家变成今日的自足自信、有理想的、前途光明的新中国,这是怎样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艰难的道路上,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巨大的牺牲中,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取得辉煌的成果的每一个过程中,带路的是毛主席。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是中国的明灯,是中国的舵手。

  ——杨振宁《人类历史的一位巨人——在纽约追悼大会上的讲话》(1976年9月19日)

  从毛主席的选集和他的诗篇中便可以看出,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是他旦夕不忘的。

  1963年1月他写了一首题为《和郭沫若同志》的词,里面有这样的词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杨振宁《戴高乐式的访问》(1972年),《杨振宁文集》(上)第197页

  我读了(毛)主席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特别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我很想去看看。我很喜欢毛主席的诗词。原来觉得中国的古诗好,也很喜欢,但觉得过于悲观了。(毛)主席的诗很好懂……我最喜欢的两句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第一次访问后,回美国去讲演,有一千多人听。最后我说,这两句诗最能代表新中国的精神了。

  ——杨振宁在毛泽东接见时的谈话(1973年7月17日)

  要详细懂得自然科学比较困难,但一般的还是可以懂的。这几天读毛主席的哲学着作,感到道理跟自然科学是一样的。要懂得细致必须下工夫,大致懂一点并不难。

  ——李政道在周恩来等领导人接见时的谈话(1972年10月14日)

  我们看毛主席自己怎样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受了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产生了新的精神面貌,在第三世界产生了新的世界观,在发达国家里产生了对人的价值观念的重新估定。

  ——杨振宁《人类历史的一位巨人——在纽约追悼大会上的讲话》(1976年9月19日)

  周总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担任总理的职位,共计26年。在这26年之间,他不但领导了中国政府的行政,而且在国际外交上做了许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我们在这里只简要地提到两点:第一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他所提出的国际外交五原则的基本观念;第二是近年来周总理在毛主席指导下所坚持的反对国际霸权的观念。我们毫无疑问地相信这两项基本观念在未来的四分之一世纪中会被更多的国家所采用,因为它们是符合正义的,因为它们是符合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

  ——杨振宁《哀悼周恩来总理》(1976年),《杨振宁文集》(上)第218页

  我们相信周总理的伟大就在他的无私的、坚强的、始终不渝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周恩来贡献了他的一生,无私地为人民服务。我们可以说,这一个伟人的一生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孕育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诞生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成长的历史。他是中国人民的英雄。他的精神将滋长在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精神里面,是这个民族的永恒的榜样。

  ——杨振宁《哀悼周恩来总理》(1976年),《杨振宁文集》(上)第217、219页邓小平是20世纪世界各国领袖中数一数二的真正伟人。1973年7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介绍我见邓小平先生,至今已23年。这23年间邓小平先生神奇地改造了20世纪的历史。邓小平以扭转乾坤的魄力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解放了12亿人民的生产力,创建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

  ——杨振宁,《人民日报》(1997年3月1日)

  20多年前邓小平以他的卓越的远见和无比的毅力,把中华民族带上了一个新的方向,赶上了全球化的列车。

  这不只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大事。

  ——《杨振宁谈科技大势》,《人民日报》(2001年9月17日)

  您(指邓小平——编者注)制定的开放政策确定了中国现在和将来的方针。您的事业是历史性的。

  ——李政道在邓小平接见时的谈话(1989年9月16日)

  小平先生对中国的贡献,对全人类的贡献,都是非常伟大的。他同我有很多年的接触,有幸得到他的指示和与他讨论。最使我佩服的,是他眼光很远大,非常广阔。

  每年我回国几乎都见到他,每次谈话都很亲切和直截了当。他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谦虚而又果断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政道《回忆与小平先生的交往(1997)

  《李政道文录》第17、18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下同)

  对小平先生的评价,我是不敢贸然分析和评估的,但我认为小平先生对中国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最前面几位领袖之一,这是没有问题的。他最主要是把全中国人民的生活改善了,这改善是与教育科技的发展分不开的。

  小平先生是非常有远见的,处处从基础着手,面向全局,一方面注意基础,一方面注意人才,注重全局性的发展,这是了不起的。

  我和小平先生见面时谈话都很自由,是漫谈的性质;与小平先生谈话就像亲人一样随意。

  ——李政道《回忆与小平先生的交往》(1997年),《李政道文录》第22-23页小平先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了他的一生,为世界的进步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当代伟人。

  ——李政道《哀思中的回忆》(1997年),《李政道文录》第32页

  (三)

  中国历史悠久,而且她一向看重写历史。

  ——杨振宁《戴高乐式的访问》(1972年),《杨振宁文集》(上)第197页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世界最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世界唯一的在同一地区从古时候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人非常羡慕,为什么呢?因为它里面有非常良好的部分,教育传统就是其中之一。

  我认为,中国传统是非常优秀的,要靠你们去发扬,去保护,去利用。

  ——杨振宁在南开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88年),《杨振宁文集》(下)第677、678页

  古代许多重要的发明都起源于中国,这是人所共知的。其中最着名的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极力推崇这些重大发明的不是别人,正是欧洲近代科学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培根,虽然他并不知道它们是源自中国的……科学史学家普遍同意,公元1400年以前,科技转让主要是由中国传向欧洲的。中国科技直到1400年前后比欧洲科技优秀,可见于李约瑟(J.Needham)的巨着中对明朝三保太监郑和在1405至1433年间七次下西洋,远及非洲海岸的描述。

  ——杨振宁《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1993年),《杨振宁文集》(下)第782-783页

  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恰地道出了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建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王勃这两句诗句我认为也很确恰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的潜力。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理论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0年),《杨振宁文集》(上)第337页

  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心,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想法,中国知识分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情,是中国传统里面一个良好的部分,这一点跟西洋的传统有相当大的差别。

  ——杨振宁《在“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前途”演讲会上的讲词》(1983年),《杨振宁文集》(上)第454页

  市场经济发展给社会一些冲击,这些冲击所带来的问题,儒家传统中优秀的部分是可以帮助解决的。美国以个人主义至上为立国之本,因此它把市场经济推到了极端,随之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中国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也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传统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会比较淡一些,不像从前那样制度化、礼节化,可是深厚的亲情关系还存在。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它可以对市场经济极端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拨。

  ——杨振宁教授谈传统文化(1993年),《杨振宁文集》(下)第1017页

  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五千年的黄土文化值得我们骄傲,希望我们今后的创业,也能得到未来子孙们的尊敬。

  ——李政道对一部电视片的感言,《人民日报》(1988年11月4日)

  要吸引人回来,没有好的风气,没有工作的环境就比较困难。要吸引他们,祖国当然不能用照顾个人利益的办法为主。假如讲个人利益,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赚钱会更多。不拿民族的精神、团结的力量和理想的话是做不到的。

  ——李政道在邓小平接见时的谈话(1985年7月16日)

  我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作风,是受到东方传统的影响,因为我是在中国社会长大的,我觉得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熏陶,对他一生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而且也是不知不觉的。我在美国已住了40多年,对西方的做人方法也有了解并受到影响,但是我处世做人,仍旧是从我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观念出发。

  ——杨振宁《经济发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传统——答(新加坡新闻)记者问》(1987年),《杨振宁文集》(下)第620页

  我是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共同的产物。二者既有冲突,也有协调。我想说,我既为我的中国根源和背景感到骄傲,也为我献身于现代科学而感到满意。

  ——杨振宁在颁发诺贝尔奖贺宴上的讲话(1957年),《杨振宁文集》(上)第77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