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粟裕年谱 > 第45章

第45章

书籍名:《粟裕年谱》    作者: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1月27日8时,中共中央军委电示粟裕、陈士榘、张震并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请粟陈张准备当黄维兵团快要歼灭但尚未歼灭之际,对李延年正面阻击兵力后退一步,引其前进,以主力从其侧后打去,求得歼其一部”。

  同日14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并告谭震林、王建安电:为有力保证中野歼灭黄维兵团的作战,决定集中第六、第二、苏北第十一、第十纵、第十三纵、江淮两个旅,围歼任桥集地区之敌第九十九军、第三十九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于11月27日辰时复电:“同意你们歼击李刘部署。苏十一纵即归你们指挥,王张十一纵、七纵及炮兵仍参加歼黄作战”。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得知华野部队南下,灵璧失守,任桥地区之敌即于26日晚向浍河以南撤退。华野部队迅速发起追击,因受河流阻隔,仅歼其后尾第三十九军两个团。

  同日17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致中共中央军委并粟裕、陈士榘、张震、邓子恢、李达电:已将黄维兵团压缩在双堆集附近十余村庄,黄兵团第八十五军第一一○师师长廖运周今晨率部起义,歼灭黄维兵团“全战斗至迟明日可以解决”。“已告粟陈张立即开始歼击李延年、刘汝明的部署”。“此后七纵、苏十一纵(王张十一纵除外)即归粟陈张指挥”。“中原各纵(包括王张十一纵)于明天完全解决黄敌后,须要相当时日处理战后事宜,今后战略方向,请中央决告”。

  同日与钟期光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华东局、华东军区、中原局、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电,上报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作战与部队情况的总结报告。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3日复电指出:“戌感(11月27日)关于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总结报告甚好,望本此精神继续指导追歼徐州逃敌的当前战役,期获全胜”。

  11月28日4时,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告粟裕、张震、谭震林、王建安、韦国清、吉洛电,指出:“假如今(二十八)日刘陈邓能完全解决黄维兵团,粟陈张能包围蚌埠以北之李延年刘汝明诸部,并能于今后数日加以歼灭,则整个淮海战役已起了决定性的变化,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即告结束”。

  “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是解决徐蚌两处之敌,夺取徐蚌”。“请你们在第二阶段结束之后,短期休整之前,立即考虑下一阶段作战的兵力部署问题,向我们提出意见,多少兵力打徐州,多少兵力出蚌浦”。

  同日17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致中共中央军委、粟裕、陈士榘、张震、邓子恢、李达电:“敌之基本企图仍以向东南突围,但突围不成,则只有死守待援”。我军伤亡不过6000人,士气很高,“加上华野七纵及炮兵配合,全歼该敌确有把握。但须十天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原来根据敌人总突围及廖起义的情况,估计可以迅速解决战斗,此种情况业已改变”。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29日6时复电指出:“从敌人固守着眼,集中火力,各个分割歼击,准备以十天或更多时间解决此敌,此种计划是稳当的可靠的”。“解决黄维兵团是解决徐蚌全敌六十六个师的关键,必须估计敌人的最后挣扎,必须使自己手里保有余力,足以应付意外情况。因此,粟陈张在解决固镇、曹老集之敌以后,华野二、六、十、十一、十三等五个纵应立即集结休息,作为歼灭黄维的总预备队。渡淮南进一事,待黄维全歼以后再说”。

  同日22时,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粟裕、陈士榘、张震、谭震林、王建安电,指示:“粟陈张在歼灭固镇、曹老集一带之敌以后,请考虑以二、六、七、十一、十三等五个纵队乘胜渡淮南进,切断蚌浦线,包围并相机夺取蚌埠”。又指出:“黄维解决后,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可能。因此中野及华野谭王李各部虽然一方面应当争取休整两星期左右,但另一方面又应当迅速处理战后工作,以利应付意外”。

  同日蒋介石令杜聿明到南京开会,决定放弃徐州,徐州“剿总”转移到蚌埠,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撤到淝河以南,杜聿明率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及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兵团向涡阳、蒙城附近转进,解救黄维兵团。

  11月29日凌晨,主持华野司令部会议,分析敌我态势,认为徐州之敌有不待黄维被歼灭就放弃徐州的可能,判断敌人突围有三种可能的方向: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经苏中南渡长江,转向京沪;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同时解黄维兵团之围。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因此决定把北线主力集中放在防止徐州之敌向西南逃窜的可能上。

  同日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于10时、16时、21时30分连发三电给粟裕、陈士榘、张震并中共中央军委,报告阻击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南进战况和徐州敌军动向,判断“敌人重心放在东面”,“邱、李、孙援黄只是附带的,逃脱被歼是主要的”,估计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撤退可能,“建议目前应以坚决迅速完成对邱、李、孙三部之确实包围,不让他逃跑”。

  同日申时,与谭震林、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电,表示“完全同意中野俭(28日)十七时、军委二十九日六时电示,并补充如下意见”:“估计邱、李、孙兵团有倾巢南犯增援黄维就便南撤,或乘我主力围歼黄兵团未解决战斗,及李、刘兵团南撤我主力南追之机,即集中二等部队向我攻击,主力乘隙向南,或向两淮突围可能”。“故我中野、华野目前阶段,均宜以全力争取实现续歼黄、李、邱之方针”。“在黄维未基本解决前,以阻击徐之敌保证围歼黄维作战为主。只有黄维大部解决后,再视机诱敌南下,以便聚歼敌主力于徐州外围地区”。为此调整部署:“南线各部,除十一纵(王张)、七纵、特纵配置中野参战外,其余二、六、十及苏十一纵,即集结宿(县)、灵(璧)、固(镇)及宿县东北地区待机,准备适时增加必要兵力,最后解决黄维。同时准备诱引邱、李、孙兵团沿铁路东侧南下至唐河北岸地区,会合北线各纵,由两翼出击,求歼敌于徐州夹沟西侧地区。如敌向东南突围时,我亦可适时机动截击”。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30日17时复电指出:“粟陈张、谭王李二十九日各电均悉。各项估计及意见均甚好”。“黄维解决后,我们现在倾向于集华野、中野全力解决邱李孙,然后休整一时期,再合力举行江淮战役”。12月1日辰时,粟裕、陈士榘、张震联名复电:“据俘供及各方判断,敌已决心放弃徐州,企图以邱、李、孙倾巢南犯”。认为“在黄维未受我歼灭打击时,北线之敌倾巢南犯,我甚费力”。“我势必尽力保证攻歼黄维之安全,敌仍有一路突出之可能,现正研究部署中”。并报告:“我与刘陈邓、谭王均沟通电话”。

  同日粟裕与陈毅通话,报告追击杜聿明集团情况。陈毅打断他的话,要他首先介绍打黄百韬的战法。粟裕说:“近迫作业啊!挖坑道,迫近敌人阵地,然后突然发起攻击,分割歼灭他。”陈毅说:“我们这里正在收拾黄维这个冤家。

  你们北边要把杜聿明抓住,南边要把李、刘看好。”刘伯承把这一部署比喻为胃口很好的人上酒席,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同日杜聿明下令撤出徐州,令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于30日白天发动佯攻,入夜开始撤退,李弥兵团主力掩护至12月1日夜再撤。实际上各部并未完全照令执行,有些部队(包括李弥兵团主力)在30日白天就开始撤退行动。

  11月30日巳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华野第十三、第六、第十纵队和苏北兵团首长电,指出:“据息,徐州敌已开始空运撤退'剿总'机关人员,积存物资已分配各兵团携带,似有相机放弃徐州,集中邱、李、孙兵团倾巢南援黄维(就便南撤)或向两淮、武汉突窜可能”。“为保证中野歼灭黄维与相机截击可能南援或向东南、西南突窜之邱、李、孙兵团,除北线各部任务、部署不变,七纵、特纵仍参加中野作战,南线各部队除以一部监视阻击蚌埠可能再次北援之敌外,主力即北返宿县、大店集、朝阳集、渔沟集地区集结待机”。“各纵转移行动,一律于夜间隐蔽行之,免暴露企图”。

  同日华野前委、华野政治部发出关于全歼当面敌人争取战役全胜的政治动员令。

  同日晚,华野第十二纵队第一○五团攻入徐州飞机场,发现机场内已无敌军,当即将上述情况逐级上报。

  12月1日华野指挥机关从各种情报渠道得知,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兵团开始从徐州撤退,向西南方向逃跑。粟裕立即组织指挥华野11个纵队及豫皖苏军区部队追击、拦截,指令渤海纵队进占徐州。他说:对杜聿明要网开三面,你向西去也好,向北去也好,向东去也好,就是不让你向南。

  同日2时,中共中央军委同时发出两电:一电给粟裕、陈士榘、张震、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并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及华东局,指出:“我们估计当黄维已接近歼灭,邱李孙向南逃跑业已绝望时,其逃跑的方向以向两淮或连云港两处为最大。因此你们对于这一点必须马上有所准备”。另电给华东军区、苏北军区,指出:“黄维兵团被歼灭后,被孤立于徐州附近的邱李孙三兵团有向连云港或两淮逃跑之可能。除令粟谭注意外,请你们对地方兵团方面预先有所布置,务使敌人不能向该两个方向逃跑”。

  同日12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豫皖苏分局和军区负责人宋任穷、吴芝圃、张国华、毕占云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徐州之敌已于陷(30日)西窜,我各纵正追击中。因我主力在徐南及东南,较敌晚一天行程,追击不及”,豫皖苏各地方部队立即在砀(山)、夏(邑)、商丘、柘城、兰封线布置,阻击迟滞敌人,并控制涡河、沙河船只渡口,利用可能迟滞敌向西南逃窜之一切障碍,阻延敌人。“除坚决阻击敌之逃窜外,并应将敌到达位置随时急电报告我们,以便主力会歼”。

  同日申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电:徐州之敌昨晚开始向西及西南突窜,第十三兵团、第二兵团已进至萧县地区,华野九个纵队已向永城、萧县、夏邑及徐州、萧县间急进截击,以三个纵队沿涡河北岸西进占领涡阳,令豫皖苏军区部队布防截击,以渤海纵队进占徐州,第六纵队警戒蚌埠之敌,第七纵队仍参加歼灭黄维兵团作战。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2日7时复电指示:“敌向西逃,你们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至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击,不要单靠尾追”。

  同日22时,华野渤海纵队进占徐州。中共中央于12月2日电贺徐州解放的伟大胜利,指出:“徐州是南京的门户,是匪首蒋介石进行反革命内战的巨大军事基地,徐州的迅速解放,对于全国战局极为有利”。

  12月2日率领华野前指进至宿县以北之草庙圩子。

  同日亥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致华野各兵团各纵队首长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电,指令第十二纵队“务必沿徐州敌向西的退路跟踪猛追,并防敌在无法西窜时再向徐州回窜”,第一、第四纵队“集全力由敌左侧后以勇猛动作,不怕伤亡,挺入敌纵深向敌截击,务将敌行军队形截成数段,而各个歼灭之”;第三、第八、第九纵“应尽最大努力以强行军速度绕到敌人先头,以截住敌人向西逃窜,并于截住敌人后即迅速设法分割敌人”。

  同日蒋介石令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向西进攻,救援黄维兵团。

  12月3日午时,与陈士榘、张震发出致华野各兵团各纵队首长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电:“判断敌似采取集团滚进、稳进突窜方针,既已被我滞阻于萧(县)、永(城)以北,砀(山)、永(城)以东地区,则有被迫现地固守寻机突窜可能”。“我决即乘敌立足未稳阵脚混乱之际,坚决截堵其向西南突窜道路,压迫其向北、向西北,并先集中主力楔入其纵深,割歼其后尾一部,尔后再分批逐次各个歼灭之”。为此规定各部第一步作战任务。

  同日申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出两电:一电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中共中央军委,报告:“因情况变化急迫,我决全力对付杜聿明所率之邱、李、孙兵团”,“对蚌埠北犯之敌无力兼顾”,“建议除王秉璋纵队遵令归还钧部建制外,另以六、七、十三等三个纵队及特纵大部均直接归钧部直接指挥,参加对黄维之攻击及阻击李、刘之北援”。另电致华东局并报中共中央军委,报告:“此一战斗规模甚大,除对蚌埠警戒之六纵及归中野指挥之三个纵队外,我所有兵力全部展开,我们将尽力完成军委所予歼灭邱李孙之任务”。为适应作战要求,请求华东军区急送炮弹、补充新兵。12月4日,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先后复电,对弹药等物资供应运输作出决定。

  同日戌时,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复谭震林、王建安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指出“邱李孙兵团主力尚未西窜”,指令第十、第十二纵队仍照今日午时电部署进击,第十一纵队向亳州东南前进,第一、第四、第十二纵队迅猛向西攻击。

  同日亥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致中共中央军委并邓子恢、李达电,报告围歼黄维兵团战况:“敌总计损失约三万左右”,“尚能作突围者不过六个团”。

  “因此,我们决定立即使用华野七纵、十三纵(预备队)加入进攻。其战法仍采用碾庄经验,即有重点的多面攻击。因敌紧缩顽抗,尚须时日才能全歼该敌”。

  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4日16时复电指出:“打黄百韬和打黄维两次经验均证明:

  对于战斗力顽强之敌,依靠急袭手段是不能歼灭的,必须采取割裂、侦察、近迫作业、集中兵力火力和步炮协同诸项手段,才能歼灭”。

  同日蒋介石派空军空投给杜聿明的手令:“着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睢溪口进攻,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南北夹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派李以携亲笔信到蚌埠,指令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北进救援黄维兵团,并派其次子蒋纬国率战车第二团加入南线作战。杜聿明令邱清泉兵团向睢溪口方向攻击,李弥、孙元良两兵团担任侧后掩护。

  12月4日3时,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陈士榘、张震、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并告韦国清、吉洛电:“此次对邱李孙作战,我各纵应大胆插入敌各军之间,分离各军,以利歼击。这就是东北打廖兵团的办法。务必不要使敌集结成一个大集团,旷日持久,难于歼灭”。

  同日拂晓,华野各部将杜聿明集团包围在永城东北之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并在追击中歼敌近两万人。

  同日12时,签发华野司令部致各纵队电令:“宜力求于敌运动混乱中割歼敌人”。

  同日22时,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陈士榘、张震:李延年兵团七个师北犯,“望令六纵加强阻击,务必不使该敌北进过远,妨碍我解决黄维”。华野第六纵队奉命顽强阻击越过淝河北犯的李延年兵团。

  同日24时,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陈士榘、张震:调查蒋介石船运两个军到浦口是否属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