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宋美龄大传 > 第53章 初上台湾岛(4)

第53章 初上台湾岛(4)

书籍名:《宋美龄大传》    作者:何虎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宋美龄在国民党“七全大会”上被其夫蒋介石圈定为“评议委员”,在“十一全大会”上被选为“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成为国民党诸多“评议委员”中的首席评议委员。

  事情还得从蒋介石搞的国民党改造运动谈起。

  痛定思痛,蒋介石反思大陆失败的惨重教训,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1950年初,蒋介石在“革命实践研究院”发表了多次演讲,总结了国民党在大陆上失败的原因。

  蒋介石认为国民党有两大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党的工作只在党部里面做,而不能向民众中间发展。党的工作离开了民众,就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第二个缺点就是论派系,不论政策;论地域关系,不论工作需要。

  蒋介石还说:“我们这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为了克服国民党的第一个缺点,赢得“民众”支持,蒋介石积极筹建了一些反共“民间”团体,以此团结教育和武装“民众”。他派儿子主持“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自己亲任团长;又让夫人负责“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全家登上“反共”制高点。

  为了消除国民党的第二个缺点,蒋介石决定学习孙中山当年在组织上改组国民党的做法对当时的国民党进行一次大“换血”。

  蒋介石发动的对国民党的“改造”运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历史常常有可能使人绝处逢生的机遇。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支持李承晚政权,27日正式参战,并派遣第七舰队陈兵台湾海峡,以“保护朝鲜战场侧翼的安全”,这实际上就阻隔了国共两党的军事冲突。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苟延残喘的蒋介石政权,获得一线生机。

  蒋介石听到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兴奋不已,他朝思暮想的“第j次世界大战”似乎来临,又可以趁机浑水摸鱼了,说不定还会将大陆的统治权给“摸”回来。大喜过望之际,他致电李承晚,对“韩战”表示关切。此时,蒋介石下定决心派兵赴南朝鲜援助李承晚政权。蒋介石认为“韩国遭受侵略,中韩宜属手足,自应挽救危局”。

  6月29日,蒋介石向美国提出备忘录,愿意出兵援韩。杜鲁门最初打算接受蒋的建议,以减少美国在朝鲜战场的伤亡人员。但国务卿艾奇逊和国防部长约翰逊等人害怕国民党军队出兵朝鲜,就会导致中共军队卷入,加之他们认为国民党军队与李承晚部队的战斗力相差无几,故而反对国民党军队介入朝鲜战争。对于蒋的建议,艾奇逊还奚落道:“要人保护的人,还来保护别人。”最后,杜鲁门采纳了艾奇逊等人的意见,婉言谢绝了蒋的“好意”。其后,蒋介石又两次向杜鲁门提出同样的建议,同时还多次发表谈话,宣称:只要联合国同意,台湾将派部队前往朝鲜作战。

  蒋介石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非要派兵入朝作战,是想使朝鲜战争演变为中美大战,他就可以借美国人之手从北朝鲜进入中国东北,并由东南沿海出兵,来个南北夹击,反攻大陆,实现“反共复国”的目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他答美国记者问中得到些验证:

  “余率领下之中国国军,能够制止中共对韩国之侵略,其方法即为国军向大陆进攻”。“一旦台湾国军开始反攻,中共对韩之侵略即将终止。”

  蒋介石的一厢情愿,注定要给他带来难堪。不管他怎样地花言巧语,杜鲁门就是不接受他的建议。对此,蒋介石始终耿耿于怀。据玛格丽特·杜鲁门所著《哈里·杜鲁门》所载:

  “这位委员长在攻击美国的政策时倒是挺起劲的”,“他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强调说:‘要是美国的对外关系由道克拉斯·麦克阿瑟来掌握,就什么事都好办了’。”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愤怒地说:“韩战最后没有结果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杜鲁门拒绝国民党军队人韩作战。

  欲派兵援助“手足”遭拒后,蒋介石一方面感到不满,另一方面又想趁此良机,改造国民党。

  在酝酿国民党改造的过程中,蒋介石成功地争取了国民党中央执、监委的支持。这些人联名上书蒋介石,要求他“断然决策,彻底改造本党”,表示“全党同志自当一致服从,率循努力”。中常会更是推举居正、于右任、邹鲁三位元老,向蒋介石进言:“党的改造为当今根本之图。”这些舆论的制造,为国民党改造方案的正式出台,创造了条件。

  7月2日,在蒋介石亲自主持下拟订了《本党改造纲要》及《本党改造之措施及其程序》,经国民党中常会临时会议讨论通过。《纲要》规定:

  原有本党党员,对于党的主义、政纲、政策真诚信仰,并愿为党继续工作者,仍准保持党籍。

  本党为淘汰腐恶分子,加强革命阵容,原有本党党员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彻底整肃:有叛国通敌之行为者;有跨党变节之行为者;有毁纪反党之行为者;有贪污渎职之行为者;生活腐化,劣迹显著者;放弃职守,不负责任者;信仰动摇,工作驰废者;作不正当经营,以取利为目的者。

  党的改造的主要措施有: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暨中央监察委员会,均停止行使职权;成立中央改造委员会,行使中央执行委员会及中央监察委员会之职权。中央改造委员会名额为15人至25人,由总裁遴选;中央改造委员会下设各种工作部门或委员会,其人员由总裁遴选之;设评议委员会若干人,对党的改造负督导与监察之责,由总裁聘任之;台湾省各级党部及海外各级党部之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与特别党部工作人员,暂均照常工作,承中央改造委员会之命,进行党的改造。

  党的改造主要程序有:宣布中央评议委员及中央改造委员会名单;中央改造委员会宣布成立;中央改造委员会接管中执委、中监会及中协会所经营的事业机构;中央改造委员会订颁原有党员整肃办法及征求新党员办法;中央改造委员会订颁各省市及海外党务改造程序,成立各级改造委员会;完成县区级党部改造工作,成立县区党部,并次第成立省市级党部;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7月26日,蒋介石宣布了16名中央改造委员名单和25名中央评议委员名单。由蒋介石精心挑选的中央改造委员中,有蒋经国的名字。蒋经国跨进这个“事权集中”的“太上内阁”,对于他个人,对于蒋介石,对于国民党,都意味深长。

  8月15日,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成立,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组织大纲》。经蒋介石提名,由知名地理学家张其昀任中央改造委员会秘书长。张其昀以其诚恳、勤劳而深得蒋介石信任,犹如昔日陈布雷获蒋介石信任一样。中央改造委员会上升为权力核心,取代了原来的“非常委员会”。

  由蒋介石一手发动和组织的国民党改造工作,前后共经历了两年时间。“七全”大会召开前夕,蒋介石亲自主持了中央改造委员会的最后一次会议。

  国民党改造运动的主要成果在国民党的“七全”大会上得到了蒋介石及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1952年10月10日,国民党在台北阳明山召开“七全”大会。175名代表和第六届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中央改造委员出席了大会。

  蒋介石身着戎装,胸佩青天白日勋章,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说:“这次大会是在国民党从大陆剿匪失败,撤退台湾,在风雨飘摇,颠沛流离中,重新改造召开的。它是我们革命历史的存亡续绝,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惟一关键。”

  18日,大会主席团一致决议,仍提请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并由王宠惠对该案作说明。王称:“我们处在这个危险的时刻,只有一条路可以自救救人。这一条路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全党同志要坚决一致之精诚团结,一心一德,拥护继总理而领导我们的一直到今天的蒋中正同志为总裁,继续领导我们贯彻本党的主义,早日完成反共抗俄的伟大使命,希望各位代表公决。”

  陈诚接着说:“刚才听到王宠惠先生的说明,使我们每位同志都会感到本大会使命的重大。今天我们有如在海洋上的救生艇,我们要把这个救生艇靠登彼岸,拯救大陆同胞,这是我们的使命。要达到这个使命,最重要的需要有一个领袖,来领导我们使救生艇能够靠过彼岸。”

  然后,陈诚要求大会代表及列席各委员起立表决,全场遂起立鼓掌,以示通过。

  19日,根据蒋介石的提名,通过吴稚晖、于右任、钮永建、张群、何应钦、宋美龄等48人为中央评议委员,选举陈诚、蒋经国、张其昀、谷正纲等32人为中央委员,郑介民等16人为候补委员。在随后的七届一中全会上,作为蒋介石改组国民党、在党内高层人事安排上的结果,陈诚、张道藩、谷正纲、黄少谷、袁守谦、陶希圣、蒋经国、陈雪屏、倪文亚、吴国桢等10人当选为中常委,张其昀任秘书长。

  新的中常委的产生,标志着国民党“改造”的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蒋经国终于脱颖而出。

  2.“评委会”实为养老会

  新的中常委产生了,原来的元老及文武要员的安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蒋介石以追究大陆失败责任为由,进行“改造”运动,创造出“总统府资政”、“国策顾问”、“战略顾问”、“评议委员”等闲职,给那些失势的“党国元老”送上这样一个有名无实的头衔以“养老送终”。

  一是实行军官假退除役制度。公布假退出后人员名单——一级上将:阎锡山、徐永昌;二级上将:何键、林蔚、朱绍良、杨爱源;中将加上将衔:孙震、杨森、李品仙、罗卓英、钱大钧、刘士毅;中将加上将待遇:秦德纯、俞济时;中将:陈继承、周垒、韩德勤、万耀煌、熊斌、徐庭瑶、谷正伦、贺国光、刘汝明等计37人;少将80人。此外,还有大批上校、中校和少校。台湾的兵太少、将太多,上述将校不宜再掌握兵权了。

  何应钦,一直是仅次于蒋介石的军界要人,如今被任命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顾问”这名称起得真好,“顾”得过来就请来一“问”,“顾”不过来,也不需要再“问”,主客各得其所。何将军戎马倥偬几十年,黄埔执权、东征、北伐、“剿共”、抗战,都是极重要人物,但在新形势下,不宜再担大任。1962年8月14日,蒋曾派何顾问为“韩国独立纪念特使”,这也是最适合“顾问”干的差事。

  曾叱咤风云,驰骋南北的白崇禧,所部最后被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吃掉了。“白崇禧所部数十万在广西被中共全部消灭,兵团司令张淦、鲁道源等,悉数战败被俘,数十年来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第七军及第四集团军旧部,至此可说片甲不存。”1949年底,白崇禧来到台湾,形单影只。白崇禧既是蒋介石的僚属,又是战友、政敌,此次台湾重逢,可能甜、酸、苦、辣各种滋味皆有。蒋介石委之以“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一职,何、白长期以“正、副”共事,估计不致有“屈尊”之叹。但是,白不能比何,何对于蒋,亦步亦趋,其中多无芥蒂;而蒋、白之间则时有磕磕碰碰、疙疙瘩瘩,蒋对兵败归来的白崇禧总有点戒心,白崇禧与薛岳的住宅都曾被奉命搜查过,即是证明。

  还有顾祝同也被委任为“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席,汤恩伯被任命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和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此外,还有众多退离大陆,但又无望台湾发展的高层军政人员,如张发奎、熊式辉等人,对仕途已生厌倦之心,各自东西,自寻归宿。蒋此时也不是“韩信点兵”的时候,故对他们既未强留,也没有远送。

  从蒋介石的角度来说,这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也是迫不得已。台湾面积不过3.6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千万,以这样小的舞台,岂能容得下那么多的演员表演?

  二是设立中央评议委员会。这是蒋介石在国民党“改造”运动中出的高招。通过此招,把一批元老在“党”的系统中的权力全都取消了,而只有“政”的官衔。在“党”的方面,蒋介石却把他们改为“评议委员”,既非“党”的中央委员,更非“党”的中央常委。

  “评议委员”,名位甚高,实权无有,敬之以礼,“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古人已把这个问题说透彻了。他们只是常常用来在国民党的重要会议召开期间对某一决议和人事安排作附合性的表态;或在某些重大节日抛头露面,发表些为蒋介石本人歌功颂德的讲话和文章。这还要看蒋介石、蒋经国的态度和心情如何。

  宋美龄是在国民党的“七全”大会上,被蒋介石指名为“评议委员”的,她是“评议委员”的头一名。据台湾有关官方文献解释,“评议委员”相当于外国的“元老院”中的“元老”,由国民党的总裁圈定,不是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如果这位元老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与好感,那么下一届“评议委员会”中就没他的份。而蒋介石把宋美龄列为“评议委员”的头一名,正是为了堵住了元老们的口:“你们看,连她也是评议委员!”所以,国民党逃到台湾40多年来,元老们只能老老实实吃“蒋家王朝”的皇粮,拿“蒋家王朝”的长俸。

  直到蒋介石撒手而去,宋美龄及诸“评议委员”在国民党内实际上没有发言权。不过,有“第一夫人”身份又有外交才干的宋美龄自有其参与政治施加影响的渠道,这是别的“评议委员”望尘莫及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