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宋美龄大传 > 第42章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9)

第42章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9)

书籍名:《宋美龄大传》    作者:何虎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蒋介石夫妇非常气愤,因为缅甸不能收复,滇缅公路打不通,美国援助的物资就不能大量运到中国来,从而也就削弱了中国的抗战力量,而如单独从缅北发动战役,势必遭受重大损失。蒋介石在1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开罗会议之经验,英国决不肯牺牲丝毫之利益以济他人……英国之自私与贻害,诚不愧为帝国主义楷模也。”

  英国人的自私还表现在其他事情上。当蒋介石问马歇尔提出中方派人参加英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要求时,马歇尔答应在讨论有关中国方面事务的时候接纳中国代表参加,可是英方坚决反对,英军参谋长们根本不同意中国进入这个军事组织活动。为此,罗斯福非常恼火,对丘吉尔当面指出,这是英国人不愿中国成为一个强国,有意压抑中国。但丘吉尔装作没听见,他明白美国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认为一个在美国扶助下强大起来的中国只会对美国有好处,而对英国在亚洲的霸权地位却会提出挑战。

  罗斯福对丘吉尔的态度也非常不满。但他极力说服蒋介石尽快出兵缅甸,他愿以人格保证,只要缅北战役揭开,英国的海军必能同时采取行动,那时若英国不在孟加拉湾部署海军,就由美国填补这一空白。此外,美国将派遣经过严格训练的3000名远程突击队员参战,在物资上也保证供应。

  蒋介石经再三权衡,最后也没有作出中国单独发动缅北战役的保证,坚持一切都应该是有条件的。由于各方的分歧,对缅甸作战未达成任何协议。

  在会议上讨论的与缅战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关于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运。”

  蒙巴顿问:“目前印度方面运输力有限,而攻缅部队补给准备需要巨大之运输量。故11、12两月供给中国运输量为9700吨,待到明年1、2月,则能供给中国者为7900吨。开战3个月以后,运量增加,除供给中国9200吨外,其余均供缅甸作战之用。如此,如仍感不足,则惟有尽量增加运输机之数耳。”丘吉尔也认为:“吾人交通线困难,故想特别注意补给,使在数量上占优势者,在质量上亦占优势。”

  真正关心物资供应的足中国。蒋介石提出“驼峰航线”的运输量必须保持1万吨,并坚持供应530架飞机,迅速在中国建立强大的空军,达到驱逐机20个大队,中型轰炸机1队,侦察、运输机各1队,重型轰炸机1个大队。罗斯福有些吃惊:这么多的东西!但是,蒋介石的这个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当时中国深受日本空军的骚扰而无可奈何。有了自己的空军后,既可以保卫自己的领空,又可以破坏敌人的后方,而且中国战场的消耗非常大,战争物资极度匮乏,如汽油,中国几乎都要靠进口。

  蒙巴顿解释道,即使能搞到这么多飞机,翻越喜马拉雅山输送如此大量物资也是难以保证的,同时在缅甸的雨季使用空降袭击也是无法办到的,蒋介石对此说法不予理睬。

  会议期间,罗斯福通过与蒋介石夫妇的面谈,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国民党办事效率低下,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不够强,蒋介石把反共看得高于一切,军援物资也可能被囤积起来对付中共,因此对反攻缅甸的计划产生了动摇。

  然而中国仍是美国B-29型远程轰炸机的有效基地,中国战场仍然消耗着日军的主力,为了最后战胜日本,没有中国军民的抗战是无法想象的。罗斯福对这点是坚信不疑的,他曾对其儿子埃利奥特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部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那些地方。然后长驱直入,直捣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这样吗?”而且,罗斯福还有更长远的想法:中国战后应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这个东方大国首先要站在美国一边,以填补日本留下的真空,并成为抵御苏联的广阔的空问地带。“在同俄国的任何严重的政策冲突中”,国民党中国将“站在我们这一边”。

  基于以上考虑,尽管丘吉尔直到开罗会议结束时还一直坚持在缅甸作战英国不承担任何义务,可罗斯福还是一再保证,英美将在南缅出动海空配合中国作战,援华物资也尽量供应。同时,要求重庆政府与苏联友好,国共两党要联合,以增强中国的抗战能力。

  外交是利益的重新划分,需要妥协,当然更需要据理力争。开罗会议上,在涉及一些中国利益问题上,中英双方发生了一些冲突和争执。

  英国的计划是:在1944年元月中旬,中国军向缅甸北部、英军向缅甸西部同时进攻,预期在四月间收复北缅。但中国方面主张应夺回包括仰光在内的缅甸全境,以恢复滇缅路,确保对中国的补给路线。因此,蒋介石向丘吉尔提出:在陆军反攻缅甸的同时,英国宜采用向孟加拉湾出动海军,夺得制海权,切断日军补给线,自南北两面夹攻缅甸的陆海协同作战。丘吉尔当即以积极态度答称:“英国海军集中时期,当在春夏之间。”接着又说:“海军集中,事关机密,不便在此宣示,其详细内容,容俟面告。”

  会后,蒋介石三度与丘吉尔晤谈。宋美龄还就此事与丘吉尔有过一次短暂的单独会谈:“夫人,你认为我是一个很老的人吗?”

  “哪里,您这位大政治家是老当益壮,精神看上去比年轻人还要强。”

  “夫人,你知道我相信什么?”

  “据说阁下相信殖民主义,可我却不相信你会……”

  “夫人,对我的看法如何?”

  “我认为阁下说的时候比做的时候要凶。”

  宋美龄机智的回答,令老谋深算的丘吉尔甚为折服。后来,他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宋美龄是他在世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

  3.作用超过蒋介石

  23日下午7时,一辆悬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黑色大轿车驶至罗斯福门前,蒋介石和宋美龄走出汽车,来赴罗斯福的晚宴。双方进行了私下会谈,一直到深夜才结束。在座的只有罗斯福、霍普金斯及蒋介石夫妇4人。双方会谈的内容非常广泛,战后问题是交谈的主题:

  一是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一致同意,“日本攫取中国之土地应归还中国”,包括东北四省、台湾及澎湖列岛。对琉球群岛,蒋介石夫妇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目的是可使美国安心,以免将来发生争议时处于孤立地位。对于香港,罗斯福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然后即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的自由港”。蒋介石犬妇深以为然,希望美国从中疏通,使中国至少能收回九龙,但遭到丘吉尔的断然拒绝。关于太平洋上日本所强占的岛屿,双方认为应永久予以剥夺。关于中国的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蒋介石夫妇认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与苏联谈判解决。罗斯福表示关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