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我们台湾这些年2 > 第44章 眷村:没有血缘的家人

第44章 眷村:没有血缘的家人

书籍名:《我们台湾这些年2》    作者:廖信忠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开始,来台的外省人只能住在学校空地、寺庙、日本人遗留下来的地方,或部队附近空置闲地上随便搭上棚子,就地解决住的问题。当年在老蒋热血的感召下,“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大家都以为很快就能回到大陆去了,所以眷村基本上是一种临时过渡的居住形态,有些眷村家庭甚至会每天把用过的衣服和棉被折好装箱一次,以备随时“反攻”。上头都这样想的,下面也就充满期望,可想而知这些眷舍通常建得也不太好,直到后来,发现似乎“反攻大陆”好像没什么希望(当然不能明着讲出来),才统一安排兴建好一点的红砖屋瓦,一些基础建设才慢慢做出来。眷村的形态有千百种,外省军公教人员都有自己的宿舍区,现在指的眷村还是以军人眷村为主,在全台湾的部队附近几乎都有眷村,但在本省人的眼中,外省人的群居地通通都叫眷村。

  我曾经在一次访谈里谈到眷村,结果那个不认真的记者可能没听清楚给写成“圈村”就发了出去,不过这读起来的效果还真意外。眷村,还真的就是一个有别于本省人聚落的外省“圈子”,又为了避免与台湾同胞接触与省籍冲突,于是就把村子围起来,形成都市里的小部落。眷村对台湾本省人来说真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好像是另一个世界一样。我以前解释眷村,总是把它解释成类似大陆“部队大院”的概念,后来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发现这样类比有点像,又不太像。大院是一种居住福利,而眷村里的“外省人”来自五湖四海,各省人士皆有,是无奈之下的组合。在眷村里有澡堂、食堂、托儿所、小卖铺、电影院、广播站等生活所需设施,甚至会有防空洞。而眷村又分好几种,尽管眷村组成人员大部分都是中下层军官和技术士官,但也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将军村”。眷村的等级差别很大,等级高的像美国郊区的小区,低的简直就是贫民窟。此外,眷村也常按照军种或兵种的不同来区分,这也反映在眷村的命名上,比如说常有什么陆光一村、陆光二村,这一看就知道是陆军的眷村,而“大鹏”或“凌云”是空军的眷村。

  关于各军种不同的眷村类型,眷村出身的女作家朱天心,在她的文章《想我眷村的兄弟们》里有个贴切有趣又无奈的形容:

  空军村的妈妈们最洋派,懂得化妆,传说都会跳舞,都会说些英文。陆军村的妈妈最保守老实,不知跟待遇最差是否有关。海军村的打牌风最盛,也最多精神病妈妈,可能是丈夫们长年不在家的关系。宪兵村的妈妈几乎全是本省籍,而且都很年轻,甚至还没小孩,去他们村子玩的小孩会因听不懂闽南语而莫名所以地认生不再去。

  最奇怪的大概是情报村,情报村的爸爸们也是长年不在家,有些甚至村民们一辈子也没见过。他们好多是广东人,大人小孩日常生活总是言必称戴先生长戴先生短,仿佛戴笠仍健在,且仍是他们的大家长。

  在所有军种的眷村里,空军眷村算是条件最好的,这也跟空军的气氛有关。台湾俗话说:“空军少爷兵。”由于空军是不直接面对敌人,而且几乎是个人作战,所以与陆军相比,特点是贪污较少,人员素质较高,风气比其他军种自由,政治侦防较松(飞行员的政战系统与小蒋的不相干)。而且待遇和福利一直很好,派系也单纯,不过空军眷村没几天就会有人家里突然接到噩耗,常常有家庭在办丧事。相比之下,海军居其次,至于陆军,那真的除了“乱”已无法形容,搞派系搞到看在“党国”的分上都不拉兄弟一把,到了台湾继续搞。

  所以空军不只是营区里的福利好,眷村也是。空军眷村还有自己的小学,在师资与设备方面都好于一般台湾本省人读的学校,所以空军眷村子弟,在学历与未来的发展上,确实是优于其他军种或杂居型的眷村子弟,更优于一般台湾老百姓。直到后来被征收为一般国小或代用国中之后,这种界限才逐渐淡化。

  而跟大陆的“大院”比较不一样的是,大院里面一到过年期间就冷冷清清,大家都回乡过年去了,等到年假回来,大伙又兴冲冲地聊着家乡见闻。但是在眷村里,有一个特殊现象,极少有年纪大的长辈,都是青壮年军人,因为大家都是大陆过来的,都是离开老家到异乡,在台湾本省也没有亲友,过年没地方去,只好远亲不如近邻,把来自五湖四海的邻居当亲友,一同在眷村里过年。这时,来自各地的大妈阿姨,都拿出代表他们家乡口味的拿手好菜,如东北的饺子,西北的泡馍,云南的米线,江浙一带的小笼包、汤包、生煎等,大家一起围炉共享,气氛总之就是很有爱。

  我这辈子第一次意识到有这么一群人“与我们不一样”,是在小学作文课,清明节假期前,老师出个作文题目,要大家写清明节扫墓的事,等到假期结束,有位小朋友交不出来被老师骂,结果他哭哭啼啼带着鼻涕哽咽说:“我们家真的没有墓可以扫嘛……”

  老师知道原因后,只好饶了他,因为他完全没有“清明节扫墓”这种概念,那时候我才知道,有“这么一群人”没有墓可以扫。

  一位眷村朋友提到,逢年过节,他父母都会邀单身的军中同袍到家里过节,这过节每次都有一定的程序,好像SOP(标准作业程序)一样。刚见面一定是兴奋地寒暄,接着开始喝酒,酒过三巡,大伙逐渐闷了下来,不再讲话,继之而起的是暗泣抹泪,一位开了头,然后大伙就放声地哭爹喊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