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活色生香话水浒 > 第38章 三十六天罡中的牛皮匠穆弘

第38章 三十六天罡中的牛皮匠穆弘

书籍名:《活色生香话水浒》    作者:齐光瑞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死。

  他的绰号叫没遮拦,从字面上理解,没遮拦的意思就是挡不住,因为遮拦,其主要意思就是遮盖拦挡。那穆弘的武艺是否真的让对手挡不住呢?

  穆弘出身乡镇,是当地一霸,多做一些横行不法的事情,比如追赶宋江就是为了薛永没交保护费。穆弘他位列梁山八虎骑,地位上是较高的。但是这个穆弘却几乎没有一次和对手的正经单挑的经历,他一出场身边必然有同伴或者主将,独立建功的机会没多少,这自然让人觉得穆弘有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尸位素餐之嫌。

  看看他出场时的描写:

  宋江看那穆弘时,端的好表人物。但见:面似银盆身似玉,头圆眼细眉单,威风凛凛逼人寒。灵官离斗府,佑圣下天关。武艺高强心胆大,阵前不肯空还,攻城野战夺旗旌。穆弘真壮士,人号没遮拦。

  一个乡野村夫,其武术功底能力究竟几何?谁也不知道。那他是凭啥进入到36天罡星序列里的?这点是肯定的,他是宋江的人。

  咱们分析了一下,这个穆弘原先是当地十里八村的一个村霸,没事就鼓动人上访闹事的刁民之一,因为要当老大,那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因此,不可否认,他也确实学得一身武艺,但因为没有和人动过手,就像范伟饰演的电视剧《马大帅》里的范德彪一样,只是自己说会“鹰爪挠”,真的会不会,没和人比过。由此穆弘他就觉得自己人五人六的心气很高,假话说久了,自己都觉得是真的,自然他便自命不凡,喊出了“没遮拦”的口号。口号叫得时间长了,便成了他的代名词,变为了绰号,于是就更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等接触社会逐渐广泛之后,他才发现世外有高人,林冲、秦明、花荣等等,高得自己不是一星半点,意识到自己吹得有点大,也认识到自己的所谓“没遮拦”敢情是遇到这些高人没遮拦,破绽全露了出来,如果敢上前去比试,那就得让人笑掉大牙,所以就很有自知之明地偃旗息鼓地老实起来,生怕被人抓住把柄,把他的底细给暴露出来,有仗打就往后缩,让他弟弟等出去现眼,看来这小子还算是个聪明人。

  纵观全书,他少有的几次单挑机会仅有两次:打祝家庄时候和祝虎战了30合,那是吴用安排的假战:

  说言未了,宋江阵上早有一将出马,乃是没遮拦穆弘来战祝虎。

  两个斗了三十余合,又没胜败。

  征方腊时得以和一个叫程胜祖的交锋,文字极简略,只说林冲刺死了杜敬臣,然后程胜祖弃马溜走了。

  所以说穆弘在单打独斗时因为没有对比,他的真实武功,我们无法窥视。但可以肯定地说,他是属于说大话,吹牛皮那伙儿的。不然为啥不敢往上冲锋?

  从上边的分析看,我们该知道他为啥叫没遮拦了,原来是嘴上没有把门的啊。这比忽悠还直接,是典型的吹牛!

  “吹牛”的原意本是“吹嘘”、“显示”的意思,据说是起源于蒙古。

  因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富的标志就是牛,所以官员凑在一起,都爱显示自己曾经在草原上拥有多少牛。就是在手下人的面前,也时常要夸一夸“老爷我想当年,在草原上有多少多少牛”。当老爷正在兴致勃勃地吹嘘自己牛羊成群的时候,如果有下级官员来访,仆人就会告诉他:“请稍候,大人正在吹牛呢。”有人说,当记者的或那些专写官员的报告文学作家,及在宣传部门工作的人玩的都是吹牛的把戏。这真是缺乏常识的片面论调。其实,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吹牛是最重要的本事了。想想看,让单位的成绩变得灿烂辉煌,让领导的形象变得闪闪发光,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

  宣传是一个单位和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一个单位或个人如果没有名气就没有竞争力。人,总希望自己血统高贵、家族富有、家史辉煌,尤其是在官场,苦出身虽然可以说明自己的奋斗和拼搏,但同时也说明自己的“根基浅”、“关系弱”。所以,混在官场就要攀龙附凤,就要夸赞自己从前的富有和现在的富裕。

  记者写宣传报道稿件时总是挖空心思地找角度。其实,一件事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一件事可以从一百个角度看,就看你如何选择。不论好事坏事,大事小事,成绩不足,只要找好了角度,没有不值得宣传的。

  比如,一个在基层搞宣传的人说:一次我们局出了事故,死了几个人。这事一般人都认为不是什么好事,不值得宣传,有的单位总是千方百地对事故进行隐瞒。我不那么认为。我想,局里死了人不假,可如何对待死人这件事却反映了一个领导觉悟的高低,素质的优劣。

  于是,我就写了由于客观原因发生了事故,我们局长如何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了多少多少损失。我说,我们局长处理善后事宜,安慰死者家属,忙得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人瘦了十多斤等。宣传报道稿件写出后,很快就被多家媒体发表了。我们局长为此成了爱护群众、关心群众的典型。局长说:我原以为出了事故脸上无光,是很丢人的事。没想到,坏事竟然变成了好事。看来宣传这东西确实非常重要呀。

  有人说:喜欢吹牛的人,自然也是一位擅长拍马屁者,因为“吹牛”与“拍马”本是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而吹牛皮与拍马屁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只是所表达的对象不同而已,吹牛是对自己,拍马自然是对别人,两者之间的本质没有任何的区别,都是对优点或优势不客观地夸大,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能从中得到好处。自古吹牛皮与拍马屁者大有人在,他们把吹牛与拍马演绎得炉火纯青的程度,被运用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大吹若谦,大拍若抑。吹牛者往往吹到叫人感觉他根本没吹,借用诗评里的一句话,就是要吹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方为至境。

  要想成为一个吹牛拍马大家,光靠掌握了技巧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个厚脸皮。有个笑话说:有三只老鼠在吹牛。白鼠说它跳进酒缸喝多少都不会醉。灰鼠说:“这算什么!遍地都是夹子迪高,我照蹦迪不误。”黑鼠看了看手表说:“对不起!失陪了,我该去泡猫了!”看到没?这才是境界哩!

  已故的相声大师马季老师说过的一段脍炙人口的相声《吹牛皮》里面的几句逗哏话,就彻头彻尾地把吹牛与拍马屁者的嘴脸撕开了:“吹牛人都是上嘴唇顶天,下嘴唇碰地的,他没有脸,因为他不要脸。”

  当然,一个人脸皮之薄厚,除了先天禀赋外,主要靠后天修炼。

  善吹者不怕脸红,善拍者不怕受辱。要把脸皮练到“厚而无形”,任何时候都看不出一点血色来,就像这穆弘一样,是极不容易的,所以能成为吹拍家的人总是少数,那些好害羞之人是不能做吹牛皮与拍马屁之营生,弄不好不但吹牛吹得露了馅,拍马拍得让对方没有快感,弄不好拍来拍去不但没有得到对方的欢欣,还可能让人识破了天机,这样的吹牛皮与拍马屁是不划算的。

  在修饰打扮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你需要掩饰的缺点就有多少。

  所以我们说:有啥可吹的,要不是借着宋江的光儿,狗屁没遮拦,一枪就能让人撅出大粪来。没有资本,可别瞎吹,还是回家把炕烧热,躺炕头儿上歇着去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