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青春是飞鸟一样的天空 > 第3章 当和风兴奋地涤荡污垢时,它就是风暴(1)

第3章 当和风兴奋地涤荡污垢时,它就是风暴(1)

书籍名:《青春是飞鸟一样的天空》    作者:张西驰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草堂寄喻了杜甫的灵魂,“作为文学史的纠结点,历史的观象台”,更是“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章从杜甫草堂开篇,可见历经百年的草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依然如此之高,只因这里的一切牵系着那位伟大的诗人——杜甫。除了杜甫的诗歌,也许这是唯一人们能与之接近的地方了,每一处建筑,每一处花草在不经意间呈现着有关杜甫的种种。作者说“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是啊,在唐转向衰弱时就有了这样的杜甫,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他的辉煌,他的灿烂才为人所记。如作者所说,“文章惜命达”这里的含义。

  第五段中作者写到了杜甫的宏图大志和终其一生无法实现的悲哀。另外,作者也写到了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充满理想色彩,只是我认为这也过于理想了,明明无法实现的,难道杜甫只是写写希望?因年代战乱纷纷造就了一批仁人志士,满腔爱国情,也因这时代的局限性压制了这些才子们去创造他们应有的辉煌。杜甫因时不对命只能空有报国情,但我觉得,其实有时候爱国情与报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给了杜甫这个时代,也不知杜甫能否抓住它。虽然历史是不允许被假设的。

  值得肯定的是,杜甫胸襟的宽广。作者在最后一段总结了杜甫的一生,命运虽已确定,不过一代诗圣也已在风中看开人生。只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抛开个人际遇的辛酸,想百姓之所想,这才是世人一直所认知的杜甫吧。

  苏轼一生的坚守

  很喜欢文章的第一句话“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一生的坎坷就在他多情,豪放,豁达中如流水般轻盈地流过。没有过多的愤愤不平,这样的一生,就说在自己心中也算顺畅。想着他在头发花白时回想起自己一生的历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回首,也算是轻松的。

  凡事都有前因后果,也许这就是我喜欢那句话的原因。因苏轼心灵最真诚,内心饱有贴近万物的感情,所以他能轰动却又平凡地依自己的心灵生活着。如果没有他的真性情,我们也难看到这个豁达的他,也难欣赏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诗句。活的自然,便也就活的舒坦,在遭遇贬职时便也做能做的想能想的,不会哭天喊地幻想着无法完成的梦。因为他清楚费劲脑汁做假设也是徒劳。这里的豁达源自他内心澄澈的真性情,他始终行忠于心。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诗句让人读后内心平静。历史上少有人能写到用荔枝的甜美洗去官场的污垢。在他眼里荔枝的“甜”胜过官场的污,他也似乎总能发现污浊旁的那些。有时候总觉得那是一种纯净与圣洁,因人在内心保有如孩童般的澄澈才能有如此的真心。将这种真性情与他成熟、豁达的人生观结合,就是一种完美。一生“甜甜”地活着,是因为他知道什么“只应天上有”,知道什么就在眼前,知道达到与不可达到的距离……一切源于他明白自己的心也忠于它。

  别人眼中,他一生是波折的,但在他眼中,我相信是平稳的,生活中的坎坷只是偶尔的小风小浪。

  该悲伤的时候去发现美好,更美好时去看清前方的路。这是苏轼皈依心灵,活得坦然的一生。

  青岛这个地方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感觉一样,青岛是一片澄净的土地。不像大连那么秀气,也没有厦门那么惹眼。这里,虽然环境已远不及以前,一到旅游旺季便会人山人海,但它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傍晚,去海边走走,便能感受到。

  听朋友说,很多年前青岛远比现在美好好几倍,水是清澈的,阳光下的沙滩也不像是在人潮汹涌的。虽然没见过,不过光凭想象也能想到它曾经“安睡”的样子。

  八大关的景色相对还比较美丽。红瓦绿叶的建筑,因曾经的历史多是欧式的风格,走过每户花纹精致的铁门都会忍不住驻足探头看看里面种满花草的庭院。走过一个个转角,有时会突然看见一种木式结构的装饰,让你不禁想到热情洋溢的沙滩,一路上不像北京的街道那么一板一眼,一个个小缓坡不经意地会在下一个街角带给你个惊喜。沙滩边的小餐厅也是精致的,洁白的遮阳伞,天蓝色粉刷的砖墙,热情开放的红花排列摆放……单是视觉的冲击也会让你爱上这里。特别地,这里的饭有种家的味道。

  还记得,每次去都会到教堂看看。教堂安置在青岛这样的海滨城市便总会让你想到虔诚这个词,北京也有,却总觉得“灰头土脸”,没有了那种神秘感觉,从这里回宾馆,习惯性的会买些香瓜。一到傍晚,满街的小商贩,却是卖香瓜的居多,吹着海风,感受到一种醇香的甜。

  也许,这里是最适合“歇脚”的地方,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喧嚣,没有人们满脸的疲惫,带上轻便的行李来这里,站在木栈道上吹吹海风,享受一下内心的宁静。

  说说最近的我

  最近似乎没什么特别,只是越发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希望做些其他自己想做的事却放不下学习,要认真学习便要克制住自己的心欲。学会了克制确实是一件好事,只有软弱的人才会屈从于他的欲望。但是克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因为若克制变成了压抑也就会影响了学习的效率,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彻底的放松放松。

  有时候想想,学习其实应该是最简单的一件事了,作为一个学生你只需要学习而已,比起那些一个整天为各种杂事和生活奔波的人来说,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难道还不简单么?

  我想是我想太多了。对外界敏感的人容易接受各种暗示,但其实,我只需要把心里调整好就可以了。最近一些事情扰乱了我的心情,或许还因学习比较累,身体竟然不争气地垮掉,病痛从下面转移到上面来,一处接着一处,很莫名其妙……让我突然觉得拥有健康多么重要,还有学会排解忧郁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一切生理上的反映大多是源于内心的变化,这句话一直都很赞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一切的苦与累也都没什么可抱怨的了,经历了这些我将变得更有战斗力。

  每天都需要一个句号,把那些“黑色”的心情与清理之后的“艳阳天”划清界线。所以,放假又应该是新的开始,我要抛开生活的阴霾重新向着梦想起航……

  读《合欢树》

  读完《合欢树》,印象很深的有一句话“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看似是矛盾的,平铺直述的,但这些却恰恰表达了这么多年终是未见树影晃动,花开花落的悲伤。明明心里希望去回忆与母亲的点滴,可却总推说“手摇车不方便”,最后,不知作者是否为这样无意识的固执而后悔,而深深悲伤呢?我想是的……不然也不会“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的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当悲伤成为习惯,到达极致,便也如回到最初那段,看似淡淡的,实则沁入内心,遍布全身,与爱恋一并存在着。看到这里眼前浮现着一个手推轮椅车默默地不急不慢地前进者,黄昏里暗色的灯光包围着他,此刻他看似平静,但内心却被淡淡的悲伤侵蚀着,或许时而浮现母亲的画面,或许时而想象花开花落树下,孩子凝望树影的眼神……因为过于想念,所以过于哀伤,也因过于哀伤,所以一切都成了自然,成了一点点沁入内心的悲伤夹杂着曾经美好的回忆。

  这课合欢树承载着太多过去,是母亲生前喜欢的,却多年未曾开花,如今这一天它却悄无声息地开了花并传进“我”的耳朵。自然“心里一抖”,虽说“进出不易”,实则心里早已被这消息震动了,那花开似乎象征着什么,曾经苦苦等待发芽到树叶茂密,如今开花了,这棵树像是“我”与母亲相通的一线,“合欢”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开花确是个美好的现实。

  也许有树存在,可以不再悲伤。

  《论语》小悟

  《论语》之所以可以长久流传,与它宣传“仁”这种思想的优点及使用范围广是分不开的。这种思想可以不盛行,但绝不会落后,因为它确是一种为人所必须的思想。不同的人对孔子所传授的思想理解必然是不同的。这应该也是孔子所期望的,所以才宽泛的概括为“仁”。

  过去也许有三纲五常的教化,如今也会有各种规则。这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发展所必须的。有过去的三纲五常到现在的规则,“礼”都在教育着每个不同时期的人,所以他是一种永恒的“最底线”。

  由于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才成就了现在的社会。看中国,它绝不是浮华的。他在静默的夜空中闪耀着,如同一位内敛的绅士。为何中国人能在“非典”中战胜病魔?又为何能在汶川地震中团结一心?那是因为我们每人心中存有爱人之心。那是一颗不外露,不张扬的心,但它们一直火热着,只会在需要时表露,平时静静隐藏着。这才是真正的爱,没有负担却无限温暖,这种静默中的力量归根结底都是中国人共同的力量,都是同一信仰下共同的表露。

  静默时不会注意,注意到时却发现蕴藏无限。也因此,这些思想让人提高自身修养。在静静的品读中沉淀,思考,看清自己忘掉自己。如浮云轻盈,如水清澈,让世间一切由彩色变成无色最后回到最自然的那一刻,每个人都需要最原始最自然的那一刻。

  清明·端午·中秋

  舍长假,放小假。除了离家在外的人回家次数少了这点不好以外,好处还是很多的。经济效益上的,让黄金周不那么拥挤,同时,也分散了人流,保护了文化遗产。政府为人们增加传统节假日,也是为了让人们能在忙碌中得以适当休息,感受传统节日的浓厚色彩,把本来已从脑海里淡化的文化又重拾回内心。

  清明节有着“感恩”之意,也强调对过去的怀念与感谢,它也融合了“节气”与“节俗”。人们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顺应天时。可祭祖扫墓,追念先人。“深化了中国孝的概念。”深沉的祖先祭拜,孝的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千年来和谐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古今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

  端午刚过,只知吃粽子是其一大习俗,不知还有“饮药酒”——这特意为夏天“准备”的节日礼物。“龙舟竞渡”让人们合作奋进的精神再度唤醒,延续屈原的爱国主义也是这一节日的重要目的“人们传递爱国主义的情感与精神得以加深”。同时,让家人们也多了坐在一起共享乐的机会。

  中秋本是团圆之日,中秋夜,人们沐浴同一轮月光,共享象征团圆的月饼,品尝新收获的瓜果,分享亲情与友情,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精神需要。以赏月牵千万人之心,这种紧密的和谐感,只有中秋可以带来。柔和光明的月亮,也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让每个人都赏月。将事业、学业等先放置一边,归心自然。同样,在人心渐渐疏远的今天,赏月也寄托着“天人月团圆,地方人团圆”的情怀。所以这中秋佳节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洗礼。

  这些节日一方面和谐了整个社会,使人们心系心,另一方面也将优秀的文化深入现代人心中,让人们保有一颗支撑华夏子孙的民族心。

  怀念

  从中关村中学直升到高中,虽然只过去了短短的几个月,却一直很思念以前的老师和同学,今天终于有同学组织大家聚在了一起,心里是多么的高兴啊。他们请到了两位老师和20多位同学,真是一个不小的聚会了。

  在这之前,我经常会浏览网上的初中班级的贴吧,曾有一张怀念贴很让我惊喜,上面贴了不少同学们怀念以往的旧事。他们有的在挑新学校的缺点而怀念旧学校的优点;有的在历数初中时的种种乐事;还有的写着怀念某某同学,后面跟了一连串同学们的名字。而当终于看到我的名字也在被怀念的一串中时,心里一阵温暖。同学们天真的笑容、夸张的动作、以及充满斗志的眼神,都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今天的聚会正好让我们重逢,仔细观察一下说说笑笑的朋友们,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身上穿上了不同学校的校服,各自的状态还像初三一样,好像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

  由于以前担任班长,负责协助老师收取各种费用。聚会前,同学通知我时,就开玩笑说:“班长一定要去啊,否则谁收饭费啊。”

  饭前收着大家零整不同的钞票,心里热乎乎的,不时还有同学高声吆喝:“收饭费了哦——”大家笑成一团。很像从前班级的清晨,组长收着各种费用交到班长手里,教室里闹闹嚷嚷的,伴随着淘气的笑声。

  吃比萨时,我们还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惊喜。数学老师在固定窗口为我们做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美味比萨。我们争先恐后地拿着盘子围在老师身旁争抢,就像老师在为我们一个一个辅导作业。人多比萨少,我们四个人分了一小角,虽然只有一小口,但嚼起来滋味格外不同,有种难以言说的幸福。

  一个同学举了个MP3过来要求录我的声音,说以后想我时可以听一下,我心里好感动。我念了一句最俗的话语——“胖墩儿,我会想念你的”。围坐在一起的其它同学也都大声地录了同样的话。希望多年以后,我们稚嫩的声音还能连接彼此的友谊。

  不觉夜色深沉了,老师要走了。有同学起哄说“老师留作业啦”,并学着老师的湖南腔说“上位啦,上位啊”。两个老师还真留了作业,数学老师笑眯眯地说:“数学十张卷子。”不愧是数学老师,作业依旧这么多……

  活动不得不结束的时候。我试着来安慰自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要有相聚就有别离。至少,过了很长时间,大家都还记得这个集体就好,都很怀念从前,都互相思念着,这就够了……

  告别时,我们互相深情拥抱,心中想起一句话:我们有缘再相见……

  读《老人与海》

  记得初看到这个书名时,大脑里立即浮现出一幅寂静的画面:夕阳西下,太阳像一个烧红的光球,渐渐垂落海平面,此起彼伏的浪花抚摸着它;天空是昏暗的,天地间有点混浊,一个老人坐在岸边的礁石上,安静的望着远方,额头上是岁月雕刻的皱纹,他那深邃的眼神,穿透迷雾;海边是高低不同的礁石,远处有一艘简陋的渔船停在那里,显得很孤单……

  开始是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让我产生遐想。读完之后,震撼我的是这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的顽强生命力,以及与命运抗争的战斗力。

  书里的老渔夫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老渔夫是一个顽强的生命的斗士,是一个不会在生活中服输,不会被困苦压倒的强者。

  从人生的困苦来看,老渔夫是孤单的,妻子死去、没有儿女。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实在是太凄凉了,当一个小男孩陪在他身边时,我相信他是幸福的。但男孩也不能陪在老渔夫身边了,留下他独自一人面对每天夜晚黑暗的孤独。老渔夫常常念叨着“要是孩子在就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