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文网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作者:吴楚材

上传时间:2021-02-26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观止”一词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古文观止》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在诸多古文选本中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古文观止》的许多译注本,都是用中华书局本为底本。中华书局本实有两种:一是1959年本。这是由原古籍刊行社转来的本子,此本“据映雪堂本断句,并校正了个别显著的错字”。二是1987年本,即安平秋点校本。此本虽以1959年本为底本,但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过,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还用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校勘过,而且补录了二吴之《序》和乘权所撰《例言》。因而后者是所能见到的最好的版本。


该书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照文体来看,该书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该书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该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所谓思想性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的。


 


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入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古文观止》是一部纵横交美的好文选。言其纵,是因为编者按历史的流程将一位位最优秀的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依次编录,读之如同漫步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的长廊,沿波讨源,因枝求叶,可以毫不费力地体会到其中的脉络;言其横,则是指《古文观止》几乎收存了我国古代文章的各种样式和各类内容。看到:先秦外交官的优雅而婉转的辞令如何完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纵横家们又是如何唇枪舌剑捭阖天下释难解纷的;帝王求贤若渴,于是下诏,臣子满腹良策,于是上表;魏晋名士兰亭聚会了,王羲之把它记下来;徐敬业要讨伐武则天了,骆宾王大书檄文;关心政治的,诸论纷出,了解民情的,各传频作;朋友要走了,有赠序,从自然中归来,有游记;于是看到了苏轼为韩愈作的碑文:“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于是看到杜牧用文字还原的阿房宫;还有考试的论文,自荐的求职书;还有梦想中的桃花源,酣醉后的醉翁亭;岳阳楼上的忧患意识,滕王阁中的书生意气……一切都在这个世界中呈现,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文观止》所选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基本上均为历代传诵名篇,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编者以“观止”来冠名,恐怕确有当初吴公子季札观赏舞乐时那种由衷赞叹溢于言表的心境。从这点来看,《古文观止》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代散文大观,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发展历程。


另一方面,《古文观止》虽为当时的蒙童和普通古文爱好者所选编,但一点也没有媚俗的气息,这些不朽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成熟的人生经验、艰深的文章美学,乃至博远的宇宙哲理。在中国浩淼的散文之海里,优秀之作实在太多了,而《古文观止》所选作品真是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一样,这两部选集堪称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古文观止》所收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与《文选》以来的古文选本相比,它包括的时代既长,卷帙又不甚多,而且文章的体裁多样,较少派别的偏见,可谓广收博采,而又繁简适中。在编排上,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为7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重点作家和作品。由此可以纵观古文发展的源流,也可以分析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每篇文章又都有简要的评注,辅助读者理解文义,掌握行文的章法。加以入选的文章多属久经传诵的佳作,所以此书广为流行至今。

古文观止
 相关书籍:鹰鹤记 最后的远行 骚扰 小时候 媚娃的恶作剧 美人的美与黑客的黑 吾生何拙 重生之被养大 傲剑天下 朱自清大全集
《古文观止》全文阅读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卷一 周文 周郑交质
卷一 周文 石碏谏宠州吁
卷一 周文 曹刿论战
卷一 周文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卷一 周文 宫之奇谏假道
卷一 周文 子鱼论战
卷一 周文 介之推不言禄
卷一 周文 烛之武退秦师
卷二 周文 吕相绝秦
卷二 周文 驹支不屈于晋
卷二 周文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卷二 周文 晏子不死君难
卷二 周文 子产论政宽猛
卷三 周文 召公谏厉王止谤
卷三 周文 襄王不许请隧
卷三 周文 敬姜论劳逸
卷三 周文 勾践复国
卷三 周文 宋人及楚人平
卷三 周文 虞师晋师灭夏阳
卷三 周文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卷三 周文 杜蒉扬觯
卷四 秦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
卷四 秦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卷四 秦文 颜鐲说齐王
卷四 秦文 冯谖客孟尝君
卷四 秦文 触龙说赵太后
卷四 秦文 鲁共公择言
卷四 秦文 谏逐客书
卷四 秦文 卜居
卷四 秦文 渔父
卷四 秦文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 汉文 孔子世家赞
卷五 汉文 伯夷列传
卷五 汉文 管晏列传
卷五 汉文 货殖列传序
卷五 汉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卷五 汉文 荆轲传
卷五 汉文 报任少卿书
卷六 汉魏文 过秦论上
卷六 汉魏文 论贵粟疏
卷六 汉魏文 长门赋
卷六 汉魏文 苏武传
卷六 汉魏文 戒兄子严敦书
卷六 汉魏文 典论·论文
卷六 汉魏文 与吴质书
卷六 汉魏文 与杨德祖书
卷六 汉魏文 前出师表
卷六 汉魏文 后出师表
卷七 六朝唐文 陈情表
卷七 六朝唐文 兰亭集序
卷七 六朝唐文 归去来辞
卷七 六朝唐文 桃花源记
卷七 六朝唐文 五柳先生传
卷七 六朝唐文 水经注·江水(节选)
卷七 六朝唐文 谏太宗十思疏
卷七 六朝唐文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卷七 六朝唐文 滕王阁序
卷七 六朝唐文 陋室铭
卷七 六朝唐文 阿房宫赋
卷七 六朝唐文 原道
卷七 六朝唐文 杂说一
卷七 六朝唐文 杂说四
卷八 唐文 师说
卷八 唐文 进学解
卷八 唐文 圬者王承福传
卷八 唐文 祭十二郎文
卷八 唐文 祭鳄鱼文
卷八 唐文 张中丞传后叙
卷九 唐宋文 桐叶封弟辨
卷九 唐宋文 捕蛇者说
卷九 唐宋文 种树郭橐驼传
卷九 唐宋文 梓人传
卷九 唐宋文 钴鉧潭西小丘记
卷九 唐宋文 小石城山记
卷九 唐宋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卷九 唐宋文 袁家渴记
卷九 唐宋文 与元微之书
卷九 唐宋文 岳阳楼记
卷九 唐宋文 谏院题名记
卷九 唐宋文 训俭示康
卷九 唐宋文 鲁仲连义不帝秦
卷九 唐宋文 义田记
卷九 唐宋文 纵囚论
卷十 宋文 醉翁亭记
卷十 宋文 秋声赋
卷十 宋文 祭石曼卿文
卷十 宋文 泷冈阡表
卷十 宋文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卷十 宋文 送徐无党南归序
卷十 宋文 辨奸论
卷十 宋文 送石昌言使北引
卷十 宋文 留侯论
卷十一 宋元文 石钟山记
卷十一 宋元文 放鹤亭记
卷十一 宋元文 潮州韩文公庙碑
卷十一 宋元文 前赤壁赋
卷十一 宋元文 后赤壁赋
卷十一 宋元文 教战守策
卷十一 宋元文 六国论
卷十一 宋元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卷十一 宋元文 赠黎安二生序
卷十一 宋元文 战国策目录序
卷十一 宋元文 读孟尝君传
卷十一 宋元文 游褒禅山记
卷十一 宋元文 白鹿洞书院学规
卷十一 宋元文 正气歌并序
卷十一 宋元文 送秦中诸人引
卷十一 宋元文 尚志斋说
卷十二 明文 司马季主论卜
卷十二 明文 卖柑者言
卷十二 明文 尚节亭记
卷十二 明文 深虑论
卷十二 明文 瘗旅文
卷十二 明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
卷十二 明文 报刘一丈书
卷十二 明文 沧浪亭记
卷十二 明文 先妣事略
卷十二 明文 项脊轩志
卷十二 明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吴楚材(1655~?),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清,浙江山阴州山(今绍兴)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16岁时,患足疾,一病数年,仍手不释卷。疾愈,学问大进,在家设馆授徒。曾多次应考,但屡试不中。

康熙二十七年(1695),与侄吴调侯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共12卷,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收骈文。繁简适中,体例周密,选材得当,每篇末加简要评注,为旧时文学启蒙读本,流传甚广。

除《古文观止》外,康熙五十年(1711),楚材又编成《纲鉴易知录》一书,共107卷,族叔存礼为之序,以为法遵纲目,注集王、刘,烦简适宜,雅俗共赏。为旧时初级历史课本,与《古文观止》同样广泛流行。
 关键字:古文观止,古文观止全文阅读,吴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