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三十六计 > 第11章 并战计(1)

第11章 并战计(1)

书籍名:《三十六计》    作者:兰东辉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注释】

  频:频繁、不断地。其:指示代词,这里指盟友、盟军、友军。阵:古代作战时用的阵式。

  劲旅:精锐部队、作战力强的部队。

  乘之:乘,乘机。乘之,这里指乘机加以掌控。

  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全句的意思为: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精锐部队,如同抽出梁柱,房屋就会倒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友方。

  【译文】

  采取频繁地更换盟军阵式,抽调盟军阵式的精锐部队,等到它自己日渐败落,然后再乘机加以控制。这就好像《易经·既济·象》所说的: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好再动了。

  【战例】

  之一

  秦始皇称帝后,认为吞并六国,天下太平了,天下江山都是他的了。还有他在思想上向往神仙般的生活,想让自己长生不老,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他曾派人到海边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希望能找到神药,这样他就可以永坐江山了,所以他就没有去立太子,继承他的皇位。在皇宫内,存在两个实力强大的政治集团。一个是以拥护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为首的蒙恬集团,另外一个是以拥护幼子胡亥为首的赵高集团。

  这两个集团所拥护主子,有着迥异的性格特征。扶苏恭顺好仁,为人正派,在国人心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秦始皇本意欲立扶苏为太子,为了更好地锻炼他,派他到名将蒙恬驻守的北线为监军。幼子胡亥,从小就被娇宠坏了,在宦官赵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卧病不起。此时,秦始皇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于是,急忙召见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密诏,立扶苏为太子。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赵高早有除去扶苏、让胡亥当皇帝的阴谋,看准了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好机会,故意扣压诏书,等待时机。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李斯怕扶苏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密不发丧。赵高亲自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写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儿。

  现在,立谁为太子,你我可以决定。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关系,如果你让扶苏将来做了皇帝,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就难保了,一席话,说得李斯怦然心动,他为了保住宰相的位置决定与赵高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除掉蒙恬。赵高没费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皇帝,为他以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迅速灭亡埋下伏笔。

  之二

  楚汉争夺天下,以刘邦大胜,建立汉朝为结局。这时,各异姓王拥兵自重,对刘氏天下构成最大的威胁。翦除异姓诸王,是刘邦每日考虑的大事。异姓诸王中,韩信功高盖主,对刘邦构成最大的威胁。刘邦以借口韩信袒护一叛将为由,把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并调到京城居住,把他贬为淮阴侯是借此打掉韩信功高盖主的心态;把他调到京城居住,实际上带有“软禁”的味道。

  韩信虽然功高盖主,但是,十分忠于刘邦。当年楚汉之争,战斗激烈之时,谋士蒯彻曾建议韩信与刘邦分道扬镳,使天下三分。

  韩信拒绝了蒯彻的建议,辅佐刘邦夺取天下。而如今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心中怨恨至极。刘邦派陈豨为代相,统率边兵,对付匈奴。韩信私下里会见陈豨,以自己的遭遇为例,警告陈豨,你虽然拥有重兵,但是并不安全,刘邦不会一直信任你,不如趁此机会,带兵反汉,我在京城里作内应。两个人秘密地商量好,决定伺机起事。

  公元前197年,陈豨在代郡反汉,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率兵征讨陈豨。韩信与陈豨约定,起事后他在京城诈称奉刘邦密诏,以保护吕后及太子为名,来袭击吕后和太子,以便两面来夹击刘邦。可是,韩信的计谋被吕后得知。她与相国萧何设下一计,来对付韩信。吕后就派人在京城四处散布:

  陈豨已除,皇上大获全胜,即将凯旋。韩信听到这个消息,又没有见到陈豨派人来联系,心中难免有些恐慌。一日,相国萧何亲自到韩信家中,谎称陈豨已死,叛乱已平定,皇上已班师回朝,文武百官都要入朝庆贺,请韩信立即进宫。韩信因设计谋划此事,变得很心虚,但是相国来请,只好与萧何一同进宫。结果被吕后秘捕,囚在长乐宫之钟室。半夜时分,韩信被吕后处死。韩信至死也不知道,陈豨已死的消息,是吕后派人制造的谎言。陈豨的反叛,是在韩信死了两年之后才得以平定。

  【前人之语】

  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主,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在。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译文】

  列阵有纵向与横向。阵中有“天横”,首尾互对,是阵的大梁;“地轴”在阵中央,是阵的支枕。梁和柱的位置都是部署主力军的地方。因此,注意观察敌人阵形,就能发现敌人主力军的位置。如果与友军联合作战时,应设法多次变换友军的阵形,暗中替换它的“天横”“地轴”,也就是抽掉它的主力用自己的部队去替换,或者派自己的部队去代替友军梁和柱,这样一定使友军的阵地无法由他自己所掌控,这时,要立刻吞并友军的部队。

  这是吞并这一股敌人再去攻击另一股敌人的首要战略。

  【赏析】

  偷梁换柱的意思是说,用偷换的办法,暗中变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此计用在军事上指联合友军对敌作战时,反复改变友军阵线,借以调换兵力,等待友军一败涂地之时,将其全部消灭。所谓“友军”,不过只是暂时的联合来对付共同敌人而已,所以在古代战争中“吞并盟友”是常事。

  不过,应从军事谋略上去理解本计,重点也可以放在对敌人“频更共阵”上,也就是说频繁地佯攻,促使敌人变换阵式,然后找出敌人的薄弱之处,伺机攻其弱点。这种频繁调动敌人的谋略,也能对己方有利。

  此计归于第五套“并战计”中,本意是乘友军作战不利,借机吞并他的主力为己方所用。此计中包含着尔虞我诈、借机控制他方,从中获得利益之意。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注释】

  大凌小者:大,强大。小,弱小。凌,凌驾、掌控。全句的意思是:强大的力量能控制弱小的力量。

  警以诱之:警,警戒。这里指使用警戒的办法。全句意思是:使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经·师》卦。以此卦象的道理管治天下,老百姓就会服从。这是吉祥之象。“毒”,音督,管治、治理的意思。

  【译文】

  强者控制弱者,使用警告的方法进行诱导。这就像《易经·师》卦所说的:适当地运用阴险的方法,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归顺,获得最后的成功。

  【战例】

  之一

  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两国联军,派宠臣庄贾为监军。田禳苴早早回到了军营,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齐景公规定的时间一到,田禳苴就在军营中宣布军令,整顿军队进发。可是庄贾迟迟未到,田禳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傍晚,庄贾带着醉容才到营门。田禳苴问他为何现在才到军营门前,庄贾满不在乎地说,亲戚朋友都来设宴为我饯行,我总得去吧,所以来迟了。

  田禳苴大为恼火,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负有景公重任,只恋及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认为这是芝麻点儿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对田禳苴的话,不与理睬。

  田禳苴当着全军将士,叫来行刑官,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当如何处置?”行刑官回答道:“当斩!”田禳苴一声令下拿下庄贾,准备要斩杀。庄贾吓得浑身哆嗦,他的随从急忙快马进宫,向齐景公禀报此事,请求景公派人救下庄贾。

  全军将士,看到主将要斩杀违犯军令的大臣,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知道田禳苴主将有严明的军纪,都不敢违抗将令。

  这时,齐景公派来的传令官快马闯进军营,拿着齐景公的命令叫田禳苴放了庄贾。田禳苴沉着冷静地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见传令官狂妄无理,便又叫来行刑官,问道:“乱在军营骑马乱闯,按军法当如何处理?”军法官回答道:“理应当斩。”传令官吓得不敢吱声。田禳苴不紧不慢地说道:“君王派来的使者,可以不杀。”

  于是下令杀了他的随从。然后让使者回去禀报。田禳苴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很旺盛,接下来打败了晋、燕两国联军。

  之二

  春秋时期,吴王阖庐读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就立即召见孙武。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你能不能当面给我操练一下,让我大开眼界呢?”

  孙武说:“这个并不难。您可以随便找些人来,我即刻操练给您看看。”吴王一听,有点不相信,随便找些人来就可以操练?吴王有意为难一下孙武,说道:“我的后宫里美女很多,先生能不能让她们来操练操练?”孙武笑了笑说:“行呀!任何人都可以操练。”

  于是,吴王派人从后宫叫来180名美女。众美女一到操练场地,只见旌旗随风招展,战鼓整齐排列,十分好看。众美女嘻嘻哈哈,东瞅瞅西瞧瞧,漫不经心。孙武下令180名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一队之长。两个爱姬哪里当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有趣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吵吵闹闹的众美女排成两列。

  孙武认真细致地对这些美女们讲解操练要领。交待完毕,命令在操练场地摆好刑具。然后严肃地说:“练兵可不是儿戏!你们一定要服从命令,不得随随便便,嘻笑打闹,如果谁违犯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置!”美女们以为大家是来做游戏的,不想遇见这么个一本正经的人!这时,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美女们一个也没有动,反而大笑起来。孙武并不生气,说道:“将军没有把动作要领交待清楚,这是我的错!”于是他又一次认真仔细地讲述了动作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美女异口同声地答道:“听明白了!”

  鼓声再起,孙武发令:全体向左转。美女们还是一个未动,笑声比上次更大。吴王见此情景,也觉得趣味十足,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女人任凭你调动。

  孙武突然沉下脸来,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待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从将军的命令,就是士兵的过错了。按军法,违犯军令者当斩,队长带队不力,应先接受军法处置。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示众!”吴王一听,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确实善于用兵,纪律严明,吴王十分佩服。这次,请放过吴王的两个爱姬。”孙武回答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吴王既然要****练兵阵,我一定要按军法规定操练。”于是,将两名爱姬斩首示众,吓得众美女心惊胆战。

  孙武下令继续操练,他又命令排头两名美女担任队长,全场鸦雀无声。第三次擂起战鼓,众美女不敢嘻嘻哈哈,不听指挥了,个个集中精神,处处按规定做动作,一丝不苟,顺利地完成了操练任务。

  吴王见孙武杀了自己的爱姬,心中自然很不高兴,但他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后来以孙武为将,终使吴国进入强国之列。

  【前人之语】

  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译文】

  率领还没有信服你的人去同敌人作战,如果你调动不了他们,这时你用财物去利诱他们,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怀疑。

  这时,你可以故意制造一些失误,然后去责备别人的过失,借此暗中警告那些不服自己指挥的人。这种警诫,是一种从反面去进行诱导的方式。它是一种用刚强而险毒的方法去驱使别人服从指挥的谋略,或者说,这是一种调兵遣将的方法。

  【赏析】

  指桑骂槐,此计的比喻是,应从两方面广为理解。一是运用各种政治手段或者外交策略,“指桑”而“骂槐”,施加压力配合军事行动。对于弱小的对手,可以警告和暗示的方法,不战而胜。对于较为强大的敌人也可以用此计来威慑他。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收服鲁、宋两国,就是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惧怕齐国进兵来犯,立即向鲁国请求结盟,宋国见齐鲁结盟,也只好求和。齐相管仲“敲山震虎”,没用大的损失就使鲁、宋两国诚服。另外,作为军队的主帅,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军纪严明,自己带头遵守法令,赏罚分明。否则,整个军队从上到下很难做到行动一致。所以,历代名将都能做到军纪严明。自己带头遵守法纪,赏罚分明,关心和爱护部下。但绝不可以有令不从,有禁不止。

  所以,对待自己的部将士卒,必须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军纪严明。如果只是一味地严厉,难以做到让将士心悦诚服。

  所以关心将士,使他们心怀感激和敬佩,愿意和将帅出生入死,共同杀敌。《孙子兵法》中对此早有训戒:“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这就是强调治军从严。“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就是强调要关心将士,使他们愿意追随将帅共同杀敌,无所畏惧。

  此计运用了象理来说明治军要适当地运用阴险的方法,才可以赢得他方的归顺,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注释】

  宁伪作不知不为:宁,宁肯、宁愿、宁可。伪作,假装,佯装。不知,不懂得,无知。不为,不行动,不对抗。全句的意思是:宁可假装着无知而不采取任何行动。

  不伪作假知妄为:假知,装着知道,假聪明。妄为,任意地采取行动。全句的意思是:不可以假装聪明而去轻举妄动。

  静不露机:静,平静、安静、沉静。机,这里指心机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平静地不显露出自己的心机。

  云雷屯也:语出《易经·屯·象》卦。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此卦象为雷雨并作,环境险恶,为事困难。“屯,难也”。《屯卦》的《象》曰:“云雷,屯。”坎为雨,又为云,震为雷。这是说,云行于上,雷动于下,云在上有压抑雷之象征,这是屯卦之卦象。

  【译文】

  宁可假装不知道而不采取任何行动,而不假装知道而采取行动。要保持冷静的状态,不显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如同雷电掩藏在云层里,并不显露自己。

  【战例】

  之一

  秦朝末年,匈奴内部政权更迭,人心不稳。邻近一个较为强大的东胡民族,乘机向匈奴勒索。东胡故意挑衅,要匈奴献上国宝千里马。匈奴的将领们都说东胡太欺负人,国宝绝不能这样送给他们。匈奴单于冒顿却决定:“给他们吧!不能因为一匹宝马与邻国为敌嘛。”匈奴的将领们都憋一肚子火,冒顿却不以为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