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三十六计 > 第6章 攻战计(2)

第6章 攻战计(2)

书籍名:《三十六计》    作者:兰东辉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注释】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反兵,回师反扑。全句的意思为:逼迫敌人太紧,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削弱他的气势。

  兵不血刃:兵,兵器。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沾血。

  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全句的意思为: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和耐心,就会有大吉大利。

  【译文】

  逼迫敌人太紧,就会遭到拼死反扑,让敌人逃走,反而会削减敌人的气势。追击敌人,紧紧地追随他,不要过于逼迫他,消耗他的精力,消磨他的斗志,等敌人兵力分散时再去捕捉他们,这样不经过血战就可以赢得胜利,按需卦的演推方式等待,让敌人误以为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

  【战例】

  之一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战争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

  蜀汉建立以后,定下北伐,光复汉室的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对蜀国烧杀抢掠,搞得民不聊生。诸葛亮为了北伐中原没有后顾之忧,决定亲自领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引诱敌人出来对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重兵,孟获被诱入埋伏圈内,战败被擒。按理说,敌军主帅被生擒,敌军一时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若乘胜追击,敌军大大可破。但是诸葛亮想到孟获在西南地位很高,很有威望,如果让他心服口服,主动投降,才能使南方稳定。相反之下,南方各个部落仍会侵扰,后方难能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用“攻心”

  战术,断然放掉孟获。孟获声称下次定能打败诸葛亮,诸葛亮笑而不语。孟获回营以后,拖走河上全部船只,据守泸水南岸,妄想阻止蜀军渡河,此种做法并没有难倒诸葛亮,他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偷地渡过河,并偷袭了孟获的粮仓。孟获大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军师诸葛亮,趁孟获不曾防备,将孟获捆绑起来送到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然不肯服输,再次将他释放。以后孟获耍许多计谋,都被诸葛亮慧眼识破,被诸葛亮生擒七次。在最后一次生擒孟获后,诸葛亮并没有把他杀掉,而是放了他,最终,孟获领会到诸葛亮的恩情,愿意为蜀国效力,永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兴兵北伐。

  之二

  西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西晋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军队。王浚实力强大,石勒惟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金银珠宝,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国家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名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枝加叶,说得王浚心里乐滋滋的,便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伺机谋叛王浚。

  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人头送给王浚。

  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更加信任。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得知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无粮可食,王浚不顾百姓死活,加重赋税,民众怨声载道,人心浮动。

  石勒亲自率领军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他为帝,也就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生擒时,才恍然大悟。王浚方知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最后,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前人之语】

  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蹑之,故展转推进,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若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译文】

  这里“纵”的意思,并不是指将敌人放跑了;而指的是要跟随他,只是稍微放松一些而已。

  《孙子兵法》所说的“穷寇勿追”,也是这个意思。所说的“不追”,并不是说没有必要追赶了,只是说不要把敌人逼得太紧。诸葛亮之所以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采取放了他而又跟随他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才可以曲折迂回地向前推进,一直跟踪孟获进军到不长草木,不种五谷桑麻的荒凉地方。诸葛亮的“七纵”孟获,有开辟、拓展蜀汉土地之意,但是更重要的是借助孟获的威望来收服南方各少数民族,严格地说这并不属于兵法的范围。如果从战争角度看,既然把敌人给捕获住了,那么也就不能把他给放了。

  【赏析】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矛盾的一对,军事上,“擒”,是最终目的,“纵”,是策略。古人有“穷寇莫追”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用怎样的方法去追。把敌人给逼急了,只好集中全力,以死反扑。不如暂时放敌人一条活路,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让他们丧失警惕,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然后乘机行动,一举消灭敌人。

  “擒敌”,只有消灭敌人,夺得地盘,才是最终目的。如果逼得“穷寇”无路可走,敌人可能狗急跳墙,拼死一搏,以获得生存的希望,这样做往往会损兵折将,是百害而无一益的。放敌人一条活路,不等于纵虎归山,目的在于逐渐瓦解敌人的斗志,让其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寻找歼灭敌人的机会,以达到消灭敌人,夺得地盘目的。诸葛亮七纵孟获,并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终目的是稳住南方,利用孟获的威望,也就巩固了蜀汉的政权,扩大了地盘,增加了实力。在军事谋略上,有“变”、“常”二字。释放敌人的主帅,一般不常见。通常情况下,抓住了敌人的主帅不可放掉,以免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而诸葛亮认为南方要安定下来还要靠此人,为了让孟获心服口服,随即采取“攻心”战术,七擒七纵,主动权至始至终在自己的手中,最后,终于达到收服孟获的目的。从“七擒孟获”的故事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谋略和胆识。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注释】

  类以诱之:类似,同类。类以:用类似的事物。此句意思为:用某种类似的事物并去诱惑他。

  击蒙也:语出《易经·蒙》卦上九爻辞:“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击,撞击,打击。全句的意思为:诱惑敌人,便可打击这种受己方诱惑的蒙蔽之人。

  【译文】

  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在于用对方想要出现的假象来引诱他,使敌人受骗而不怀疑。从而更有利地打击受骗敌人。

  【战例】

  之一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计策,轻取绞城。这一年楚国派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走迅速。楚军很快达到绞国城下,士气正旺,绞国自知开城迎战,胜算的把握不大,决定坚守城池为上策,不去迎战。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攻打没有取得胜利,反而损失一些人马。两军僵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莫傲、屈瑕仔细研究了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强攻。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问他如何诱敌。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一个多月,城中缺少柴草之时,派些士兵乔装打扮成樵夫上山砍柴运回村,敌军定会开城强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蝇头小利”,等敌军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开城强夺柴草之时,先设埋伏断其后路,然后围而歼之,乘机夺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屈瑕说:

  “大王请放心,绞国虽小而浮躁,浮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诱饵,不愁敌人不上钩。”楚王于是按计实施,命一些士兵打扮成樵夫上山砍柴。绞侯听探子来报有樵夫进山砍柴的情况,忙问这些砍柴樵夫有无楚军护送。探子回禀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山,并无楚军护送。绞侯立刻派遣人马,等“樵夫”背着柴草出山之时,突然袭击,这些“樵夫”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绞军所控制。抓走了几十个“樵夫”,抢夺了不少柴草。一连几天下来,收获颇多。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开城抢夺柴草的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吃下诱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像前几天一样开城抢夺,“樵夫”们见绞军又来抢夺,吓得拔腿就跑,绞国士兵紧追不舍,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楚军的伏击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耳欲聋,绞国士兵无力抵抗,节节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后路,死伤惨重。这时楚王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对抗,只好投降。

  之二

  公元690年,契丹攻下营州。武则天派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麻仁节四大将西征,想要收复失地,平定契丹。契丹先锋孙万荣熟知兵法,颇有计谋。他想到唐军实力强大,正面交战,恐难胜敌。他首先在营州制造缺粮的言论,并故意让被俘的唐军逃跑,樵夫军统帅曹仁师见一路上逃回的士兵个个无精打采、面黄饥瘦,并从他们那里得知营州缺粮,营州城内契丹将士军心动摇。曹仁师欣喜万分,认为契丹军缺粮少食,士兵根本无力作战,变得不堪一击,夺取营州指日可待。唐军先头部队张玄遇和麻仁节部队,都想立头功,向营州全速推进,一路上,还见到从营州逃出的契丹老弱残兵,他们自称营州粮食少得可怜,士兵纷纷外逃,并表示愿意为唐军效命。张、麻二将更加相信营州缺粮和契丹军心动摇了。

  他们率军日夜兼程,赶到西硖石谷,只见道路狭窄,两边悬崖峭壁。按照用兵之法,这里可是设兵埋伏的地方。可是,张、麻二人误以为契丹士卒早已饿得无力作战了,加上夺取头功之心切,命令军队继续前进。唐军浩浩荡荡地进入谷中,艰难前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