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 > 第30章 文坛上的故事知多少?

第30章 文坛上的故事知多少?

书籍名:《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    作者:刘全志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传说柳宗元到柳州以前,柳州找不到一口水井,千户人家,万余人口,吃水用水都背负着小口大肚子的罂【yīng】瓶,极其艰难地沿着狭窄的山路往返到柳江边汲水。如果天旱水浅,汲水的距离就更远了;到了雨季,路险泥滑,汲水更加危险,稍有不慎,脚下一滑,汲水的人就会从陡坡上翻滚下去,轻者跌断手足,重者还会送命。

  柳宗元来到柳州后,决定为柳州的百姓先凿一口井。其实,在柳宗元凿井之前,也曾有人试挖,但都崩塌了,说是伤了“龙脉”,破坏了“风水”。因此,人们都不敢继续开凿。柳宗元不信“讹言”,毅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他命令部下蒋晏,率领数十名军士,在城北隍上开凿第一口水井。经过夜以继日的施工,终于打出井水来。柳宗元凿井获得成功,做了一件利民的大好事,柳州从此也就有了水井。

  二、手足情深的二苏

  苏轼与苏辙都位列唐宋八大家,虽然兄弟俩个性文风截然不同,但感情却非常深厚。虽然他们各自的人生之路漂泊不定,宦海之船浮沉动荡,但他们一生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感动了无数世人。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平日里的好友人人自危,大多不敢出头为他说话。苏辙也因受牵连而日子相当难过。他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还将哥哥的家小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并一再上奏神宗皇帝,欲学汉代“缇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苏辙的做法让我们了解了他们兄弟之间那种超越生死、荣辱与共的亲情。

  当面对权势面对金钱的时候,古今中外上演了太多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故事;但是苏轼、苏辙兄弟却敢于直面人生灾难,不离不弃、并肩携手共闯难关。这种精神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

  三、欧母画荻教子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里很穷,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郑氏身上。郑氏虽出生于贫苦的家庭,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能吃苦的母亲。

  欧阳修到了上学的年龄,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学,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写字,随后又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

  这就是被后人传为佳话的欧母“画荻教子”的故事。

  四、苏洵发奋读书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在文学上很有成就的“三苏”之一,他的名字叫苏洵,也就是苏轼、苏辙的父亲。他因为号老泉,所以又称“苏老泉”。下面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苏洵青年时代读书的往事。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很不用功,直到他二十七岁的时候才有所觉悟,于是发愤学习。仅仅学了一年多,他就自以为差不多了。然而前去考进士,却没有考中。这次失败的打击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不可能一蹴而就,非得要下一翻苦功夫不可。

  一天,苏洵的书房里忽然不断地向外冒黑烟。这可把家里人都给吓坏了,很担心他会出什么事。跑进去一看,只见苏洵正在那里烧自己平时写的稿子,一叠一叠的文稿葬身火炉,一缕一缕的黑烟直往外冒。一问才知道原因,原来,他认为自己以前写的所有作品都不好、不成熟,他决心从头开始发奋读书,所以才要把这些稿子都烧掉。

  从此,他谢绝宾客,夜以继日地闭门攻读。如此发愤读书长达五六年之久,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助。

  后来,他带了儿子苏轼、苏辙,不远千里,从家乡四川来到京师开封应试,他们父子三人受到了当时翰林学士欧阳修的赏识,父子三人一起中了当年的进士。

  五、范公堤的传说

  黄海沿岸,曾有一条绵延五百多里的长堤,是当地阻挡潮水的重要屏障。关于这段长堤,还流传着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呢。

  公元1023年,范仲淹担任泰州西溪的盐官。由于海潮泛滥成灾,海边的堤坝已经严重损坏了。不仅当地的煮盐业无法正常发展,而且老百姓的田地和房屋也时常被潮水淹没。许多人只好扶老携幼,流落他乡。

  范仲淹不忍看到这种惨况继续发生,在他到任的第二年就发动了四万多人重修堤坝。当时正值隆冬,冰天雪地。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意外的变故正向他们袭来:汹涌的海潮冲向岸边,无情地冲毁了堤坝、卷走了两百多人!天灾之后工程被迫中断,后经过范仲淹多方努力,才得以恢复。不久,祸不单行,范仲淹的老母亲又去世了,按照当时的礼制,他不得不回家奔丧,工程再次中途停止。直到两年后,才得以继续修筑。

  大堤竣工后,当地很快恢复了煮盐业,逃荒的老百姓不仅重返家园,而且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后人为了纪念范仲淹的贡献,就将这段堤坝命名为“范公堤”。

  六、刘禹锡写《陋室铭》

  刘禹锡在被贬至安徽省和州时,按当时的规定,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见利而为的小人,眼光势利,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自知肯定对自己没好处,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特撰写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他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一间半房子位于德胜河边,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自是别有一番风趣。刘禹锡见了这个环境,也没有计较,依然安心住下,而且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新居: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心怀嫉恨,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但在这里,他仍然读书作文,并写下了《陋室铭》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

  于是,《陋室铭》流芳千古,让人在世俗的喧嚣中感受到心灵的那份宁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