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学生记忆学习法 > 第36章 良好的情绪可增强记忆

第36章 良好的情绪可增强记忆

书籍名:《学生记忆学习法》    作者:王静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像成年人一样,孩子们的心情也总是变幻不定的。生活中的诸多因素,如外面的娱乐、环境的干扰、生活的变化等等,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和记忆起消极的作用,使他们对学习和记忆感到枯燥乏味,厌烦至极。

  那些看到同伴似乎从不用功苦读却成绩优异的争强好胜的小学生,总是自视甚高,你可如此,我为何不能。那些迷恋于电视游戏节目的贪玩孩子,总是固执地认为学习就像玩游戏那样,可轻而易举地成功。

  孩子们的天性使他们容易沉溺于愉快的游乐之中,而厌恶枯燥的学习;幻想则使他们不切实际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难以做到正确地自我评价。这些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干扰,对孩子们的学习和记忆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控制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对于许多父母来讲,收录机或电视的干扰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家长总是看到孩子们边看电视边做作业,而孩子们却错误地认为这样做没任何害处。

  事实已经表明,学习过程中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心神不安是相当消耗精力的。因为,人的记忆过程像其他任何生理过程一样,是身体能量的消耗过程。如果孩子同时做两件事情,那么,他在完成必要的记忆过程时,需要多付出一部分能量用以克服干扰,从而增加了身体能量的消耗,致使他很容易感到疲劳。所以,为了成功的学习,为了成功的记忆,家长必须告诫自己的孩子,应把全部精力倾注于眼前的学习之中。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一组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甚至半仰着身子,在那里读书;另一组人,坐在硬板凳上,从事紧张的演算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前一组人很快就疲倦了,产生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而后一组人,注意力集中,精神亢奋。结果,后一组人记忆效果要比前一组人高了10%。

  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概括为“紧张状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紧张状态”下才能使某些行为,某些目的得以完成。这里所说的“紧张状态”,是指某种行为向完成状态过渡的趋势。这个时候,人的兴致最高。这个时候,人的记忆功能也最有效。

  心理学家又根据紧张状态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实验。实验要求被试者在规定时间内背一组数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打断他们,再给一些新的数据,要求他们限时记忆。结果,不管是先记的,还是后记的,记忆效果都不好。相反,如果让他们连续记忆一组数据,中间没有任何干扰,就会记得很牢。

  这个实验说明,连续记忆一组单词,被试者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记忆目标中,因而记忆效果最佳;假如中间加入干扰,打断了“紧张状态”,必然影响记忆效果。

  因此,从理论上说,寻找借口,放松自己,实际上就破坏了记忆系统的“紧张状态”,使之不能连续正常工作,结果浪费了时间,什么事都干不成。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不良情绪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相当重要。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才能在改进记忆能力方面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为此,下面扼要地介绍一下控制情绪的三个步骤:

  首先:当孩子产生某种滞涩情绪时,家长应首先让孩子敏感地意识到:“我正被某种奇怪念头转移奋斗目标。”

  如果孩子迎合了这种滞涩的情绪,无疑就是向某种奇怪的念头屈服了。这些奇怪的念头多种多样,也许是想读小说,也许是想看电视,也许是想听音乐,也许是想聊天。不管它是以什么形式出现,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迫使孩子成为它的奴隶,阻止孩子完成业已确定的任务。

  如果想要孩子提高记忆力,就需要有一种明确的意识:决不能让形形色色的奇怪念头左右孩子,决不能让孩子轻易地放纵自己,沦为情绪的奴隶。

  其次:尽快着手完成目标

  奇怪的念头,随时都会出现。它是前进道路上的陷阱。稍有不慎,孩子就会陷入这个难以自拔的圈套。今天,孩子可能仅仅推迟了一两分钟,明天,孩子就有可能推迟一两个小时,长此以往,孩子推迟的时间必然会越拉越长,无端地消磨宝贵的时光。

  因此,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凡事不能有片刻的迟疑。要尽快着手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最后:不受干扰,继续学习

  不要误以为已经掌握了情绪的前两个步骤,就不会再受情绪的干扰了,就可以轻松一下了,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学生在考场上过分紧张就不能正常发挥,运动员在比赛时过度紧张就可能丢掉拿冠军的机会。可见,情绪对记忆力和临场发挥有很大影响。

  科学家们进行了很多有关焦虑与学习效果关系的研究,“焦虑”属于不愉快的情绪,烦躁不安,类似恐惧,但程度不太强烈。心理学家选取它作为情绪指标,研究的基本结论是:

  适度的焦虑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焦虑太低或太高都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就情绪的一般差异情况而言,一般情况是:平时焦虑较少者,情绪不易波动;情绪较为稳定的人学习效率要比焦虑者高。

  一般说来,比较简单的学习可以因有情绪压力而提高效率,但复杂的工作则可以因有情绪压力而降低效率。

  情绪与学习效率的关系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例如,惭愧时往往是面红耳赤、唉声叹气,但它也可能使人痛改前非,产生奋起直追的动力。

  情绪对学习效率的作用,已经包括了一部分记忆的因素。而就情绪与记忆的直接关系讲,也是密不可分的。所谓“不堪回首”、“心有余悸”都是在说回忆过程中的情绪反应。

  情绪记忆是记忆的一种类型。每个人都有情绪记忆的能力,只是强弱不同。情绪在记忆过程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在记忆过程中,如果说我们能发挥情绪记忆积极的一面,认真地体验识记材料中那些带有色彩的或容易激起人们情绪的事物,就会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

  根据情绪在记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两极性,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在进行学习和记忆时,排斥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良好的情绪。而当我们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时,首先不是勉强去记,而是要力争尽快调节这种状态。

  2.情绪的调节

  以下几种情绪的调节方法仅供参考:

  (1)心理调节法

  情绪往往与每个人的性格习惯、思想修养、道德情操、文化水平等因素有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道德、重大的使命等会有效地控制情绪。当你的不良情绪萌发时,你可以想一想自己的远大理想、近期目标,然后再想到引发不良情绪的事物,你会发现这实在不值得(忧虑、暴怒、懊悔、骄傲)。这是自我说服、自我暗示法。心理调节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设法转移注意力。因为情绪常伴随感觉发生,而注意力是良好感知的重要因素。苦闷时、发怒时大脑中都有相应强烈的兴奋点,这时需要建立另一个兴奋点。如有意识地听一段音乐,看一场电影,或者找朋友们谈谈话、玩一玩,都有利于情绪的镇定。

  (2)语言调节法

  语言是人的情绪体验的重要工具,人的一切概念、感受和状况都可用词语来表达,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调节和控制情绪都有很好的效果。

  (3)环境调节法

  客观环境的好坏对调节人的情绪非常重要。在幽静的公园里,人会感到心境恬淡;在阴森的胡同里,可能产生恐怖的情绪。环境调节法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改善环境法,如对自己的住宅、教室、办公室等,花一些时间摆设、打扮一番,从布局、色彩、光线到声音都达到使人愉快的标准;另一种是转移环境法,与某人闹别扭,可以暂时到别的地方去散散心;教室里自习不安静,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去。总之,当情绪不好与环境有关时,应该尽快换个环境,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4)体魄调节法

  健康的身体可以保证人的精神振奋,患病的身体容易使人情绪低沉。所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都是影响情绪的重要条件。此外,饮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情绪。

  总之,情绪与记忆关系密切,并且情绪的好坏可以自己调节,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情绪,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