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让你跌破眼镜的囧知识 > 第20章 台风眼里没有风——囧囧地理奇迹多(2)

第20章 台风眼里没有风——囧囧地理奇迹多(2)

书籍名:《让你跌破眼镜的囧知识》    作者:王丽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南极大陆所处的位置是极点,作为一个整体,它便不受东西和南北相向漂移运动力的影响,没有其他板块对它的挤压力,也就不会发生地震。北极地区是海洋,同样道理也没有发生地震的条件。

  可是,最近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比如,美国科学家经过30多年的观测研究认为,巨大的冰层是造成南极和北极没有发生过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据多年观测统计,南极大陆的冰雪覆盖面达到了90%,而且冰层厚度相当大。由于冰层面积大且分量重,在垂直方向产生强烈的压缩,与地层构造的挤压力达到了平衡,分散和减弱了地壳的形变,因而不可能发生地震。同时,震源深度也往往在50公里以下的地方。震源深了,传上来的影响也就小了,所以根本记录不到。

  §§§12 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首先,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必然不是在海边。

  其次,它应该在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亚洲大陆上。

  会是哪个城市呢?

  中国的西部有一块广阔而富饶的宝地——新疆。在新疆脊梁的天山脚下,有一颗古老、美丽、灿烂的明珠,这就是蒙古语中的“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就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它与海岸的最近距离为2250公里。

  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麓,海拔680~920米,南倚天山,北连准噶尔盆地,东、南、西三面环山。“亚洲大陆地理位置中心”即亚心标志塔就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30公里处。全市辖七区一县,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已达180平方公里。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人口20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24.6%,是亚洲大陆的中心,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汇的中心。历史悠久的乌鲁木齐是西域著名的“耕凿弦诵之产,歌舞游冶之地”,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自古便有“开天辟地之门户”之称。它还是连接天山南北、沟通新疆与内地的交通枢纽,现已成为我国扩大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夏季这里花木争艳,瓜果溢香,是旅游的黄金季节。隆冬时节,满城银装素裹,玉树琼花,一番北国塞外风光。

  乌鲁木齐的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为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

  一提起这个问题,我们马上会想起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确实,撒哈拉沙漠确实够干旱的,年降雨量仅有25毫米。但很显然,这里不是最干旱的地方。

  智利有一个沙漠叫阿塔卡马沙漠。阿塔卡马沙漠的一些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只有0.1毫米,而有些地方已经有400年没下过雨了。所以,阿塔卡马沙漠才是世界上最干的沙漠,它的干旱程度是撒哈拉的250倍。

  最干旱的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吗?

  让我们来到人迹罕至的南极洲看一看。南极洲有一个地方,名字叫干谷,这里已经有200万年没有下过雨了。毫无疑问,干谷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

  南极洲绝大部分土地被冰雪覆盖,在这一望无际的雪原中,却有一个神奇的无冰雪地带:这里由三个巨大的盆地组成,四壁陡峭——这就是南极洲的干谷。这些干谷边坡陡峭,呈U字形,原本由冰川刻蚀而成,冰川融化后,便成为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这些山谷已经有200多万年没有下雨了,除了一个盆地里的湖泊有一些水外,其他的盆地都不含任何水分。干谷之所以如此干燥是还因为每小时200英里的风速将所有水分蒸发了。因此,干谷内没有半片雪花,和四周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南极既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同时又可以说是最湿的地方,因为地球上70%的水都以冰的形式保存在南极。

  §§§14 人类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

  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立。

  1989年1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建立。

  这是中国在南极上的第一次。然而,人类的第一次呢?是谁第一次登上了南极这块没有人迹的大陆呢?

  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闯过难关,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

  阿蒙森从小喜欢滑雪旅行和探险,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征服者,曾经多次率探险队深入到北极地区。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和他的同伴们乘探险船“费拉姆”号从挪威启航前往南极。“费拉姆”号穿过南极圈,进入浮冰区,于1911年1月4日到达攀登南极点的出发基地——鲸湾。10月19日,他率领5名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1911年12月14日,他们胜利抵达南极点。

  阿蒙森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他们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并测算出南极点的精确位置,并在点上叠起一堆石头,插上雪橇作标记,还在南极点的边上搭起一顶帐篷。考虑到归途相当艰难和各种意外的可能,他便在帐篷里留下了分别写给可能到来的朋友和挪威哈康国王的两封信。

  1912年12月18日,他们带着两架雪橇和18只狗,踏上了返回鲸湾基地的旅途。1912年1月30日,他们再乘“费拉姆”号离开南极洲。

  阿蒙森伟大的南极点之行轰动了整个世界。

  §§§15 台风眼中没有风

  每年夏天,太平洋中总会出现几次大的台风,掠过台湾,冲向大陆,所到之处暴雨倾盆,树倒房摧。

  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令你难以置信的事实:处于台风中心的台风眼里竟然没有风!

  台风是范围很大的一团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很低,四周的空气绕着它的中心以逆时针方向快速地旋转。低层空气边旋转边向低压中心流动,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也越大。

  在台风中心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内,通常称为台风眼。台风眼区外的空气向低压中心旋进,挟带着大量的水蒸气,由于不易进入眼区,而在其外围上升,形成大片灰黑色臃肿的云层,下着倾盆暴雨。由于台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到台风的中心区内,台风眼内基本可以看作是真空状态,因此台风眼区就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往往是云消雨散,夜间甚至还能看到闪烁的星星。但台风眼移过后,天气将重新变得极为恶劣。

  台风眼内虽是好天气,但海上的浪潮却非常汹涌。这是因为台风中心的气压,和它四周比起来降得特别低的缘故。因此在台风中心登陆的地方,往往引起很高的浪潮,造成相当大的损害。

  在台风眼中,常出现许多鸟群。这些被台风气流吹到台风眼区的无数海鸟找到了“避风港”,有时会随着台风的移动而飞到很远的地方。

  §§§16 空气最差的时候

  早上打开窗子透透气,似乎是我们生活的习惯。中午天气太热,我们闭窗休息。

  实际上,我们是拥有了最糟糕的空气,而把最好的空气拒之门外。

  有关研究人员很早之前就测出了都市中两个空气污染的高峰:太阳上山、下山两小时之间。更令人讶异的发现是:一天中空气最干净的时刻,竟是日正当中——下午一点。

  早晨太阳上山时,地面温度尚低,上层的温度高,傍晚时地面的热能向天空快速冷却,上空的温度下降较慢。这两种情形都会在地表附近造成幅射性逆转,使烟囱、车辆等排出的废气无法上升、扩散,使得空气污染度骤增。在这时候去晨跑,对健康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夜晚,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并开始进行呼吸作用,而由于城市人的活动、车辆等的运转,都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开始升高。所以从环境空气的清新程度上来说,夜晚也不是最好的时间。

  中午时分,烈日当空。人们为躲避骄阳,多半待在屋内休息、午睡。但是这个时间里,日照最强,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连带风速增强,能够把地面的污染物散出去。同时,早晨随着太阳的升起,绿地中园林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到中午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点。

  §§§17 天空为什么不是彩色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在听到这首歌优美旋律的同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美丽的图画:蔚蓝色的天空中白云朵朵,令人心旷神怡。

  阳光不是七彩的吗?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呢?

  阳光从天空照射下来,会连续不断地碰到某些障碍。光所必须穿透的空气并不是空的,而是由很多很多微小的微粒组成,其中百分之九十九不是氮气便是氧气,其余则是别的气体和微小的漂浮微粒,比如来源于汽车的废气、工厂的烟雾、森林火灾或者火山爆发出来的岩灰等。虽然这些分子和微粒只是一滴雨水的一百万分之一,但是它们也照样能阻挡阳光的去路。

  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大,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被散射了的紫、蓝、青色光布满天空,这样,天空就会呈现出一片蔚蓝了。当空中有雾或薄云存在时,因为水滴的直径比可见光波长大得多,不同波长的光将一视同仁地被散射,所以天空呈现白茫茫的颜色。

  但为什么不是紫色的呢?原因就是在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空气分子对紫色光的吸收比较强,所以我们所观测到的太阳光中的紫色光较少。但紫色光并不是绝对没有,比如在雨后彩虹中我们就很容易观察到紫色的光。

  §§§18 最高的山不是珠穆朗玛峰

  最高的山是哪座?看到这个问题,想说“喜马拉雅山”的先闭嘴,说“珠穆朗玛峰”的也不要得意——也不对。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不是地球上,而是人类发现的宇宙中。因此,答案应该是:火星上的奥林匹斯火山。它是太阳系和人类已知世界中最高的高山。

  奥林匹斯火山高22000米,宽624000米。它几乎比珠穆朗玛峰还高2倍。它又是那么宽,它的基座比朝鲜半岛的面积还要大。另外,奥林匹斯山顶的火山口大约宽72000米,深3000米,这个火山口大得足以吞下巴林整个国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