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18岁前应该养成的18种习惯 > 第33章 专注——做事成功的必备要素(1)

第33章 专注——做事成功的必备要素(1)

书籍名:《18岁前应该养成的18种习惯》    作者:陆士桢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天才的共通特质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要经过他才能进来。

  ——(俄国)乌申斯基

  老猎人带着自己的3个儿子去草原打猎。4个人来到草原上之后,老猎人让3个儿子向草原的近处和远处望去,然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说:“我看到了我们手中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老猎人摇摇头说:“不对。”老二接着回答说:“我看到了阿爸,哥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老猎人还是摇摇头说:“不对。”这时,老三回答说:“我只看到了野兔。”老猎人终于开心地笑了:“你答对了。”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可以说,青少年朋友们对这个词的熟悉程度不亚于熟悉自己名字的程度,然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

  从更深刻的涵义上讲,专注乃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就是这种精神境界的反映。

  著名科学家牛顿就是个特别专注于目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牛顿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每次做实验时,牛顿总是通宵达旦,注意力非常集中,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

  据说牛顿有一次在做实验时,一位朋友来看他,等了好半天,牛顿也没有出来。这位朋友饿了,便把牛顿作为午餐的烧鸡吃掉,将骨头留在盘子里走了。

  过了好长时间,牛顿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去吃饭,看到盘子里的鸡骨头,不禁笑道:“我以为我还没吃饭,原来已经吃过了。”

  牛顿在专注于工作时出现这些轶事是不足为怪的,也正是这种高度的专注于目标的精神,使牛顿在科学的领域里造就了丰硕的成果。

  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小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都只是由于我对工作的专注和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是一切有志青少年的追求。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并不平坦,影响成功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青少年朋友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不论是对学业,还是生活中其他的事情,只要下定决心去做就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专心致志、扎扎实实向着既定目标迈进,丝毫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最终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缺乏一种执着精神,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好高骛远、见异思迁,结果一事无成。无数事实说明,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出版、印刷,但由于经营不善结果他的企业破产了,因此欠下巨额债务。

  不得已,巴尔扎克搬到了巴黎贫民区小西尼亚特的一间小屋里。在小屋内他开始认真反思: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游疑不定,今天想做这个,明天又想做那个,结果什么都没做好。

  巴尔扎克思考良久,发现自己多年来始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创作。他那颗浮躁不安的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他在自己简陋的书桌上贴了一张字条:“彼以剑锋创其始者,今将以笔锋竞其业。”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征服世界。果然,最后巴尔扎克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因此,一个人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一定要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如果今天想当作家,明天又想当银行家,后天又异想天开地想当艺术家,其结果只能是一生无所适从,最终一事无成。

  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目标集中在一个点上,这种专注的精神必然会让你把每一件事情完成好,实现每一个目标,从而让你获得成功的结果。

  小贴士:

  培养自己的专注力非常重要,这种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青少年应该把自己专注的精神激发出来。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情绪就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一心一意地学习知识;在生活中,也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扰,心无旁骛的做应该做的事情。

  怎样培养自己专注的品性呢?

  1、给自己打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当你计划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安静没有打扰的环境可以帮助自己实现专注的要求。

  2、给待完成的事情规定一个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时时提醒自己有时间的约定,所以不能随便分心去做其他的事情。

  3、培养自己在吵闹的环境中提高专注力的本领。在安静的环境中保持专注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除了给自己创造好的环境保持专注力以外,还可以有意选择一些嘈杂的环境,锻炼自己的专注力,经过这样锻炼之后的头脑更容易达到专注。

  注意力集中的人容易成功

  注意力并不是一种官能,相反,我认为它比那些拼合在一起的所谓的各种官能要有价值的多,没有了注意力,所有的天赋和价值都失去了意义。

  ——(英国)夏洛特·梅森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卡文迪许最为人称道的科学贡献,是他最早研究了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同样,像许多有成就的人一样,关于他的专注精神,也流传着一个故事:

  有一次,卡文迪许请了五个朋友吃饭。午饭时间,仆人向他询问做点什么菜肴,当时卡文迪许正盯着天花板思考问题,他想了一下,说:

  “一只羊腿吧。”仆人认为做一只羊腿太单调了,考虑到客人的感受,就问卡文迪许是否再加点什么。当时,卡文迪许正沉浸在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当中,听到仆人问他,想也不想顺口回答:“那就再加一只羊腿吧!”

  故事中,科学家卡文迪许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与仆人的谈话内容上,而是集中在他所思考的问题上,回答起问题来自然就答非所问了。

  青少年朋友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试着欣赏一件事物时,首先你就要注意到它。想看看美丽的花朵,你要首先注意到它;要听听优美的音乐,你也要首先注意到它。所以说,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总是和注意联系在一起的。

  一次,爱因斯坦和女儿乘公共汽车出门,汽车上人很多,一不小心爱因斯坦的眼镜被挤掉在了地上。高度近视的爱因斯坦什么都看不见了,他马上想到让别人帮忙,这时,身旁一个小姑娘已经把眼镜递到了他的手中。

  “你真好,小姑娘,谢谢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爱因斯坦一边戴眼镜,一边和蔼地问道。

  “爸爸,我是克拉拉·爱因斯坦。”小姑娘笑出了声。

  “啊?”爱因斯坦不好意思地叫了起来。

  爱因斯坦就是因为把注意力放在感激上了,居然没看清楚小姑娘就是自己的女儿。

  注意力是指对特定事物指向性的、集中的专注能力,它在各种认识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注意听”是听觉对声音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看”是视觉对所观察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想”是思维活动对有关问题的指向和集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不管做什么事,只有保持注意力、聚精会神地去做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2006年11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公布了“首次全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活动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