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 > 第71章 磨砺人生志向的名人成长故事(5)

第71章 磨砺人生志向的名人成长故事(5)

书籍名:《中国孩子最爱读的好故事大全集》    作者:雅瑟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舅舅本茨是个有心人,他为了让小外甥更好地成长,他省吃俭用,买来不少好书送给小高斯。这一本本很有趣的书,使小高斯爱不释手。小高斯的智力得到了很好开发,他的数学奇才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成为数学大王。

  想一想:一个人的成长除了本身的爱好之外,与周围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家长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孩子,调动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不喜欢学校的进化论者

  达尔文,著名生物学家,1809年生,英国人。他是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的人,是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达尔文的父亲为英国皇家会会员,是当地有名的医学博士。祖父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的哲学家、博物学家和医生,他所著的《动物学》、《植物学》、《植物园》和《自然殿堂》等书中包含有丰富的进化论思想,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从某个原始的细丝繁衍来的,他是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

  达尔文的母亲是一位有名的陶工的女儿,母亲十分疼爱瘦弱的小达尔文,不幸的是她在爱子8岁时就离开了人世。这年春天,达尔文进入当地一所私立小学读书。教员是一名牧师,教材就是《圣经》,达尔文不爱听《圣经》,却喜欢看《鲁滨逊漂流记》和《世界奇观》等儿童读物。1818年,达尔文转学到由布特勒主办的施鲁兹伯里中学。他在这里学习了7年,只学到一点地理和历史知识。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智力在一般水平之下的孩子。父亲甚至斥责他只会打鸟、玩狗、抓老鼠。中学时代的达尔文对大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热心收集化石,观察昆虫、鸟类的习性。他也喜欢几何学,并爱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等人的诗歌。达尔文尤其喜爱雪莱的作品,雪莱是英国、欧洲乃至全世界著名的进步诗人,达尔文埋头阅读和背诵雪莱的诗篇,竟遭到负责宗教事务的教士的凶狠指责。有一次,他教训达尔文说:“雪莱是一个不信上帝、不敬国王、不爱祖国、诽谤政府、煽动造反的狂人,是疯子,如果在16世纪,他一定会像布鲁诺一样被活活烧死!对你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他还威吓说:“你要坚持错误,我就向校长建议,把你开除!”

  面对开除的威胁,达尔文根本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早已对这所学校死板、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满,甚至想到要自动离校。

  达尔文不喜欢一潭死水般的学校生活,便走出校门,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教他几何学。他还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特别是吉尔伯特·怀特的《自然史和赛尔波恩地区的考古研究》,使他对观察鸟类习性发生了极大兴趣,促使他对附近各种鸟类进行详细观察,并作了记录。

  当达尔文即将中学毕业时,他的哥哥正在钻研化学。兄弟二人在父亲花园的工具棚里布置了一间“实验室”,经常在那里做化学实验。达尔文在“实验室”里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很好发挥。

  想一想:听完故事,你一定知道了达尔文就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了吧,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广泛,思维活跃。小朋友,你有什么爱好,告诉妈妈。

  想当鸡妈妈的男孩

  爱迪生,著名科学家,1847年生,美国人。他总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他发明的电灯给全人类带来了光明,被美国人誉为“公众英雄”。

  爱迪生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中的发明达2000种左右,在专利局备案的就有1300多种。在他84年的生涯中,大约每15天就有一种新的发明诞生。

  爱迪生自小聪慧过人,勤于思考,深得父母喜爱。他喜欢提各种问题,手巧嘴笨的爸爸,常常被他问得张口结舌。每逢这时,当过小学教师的妈妈,便过来给爸爸解围,对爱迪生作耐心的解释。

  有一天,爱迪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回家来,问妈妈:

  “那只老母鸡,坐在一堆鸡蛋上干什么呢?”

  “孩子,那是鸡妈妈在孵小鸡呢!”

  “什么叫孵小鸡?”

  ……

  那天吃晚饭时,爱迪生不见了。爸爸妈妈派哥哥姐姐四处去寻找,最后在村边的一个草垛边上发现了他。原来他上午听了“鸡妈妈”的故事,便决定自己也试试。他从家里悄悄拿来几个鸡蛋,在草垛上做了一个“窝”,便撅着屁股,蹲在上面孵起小鸡起。妈妈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十分疲倦了。

  有一次,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病情万分危急,需要马上手术。上医院太远,会耽误病情,医生再三考虑,决定在家里动手术,抢救她的性命。可是当时还没有发明电灯,室内光线太暗,手术无法进行。小爱迪生急中生智,大喊一声他有办法。他指挥着镇上的几个小伙伴,捧着好几个大镜子,把煤油灯的光亮反射到妈妈的床上,顿时屋里一下亮堂起来。医生顺利地完成了阑尾炎切除手术,妈妈得救了。

  爱迪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亲把他送进一所乡村小学。学校只有一位老师,他要教几个年级的学生,教学活动显得很忙乱。爱迪生爱向老师问个为什么,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常把老师给难住了,老师感到很恼火。一天上算术课,他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认为爱迪生是在故意捣蛋,便把他妈妈叫到学校,说爱迪生太淘气,并劝他退学。妈妈认为老师不懂儿童心理特点,建议他改变教学方法,惹得老师大发雷霆。妈妈拉着儿子的手,气愤地说:“这学咱们不上了,往后妈妈教你!”

  爱迪生退学以后,母亲成了他的家庭老师。两年以后,他的同学还在跟着他们教师学“小猫”、“小狗”。可是,爱迪生已经开始读大科学家牛顿和法拉第写的书了。妈妈发现儿子酷爱化学和物理,便在家里帮他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爱迪生的发明事业就这样开始了。

  想一想:爱迪生爱问为什么,这使他知道和了解了很多东西,想知道为什么的想法使他成为全世界的科学英雄。小朋友,你也一定想成为他那样的英雄吧,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吧。

  “笨嘴拙舌”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著名科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具有“改变世界”的重大意义。他是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所有的犹太同胞一样,被希特勒肆意丑化,遭歧视,受欺凌,像牲畜一样被装进闷罐车里,运往集中营。战争结束时,有500多万犹太人遭到纳粹匪帮的杀戮。爱因斯坦对于名利非常淡泊,他的老朋友以色列总统魏茨曼去世以后,以色列政府邀请他出任总统,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爱因斯坦小时候很晚才学会说话,而且笨嘴拙舌地连一句整话都讲不上来。他只对音乐感兴趣,喜欢站在钢琴边听妈妈弹奏贝多芬、莫扎特乐曲。

  一天,因为贪玩而忘了吃晚饭的小爱因斯坦,受到父亲的训斥。父亲威严地拿出他那只厚重的金杯表,推到5岁的儿子眼前:“你自己来看已经是什么时候了?”爱因斯坦对于当时是什么时候毫无兴趣,只希望父亲不再训斥他,好能早一点尝尝香喷喷的烤鸡。但当他看表时,却对悬挂在钟表上的小罗盘产生了好奇。他问爸爸那是什么东西,爸爸告诉他是小罗盘,是指方向用的。从小就喜欢动脑筋的爱因斯坦连珠炮似的向爸爸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那个针总指向北方,那上面的小字母是什么意思,等等。他还要求过生日时,爸爸给他一个罗盘作为生日礼物。爱因斯坦相信小罗盘磁针背后一定隐藏着深奥的秘密,他决心探究这个秘密,对科学的兴趣油然而生。

  爱因斯坦的叔叔是一位工程师,他早就发现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的才能,并主动辅导爱因斯坦学习数学。爱因斯坦12岁那年,在学校领到一本几何学课本,由于他良好的数学基础,所以对这本几何学课本很感兴趣,以致他不等开始上课就一口气把它自学完了。几何学中的勾股弦定理,把爱因斯坦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在叔叔的帮助下,经过几天专心致志的钻研,终于找到一个证明的方法,叔叔和他都高兴极了。爱因斯坦自此就迷上了“神秘的几何学”。一本小小的几何学课本,又像7年前那只小罗盘一样,点燃了他的好奇心理。

  小爱因斯坦从6岁开始,就让妈妈教他拉小提琴。传统的小提琴教授法,如同艰苦的劳动和体罚,一连几个小时进行反复的、机械的弓法练习和指法练习。毅力很强的小爱因斯坦终于坚持下来,并取得了成效。

  小提琴后来成了爱因斯坦的终身伴侣和欢乐女神,为这位大科学家驱散了许多忧郁和喧嚣,捕捉到了许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灵感。

  想一想:这个很晚才学会说话的小男孩,后来竟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听完这个爱因斯坦的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

  在柜台上起飞的孩子

  华罗庚,著名科学家,1910年生,江苏金坛县人,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应用数学试验及推广工作,被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的父亲在县城石拱桥边上开了一个小小的店铺,每年春蚕结茧的季节,代别人收购蚕丝,收入微薄。辛亥革命的风暴,冲击到金坛县,华罗庚的父亲想改善一下自己的地位,也卷入这场风暴,可是风暴稍现即逝,小镇没有什么变化,贫穷的依然贫穷,愚昧的还是愚昧。华罗庚的父亲心灰意冷,成了一个因循守旧的宿命论者。

  童年的华罗庚很贪玩,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父亲的小店里有一排柜台,被华罗庚看中了,他把柜台当作鞍马,常常跳来跳去,跳得全家人都头疼。他还喜欢看戏,当时农村唱戏,在谷场上搭个台子,看戏不用花钱。华罗庚常常挤在前面,从开锣看到深夜散场。一年一度的灯节,更是他惬意的时刻。有一次,他在闹灯节的队伍里,看到一个人装扮成又高又大的“菩萨”,手舞足蹈,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散戏后,他跟着这个“菩萨”走了好几里路,到城外一座古庙里,看见那个人脱去戏装,摘掉道具,露出又瘦又小的原形,才心满意足地走回家去。他玩得如痴如呆,而功课常常不及格,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罗呆子”。母亲生气地说:“我们前世作了什么孽呀?生下这么一个呆子!”

  其实华罗庚一点也不呆。他十分聪明,而且还很懂事,家庭生活不宽裕,他就帮助母亲缠纱换钱以维持家中的生活。

  华罗庚刚上初中时,并没有显示出超众的才华。他对数学、语文课虽有兴趣,数学习题也做得快,可是字写得不太好,作业涂改又多,分数平常,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1923年,华罗庚上初中二年级时,来了一个教数学课的青年教师,叫王维克,很有学问,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翻译者。这位多才博学的老师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赋,就精心培养他,鼓励他勇敢攀登数学科学高峰。这对于华罗庚后来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想一想:呵呵!大数学家小时候竟也称为“呆子”,没听说过吧。还好,他遇到了“伯乐”王维克老师。小朋友,你的伯乐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是一匹“千里马”啊。

  被洋人和警察打骂的少年

  李政道,著名科学家,1926年生,美籍华人,祖籍江苏苏州,与杨振宁一起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双双荣获诺贝尔奖金。

  李政道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为世界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也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既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他多次回到他出生的祖国,为加速祖国的科技发展而出谋划策,他还到各地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作学术报告。他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善于表达,他的报告和讲学在各地都引起空前轰动,受到热烈欢迎。有一次,他在北京科学会堂作学术报告,连续讲了7个星期,天天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李政道少年时代随父母在上海读书。那时,中国政治腐败,列强为所欲为,上海成了典型的半殖民地和冒险家的乐园。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标牌赫然入目,这在李政道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3岁那年,李政道乘电车,下车时不小心碰了一个外国人,下车后,那个外国人竟找来一个巡警,凶狠地将他打了一顿。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军进入上海租界。李政道不愿受日本侵略者的统治,由上海取道杭州、富阳,穿过封锁线到大后方去求学。由于路途遥远,缺乏路费,一路上他过的几乎是流浪生活,大部分路程是步行的。经过艰难跋涉,1943年才抵达贵阳。人们很难想像: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那兵荒马乱、举目无亲、缺少盘缠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千里迢迢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所经历的各种艰辛。在这两年近乎流浪的日子里,他得过恶性疟疾,经常高热不退,还生了一身疥疮,痛苦难言。然而,即使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下,他随身携带的课本书籍始终没有离开过他。

  想一想:多么坚强的孩子!小朋友,当你听完这个故事后一定和我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慨吧。一个十岁多一点的孩子,在外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在病痛的折磨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真棒!

  从小就迷上计算机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著名企业家,1955年生,美国人。他第一个发明了MS-DOS软件和视窗软件,被称为“软件大王”,他创办的微软公司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效益最好的公司。

  世界上所有会操作或是知道计算机的人,无人不知道“软件大王”比尔·盖茨。是他最先把计算机软件产业化。他创造出了从系统软件到应用软件,从计算机的简单功能到多媒体技术,从单机应用到信息高速公路等一个又一个技术奇迹。他白手起家,利用高科技成为世界级的巨富。他的财产已经高达数百亿美元。

  学龄前的盖茨,不喜欢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也不愿意看儿童们喜欢看的童话故事和连环画,而是愿意钻进父亲的书房翻那些供成人使用的书。到了7岁,他就在这些大书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常常一个人抱着这本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当有人用怀疑的口气问他,能读懂书中的内容吗?盖茨不予理睬,继续专心地阅读。

  上学以后,盖茨执著的个性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种个性与他那事事想出人头地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就表现为,干什么事情,都要干到最好。

  盖茨是一个精力旺盛、非常好动的孩子。孩子为什么会有多动症,医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安定药片,也有的说是长期喂牛奶而缺乏锌元素的缘故。盖茨的多动症主要表现在喜欢摇摆,他在儿时喜欢在摇篮里摇摆,他后来当了微软公司总裁以后坐在办公室的靠椅上也喜欢摇摆。

  盖茨12岁上了湖滨中学,湖滨中学是一所富有的私人学校,很早就购进了当时十分昂贵的终端设备。盖茨很快就成了学校知名的计算机迷。

  盖茨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整夜把自己关在计算机房里,在里面反复拨弄,操作机器,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真是如痴如醉,欣喜若狂。完全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