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名门 > 第156页

第156页

书籍名:《名门》    作者:高月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朝廷这是为了保护他们,否则他们从前那些事抖出来,人人都活不了,怎么会是朝廷下手?”辛云京有些诧异地瞥了他一眼道:“郡王不会连点这也看不出吧!”
  李侨脸一红,急忙道:“此事我当然明白,只是很有些世态炎凉之感!”
  “这也是没办法之事。”
  两人走到了书房门口,辛云京一摆手,“郡王请!”
  “请!”
  两人走进了书房外室,房里已经收拾得干净整洁,炭盆将房间烘烤得十分暖和,辛、李二人除去外套,分宾主落坐,两名丫鬟分别给他们上了茶,随即退了下去,这时房间里就只剩下他们二人。
  李侨心中的忧虑这时就象破壳而出地鸡雏。已经无法忍耐,他连茶也没有喝一口便急不可耐地道:“云京,我与你交往也有十几年了吧!这次你一定要对我说实话,河西地军户田亩制到底要不要在陇右推行?”
  辛云京没有急着回答他,事实上他很清楚李侨这些日子最忧心地就是这件事,不仅是他,陇右许多大的世家都关心此事。昨天,马璘也特地为此事跑来问自己。事关各人地核心利益,若说不关心,那才是假话。
  辛云京很清楚,军户田亩制张焕铁定要执行,这是他凝聚军心和控制军队最有效的办法,土地由他张焕签发,若他张焕倒了。那军户的土地就极可能会再次失去,所以实行军户田亩制后,他就将最底层地士兵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用担心朝廷拉拢他的手下。
  当然,张焕在陇右地区没有土地可分配,虽然官府手中有一些官田,但地方官未必会配合他执行这个朝廷不承认地军户田亩制度,所以张焕唯一的手段就是向大户要田。这是不容置疑,但他辛云京所考虑的绝不是土地那么简单,他考虑的是整个陇右集团的长远利益,这也就是他将李侨请来的原因。
  辛云京沉思良久,终于点头道:“据我得到的可靠消息,下个月。陇右便要开始推行军户田亩制,听说细则都已经定下来了。”
  李侨仿佛一脚踏空,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脸色变成死灰色,河西实行军户田亩制度,他是知道地,抄了数十家大户的田,武威郡豪强绝迹,若陇右再执行,那自己的田庄。他简直不敢想下去了。
  “事情没有你想的那样糟糕!”辛云京见他脸色大变。就像死了老子娘一般,心中着实有些瞧不起。这些宗室贵族平时养尊处优,可是一遇到点风浪就经受不住,也不会考虑一下大局,只关心自己的财产得失。
  他忍住心中的蔑视,微笑着安慰李侨道:“如果我没猜错,军户田亩制不会危及到郡王的利益。”
  李侨精神大振,他激动地问道:“这是为何?能否请云京给我好好讲一讲!”
  辛云京喝了一口茶,摇了摇头笑道:“这也难怪,许多人都不明白军户田亩制到底是什么东西,只听说河西大户都因此消亡殆尽,便人人有了恐慌,河西那是因为耕地太少的缘故,所以才有那样地后果,所谓军户田亩制不过是张焕用来征兵的一种手段,并非是陇右人人惠及,只有从军才有资格享受,你算算看,陇右、朔方十四万军上限,就算他张焕再征六万私军,最多也只有二十万,按一人十亩地算,二百万亩地,也不过两万顷,整个河陇地区何止百万顷土地,这又能用到多少?郡王实在不必担心。”
  李侨细一想,确实也是这样,自己被张焕在河西的残酷手段吓坏了,竟没有细想此事,不过就是两万顷土地也是要人出的,这又怎么分配呢?自己是陇右数一数二的大户,岂不是会首当其冲?想到这,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辛云京仿佛知道他地心思,便冷冷一笑道:“我看郡王真是糊涂了,有个家族拥有丰腴之地不下十万顷,几时才会轮到我们?”
  李侨猛地一拍脑门,他长长地出了口气,真的是糊涂了,刚刚还讲到朝廷要将韦家官员调走,张焕既夺其根基,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自己真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李侨的心这才终于放了下来,他连忙起身向辛云京长施一礼,“幸得云京拨云见日,小王感激不尽!”
  辛云京轻轻摆了摆手,他的表情依然严肃,“郡王请安坐,我并非是为此事找你来,是有别的事。”
  李侨见他说得认真,心中也微微有些惊异,便慢慢坐了下来,辛云京瞥了他一眼,便徐徐道:“郡王想必也知道,现在朝中的格局是崔、裴两相主宰着天下大事,其他五大世家各自依附着他们二人,去年起修订了门荫制后,整个天下官场更是被他们七大世家所把持,偶然分出的一杯残汤剩羮也是由长孙家、常家以及极少数进士所分。哪里轮得到我们这些中小世家,若我们不想法子争取,十几年后我们早晚会成为别人案板上地鱼肉,郡王是直系宗室,这个体会应该比我更深。”
  辛云京的话说中了李侨地心事,他低头半晌不语,良久才长叹一声道:“我李氏开创了大唐江山。太宗、高宗、玄宗是何等气吞万里,谁能想到现在竟颓败如斯。就算是世家盛极一时地晋朝,也是‘王与马共天下’,至少宗室还有一半江山,诚若云京所言,再过十几年,天下谁还记得大唐社稷姓什么呢?”
  辛云京见自己已将他挑动,便立刻站起身将窗帘拉上。又打开门看了看外面,这才坐下来压低声音对李侨道:“现在有一个机会,若抓住了,我们河陇大族极可能将翻身为朝廷主流,就看郡王敢不敢下这一注!”
  李侨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迟疑道:“你是说张焕?”
  辛云京慢慢地点了点头,“正是!”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道:“他是豫太子之子,可明正言顺登基为帝。现在他地势力大涨,但身后却没有背景,如果我们河陇集团全力支持他,首先支持他进内阁,让他成为我们河陇集团的代言人,然后再一步步将他推上帝位。等到那一天,取崔、裴而代之地,自然就是我们,当年肃宗在灵武登基,不就是这样吗?”
  李侨没有说话,长久以来权力场上的失意使他将精力都放在了敛财之上,但父亲地荣耀却从未在他心中消失过,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重新登上权力的舞台,这是他从不告人的梦想。甚至对自己的妻儿都从不提及。
  今天辛云京的一席话仿佛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窗子。他的心顿时变得明亮起来,他仿佛看见自己象父亲一样。加爵为亲王、封太子太傅、遥领河西陇右经略节度大使。
  李侨抬起头,直视辛云京,他郑重地、毫无半点犹豫地说出了自己意见,“我坚决支持!”
  就在这时,从书房地内室里忽然传来了‘啪!啪!’的鼓掌声,李侨惊得跳了起来,只见从内室里走出几人,后面几人他都认识,是马璘、荔非元礼、白元光三人,而他们前面一人他却没见过,只见此人年纪尚轻,面目黝黑,但他身材高大,举手投足见有一种慑人的气势。
  辛云京微微一笑,便向李侨介绍道:“这位便是天宝县公、陇右节度使、冠军大将军张都督!”
  马璘也接口笑道:“郡王莫要怪云京隐瞒,事出机密,要先试探一番才行。”
  李侨怔怔地望着张焕,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焕却上前向他施了一礼笑道:“说起来,我与郡王还是叔侄关系,却不知郡王愿不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李侨苦笑了一声,连忙还礼道:“我既然已经答应,就绝无反悔之理,都督放心,我绝非守财之人,定会竭尽所有,以资都督!”
  张焕大喜,李侨不仅存粮在陇右首屈一指,而且他是嫡系宗室,有他这座桥梁,自己便可以在李氏宗室中逐渐打开局面。
  张焕见陇右四大家族自己已得其三,他心中着实高兴,便向众人一招手道:“来!大家请坐下慢慢商谈。”
  夜已经深了,张焕离开了辛云京府,他仰望着夜空,长长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新年后的陇右,空气中已不再那么寒冷刺骨,一轮明月悬在高空,断断续续的白色碎云幻化出一道河川,飘在深蓝的夜空中,一股带着一丝暖意的软风,飘浮不定地在他身边回荡着。
  今天是他所迈出的极重要一步,成立河陇集团,这不仅仅是得到河陇大族支持那么简单,更重要是他可以由此而架空地方官府,通过河陇大族,从而整个陇右真正控制在自己手中。
  虽然这和胡镛所献抑制豪强、争取中小地主之策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但张焕却很清楚,以势力集团取代世家,这是他必经之路。
  张焕仰望着一轮即将圆满之月,他眼中渐渐涌现出了一股凌厉地杀机,下一步,就该是他向韦家下刀的时候了。


卷五 破乱局 第二百一十七章 欲加之罪
  开阳郡的整个地势是南高北低,南面是秦岭山脉横亘,而中部一条汧水纵穿全郡,再北面则是一条泾水的支流,正是有这两条河流的灌溉,使开阳郡内分布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历来是关陇地区的产粮重地,当年韦见素也正是看中了这里丰腴的土地,才将家族迁到了这里。
  韦家和别的世家一样,他们的土地也是以田庄的形式分布在汧水两侧,有专人进行管理,其中在开阳县西二十里外的汧水河畔有一座田庄,名字叫盛丰田庄,这是韦家土地最肥美的一处田庄,拥有上田五千顷,奴隶近千户,佃农更是不计其数,年年岁岁,农人的辛勤劳作给韦氏家族提供了数之不尽的粮食。
  正月初九,这天是农人们祭天的日子,天尚麻麻亮,汧水两侧的各处村庄皆开始忙碌起来,虔诚地祈求上苍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在盛丰田庄旁有一个东郭村,是个二百余人家的中等村落,村子里的人大多是盛丰田庄的佃农,村里的男人们在四更时分便集中到了位于汧水北岸的田庄别院,这里其实就是田庄的仓禀所在,高高的围墙将数十个巨大的仓库包围起来,并有几百名家丁护卫,里面也有不少房子,供田庄的管事和下人们居住。
  天还没有大亮时,一声钟响,别院的大门开了,从各村聚集而来的一群群农夫浩浩荡荡涌出,他们扛着牛马、面果等祭品。虔诚地向汧水北侧的祭台走去,几名身着白衣地主祭者神色庄严地走在队伍最前面。
  在数百里长的汧水两边,农夫们自发祭天的情景比比皆是,一直到中午时分,祭祀才告以结束,村民们开始陆陆续续返回东郭村。
  就在村民们去祭天的同一时刻,东郭村中来了几个骑马的男子。从他们的装束来看,为首之人胖圆脸。笑容可掬,身着排扣长袍、头戴软脚幞头,仿佛就是过路的商人,而后面几个年纪较轻地,都是短打扮,个个精神抖擞,似乎是他的随从。
  此刻村子里很安静。男人们都去河边祭天了,只剩下一些妇孺和老人留守,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做午饭,几个人问清路,一路来到了村长地家,村长的家在村子边上,远远可看见田庄别院,和传统的房子一样。村长家也是用泥土墙围了一个院子,里面有三四间茅屋,和一般的农家小院没有什么区别,但院子里却有一株百年的老槐树,虽然是冬天,但巨大的树冠将整个茅屋都遮盖了。
  院门没有关。院子里只有一个老者正在劈柴,一名随从上前问道:“请问王村长可在家?”
  那老者放下柴刀,狐疑地看了看他们,道:“我就是,你们有什么事吗?”
  这时那名胖圆脸男子上前拱手笑道:“我们是金城郡过来,听闻开阳郡收成很好,便想来村子里收些余粮,不知王村长可方便?”
  “收成好有什么用!”王村长叹了口气,他摇了摇头道:“今年的佃租涨了一成,许多人家糊口都困难。这又刚刚过了新年。哪会有什么余粮出售,你们去别地地方看看吧!”
  “那我们喝口水行吗?”
  “那就请进吧!”王村长进屋取出几只小胡凳。摆在槐树下,招呼众人坐下,又拿来几个粗瓷大碗摆了一圈,给大家倒了些热水。
  “鄙人也姓王,家中排行三,村长就叫我王三郎好了。”胖商人又指了指身后的几人,“他们几个都是我的伙计。”
  “原来是王掌柜,失敬了。”村长给自己也倒了一碗水,坐了下来。
  胖商人喝了口水,他见屋里没人,又笑眯眯问道:“今天是祭天的日子,村长怎么不去,倒一个人留下家里。”
  “我腿脚老迈,不中用了,儿子替我去了,老伴和媳妇都到别院帮忙做饭去了。”王村长一边说,一边偷偷地打量这几个人,虽然他们自称是买米的商人,但总觉得他们身上没有商人那种精明市侩,尤其是几个随从,个个体格魁梧,腰挎长刀,背挺得笔直地站在那里,目光冷峻,没有一个坐下,说他们是军人倒更为适合,想到最近陇右的变化,王村长心中微微有了些警惕,再三告诫自己不可乱说话。
  “村长一直就是东郭村本地人吧!”
  “是!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已经住了六十几年。”
  “六十几年?那很多事情村长都应该知道了。”王掌柜站起身,负手走到远门口,他远远地眺望了一会儿盛丰田庄的别院,又慢慢走回来,瞥了一眼村长,忽然问道:“我记得这一带从前都是朝廷的屯田,土地应该都是官府所有,是几时变成了田庄?”
  村长心里突地一跳,他吓得连连摆手,“此事我不知,莫要问我!莫要问道!”
  “别人不知也就罢了,村长不知就说不过去了。”王掌柜地脸沉了下来,他冷冷地对王村长道:“我劝你还是说实话的好!”
  听到这句带有威胁的话,村长脸色大变,他猛地退了一步,盯着这个所谓的商人道:“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