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异时空之抗日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根据地明星

第二百六十九章 根据地明星

书籍名:《异时空之抗日》    作者:六指君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茶叶和铁制品是蒙古部落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特别是茶叶一项,是关系到草原牧民身体健康的消费品。以往从日本财团、军方手中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因为“华北”伪钞每年都在下跌,所以蒙古部落对外的贸易,实际上是处于被掠夺的状态。
  现在,八路军开展的“以物易物”贸易方式(晋绥根据地发行的纸钞一样不受欢迎),获得了部落的普遍欢迎和好感。晋绥军区与蒙古部落,特别是西蒙古部落展开了大范围贸易。
  主持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一行人等,骑着战马带着一个一百多人的武装商队,在沿途政府、部队的护卫下,进入了雁北分区。
  绥远每个月能够给延安提供至少三十吨左右的熏肉(大约六百头羊),并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越来越兴盛的贸易,极大地改善了陕甘宁边区的物资生活。所以,陈云此次带队前来,就是为了进行持续扩大贸易的工作。
  上午。
  “首长,这一路上还真没有遇到日军!”警卫连连长远远地看到了前来迎接的塞北军区黑八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一路上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是陈主任身边的警卫战士,也实在是太少了。
  “不要紧!”陈云并不在意警卫连连长的不满,笑着说道:“我正好看看第五分区的发展情况。”
  刘云在第五分区贸然采取“法西斯”措施,给延安的声誉造成损失后,党内、军内不少人就一直关注着第五分区的发展。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第五分区似乎恢复了元气,至少沿途那些接应的部队,似乎已经补充满员了,其中,那些身穿黑色军装的干部,看样子大半接受了绥南军校的培训。
  迎面而来的八路军干部,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之后,大声说道:“塞北军区保卫科(特二科)科长林黑羽前来报到,请首长指示!”
  “请稍息!”陈云看了看站得笔挺的一干保卫科成员,满意地笑道:“难怪第五分区的部队能够恢复的那么快!”
  部队仪态的标准化,离不开科学的军事训练,塞北军区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路上。
  陈云下了马,和林黑羽并肩走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你们军区是不是在拍电影?”
  关于塞北军区想获得美国军援的事情,已经在延安高层中间悄悄地传开了。
  不过,对于八路军能否获得美国军援,中央并没有抱太大的决心,倒是恩来同志在私下里,称赞塞北军区“视野开阔”。
  “我们正在拍电影!”林黑羽有些幸灾乐祸地点点头。此时,李向阳恐怕已经被司令员折腾得死去活来了,那些繁琐的“预备、开始、暂停”是李向阳最怕的东西。
  几秒种后,林黑羽突然有些疑惑地看了看陈云,难道这种小事情也值得总部看重?
  陈云又很随意地说道:“同志,从第五分区开始,你们军区好像开辟了不少茶场?”
  塞北军区和其他敌后根据地的情况差不多,一样缺乏铁制品,所以只好大范围地种植茶叶,来与蒙古部落进行贸易。
  “今年在绥南可能种植了一千亩茶叶田。”林黑羽扳着手指头,算了算之后又补充道:“可能还不止这个数!包括后来在第五分区补种的,估计达到了两千六百多亩。”
  “怎么会这么多?”陈云这次是真得惊愕了。
  陈云在动身之前,曾经仔细翻阅过塞北军区上报给延安的财政报表,当时显示整个塞北军区只种植了大约四百亩茶叶,但是现在突然翻番了近七倍(因为信息堵塞,所以陈云并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这种财政能力?
  “后续开辟的茶场,实际上都是军区帮蒙古部落栽种的,种子也全部来源于察盟的松王(蒙古的一个王公),也只有他们才能弄到这些茶叶种子(从沦陷区走私)。”林黑羽看到陈云面带疑惑,又解释道:“军区派出的工作组,找各个蒙古部落借贷了不少钱和种子。我们许诺了,将来茶叶收获了,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向他们出售,或者连本带利地偿还本金。”
  “蒙古部落又是怎么答应提供给你们资金的?”陈云还是有些不相信。
  虽然在蒙古部落中,有不少富可敌国的王公贵族,但是他们绝不会无条件地支持八路军!毕竟,一些蒙古权贵高层,并不愿意死心塌地地得罪日本人。
  “我们司令员给草原上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写了信。”林黑羽发现陈云有些疑惑的样子,立刻解释道:“司令员说过,宁肯我们吃一点亏,也要把蒙古部落拉过来。还说过,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能再让他们为日本人提供物资。”
  还有些话,林黑羽嫌啰嗦没有说,例如:“日本人少‘买’到一张皮毛,他们的军需品就缺少几块皮革制品,就会少派几个兵”之类的宣传,现已在军区传开了。
  陈云点点头,总算明白塞北军区得到蒙古王公暗中支持的原因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塞北军区并不以贸易获利的情况下,蒙古部落被极高利润所引诱,暗地里支持八路军,也就顺理成章了!
  随着陈云越来越接近塞北军区军区总部,沿途往来的部队战士也越来越多。
  陈云敏锐地发现,塞北军区似乎重点在于建设主力部队,穿了军装的主力部队明显地要多于穿成花花绿绿的民兵。
  “你们军区的装备是怎么解决的?”陈云还是发现了主力部队中,有少数没有装备步枪的战士。不过,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其他根据地差不多都是这样,有些地方甚至两个人用一杆老式步枪。如果赛悲剧迁怒人手一杆枪,反而不正常了。
  “报告首长,我们除了能够复装一部分子弹,自造大部分爆炸物以外,其他的装备全部依靠缴获!”林黑羽一五一十地回答道:“去年的时候,军区兵工厂就已经能够制造出步枪,但是制造出来的枪管寿命却不长,据说是因为枪管材质和镂空工艺不过关。”
  ……
  塞北军区司令部。
  李远强、贾更、乌兰、戴仙兵、钟天祥、李信等人都在。
  “同志们都坐下吧!”陈云的话音刚落,军区的高级干部们立刻齐刷刷地坐了下来,只好又笑着点点头,“不要一本正经,都活泼一些!”话音刚落,却又有些惊讶地皱起了眉头。
  “刘司令员到野外拍电影去了,暂时无法赶回来!”李远强赶紧解释。
  这些天来,刘云已经一门心思扑到了电影制作。据说,他对每一个细节都亲自过问。最离谱的是,刘云每拍完一个片段,就会趁着休息的间隙,邀请当地的老百姓看电影、拉家常,并且对老百姓指出的不足非常重视,而且还会根据老百姓的意见马上进行修改。
  连埃德加都在抱怨,拍这种电影所花费的时间太长了!最后,埃德加派自己的助手转入农村,进行调查、写实摄影。
  “我得到消息,据说你们已经拍完了一部电影,晚上能不能拿出来观赏?”陈云笑着问道。这个时候的文娱活动很少,虽然是纪录片,但陈云还是很想过过瘾。
  军区司令部的干部们顿时面面相觑,一个个都不敢答应。
  因为在第一部纪录片中,既有根据地选举舞弊的镜头,也有日军补给虚弱得离谱的描述。所以,中央派来的干部,看了这部胡编乱造的电影,极有可能会“拍案而起”。
  吃完午饭后,陈云开始视察农村、集贸市场,并且在新式化肥为主的耕种地里,待了一个下午,还与农垦大队的战士进行了长久的交流。
  傍晚时分,陈云又视察了战俘营,和那些挑选出来、服从改造的战俘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的交谈。
  晚饭后。
  陈云开始频繁询问,摄制组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晚上20点,陈云得知摄制组晚上不能回来的消息之后,满脸都是失望。随后,陈云开始专心办正事,查阅塞北军区的经济状况、贸易收入等各种资料。
  ……
  摄制组和采访组拍摄了八路军伏击日寇车队的特写之后,又火速前往被日伪军糟蹋的村子进行“跟踪拍摄”。
  在军区一个警卫连的掩护下,这一次摄制组和采访组的收获很大,得到了大量日军打、砸、抢、烧、杀的证据。
  老百姓那一张张无奈、悲哀、木然的脸膛,作为最深刻的历史记录,载入了摄影胶片。一同载入历史的,还有日本民族骨子里的那种残忍、愚昧、落后的精神。
  几天后。
  绥东游击区重镇集宁外围。
  夜幕下的日军炮楼,竖立在大约一公里外的地方,在炮楼的四周,隐约可见数个地堡以及横七竖八的宽阔壕沟。
  “司令员!”警卫营营长严定理悄悄爬过来,低声对刘云建议道:“中央派人来了,司令员是不是应该早点赶回去?”
  军区总部发来电报,据说中央来的首长要看电影。
  “今天的拍摄人物还没有完成呢!”刘云摇摇头否决了严定理的建议,“这种夜袭的时机可遇不可求,浪费了就太可惜了?”
  一部电影是否好看,除了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外,还需要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所以,血与火的现场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任何电影只有在老百姓都说好看的情况下,才算是真正成功了!这也是摄制组每完成一个片段,刘云就让战士请当地老百姓来观看的主要原因。
  晚上零点。
  在集宁参加顶头上司生日宴的日伪军头目,摇摇晃晃地回到据点。为了防备八路军的冷枪冷炮,伪军在外围、鬼子兵在内圈,团团围住了核心的日伪军官。
  这一队摇摇晃晃的“治安警备队”和“皇军”歪歪扭扭地走过来后,还没有接近据点外围的壕沟,就触发了外围的警报,惨白的探照灯,迅速打到了他们的身上。
  前哨地堡内驻守的日伪军,非常有责任心!任凭这些自己人在壕沟外喊破喉咙,也不盲目相信。因为,三更半夜成群结队敲门的,很有可能是八路军。
  僵持了片刻,地堡内有两个伪军端着枪,一溜小跑冲上吊桥,准备对外面的自己人验明正身。
  “轰”的一声巨响,一门迫击炮炮弹,就像死神一样落在地堡顶部,急剧腾起的呛人烟雾,顷刻间笼罩了一片慌乱的日伪军。很短时间内,鬼子炮楼和附近地堡的火力点,一个接一个地对外猛烈地、盲目地开火,探照灯也迅速向四周胡乱“扫射”。
  原本醉醺醺的日伪军,顷刻间被自己人打死了不少,剩下的日伪军突然变得“敏捷”了,就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或者撒开腿来回乱窜,或者乱哄哄地趴在地上寻找射击死角。
  一架摄影机对准了盖着杂草打狙击的李向阳,随着枪声不紧不慢地响起,镜头中狼奔豕突的日伪军,一个接一个栽倒下去。
  在远处指挥节目摄制的刘云一脸惋惜,如果能够再近一点就好了。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战火没有烧到美国本土,美国国内对战争的感觉和体会,都是从报纸、电台上得来的。所以,只有剧情合理,特别是真刀真枪的片子,才能在美国受欢迎。
  大约五分钟后,硝烟全部散去,从跑楼内迅速扑出来的一百多日伪军,只在地上找到了数十具被子弹打成肉泥的尸体,至于喝了寿酒,乘兴而归的日伪军头目,则尽死于乱枪之中。
  吃了大亏的日伪军,愤怒地展开散兵队形追击,但又很快就打住脚步——八路军在撤退的路上插了一块牌子“脚下有地雷”。
  向归绥或者集宁请求工兵支援,最少也是天亮以后的事情了……
  第三天,绥南根据地,八路军的摄制组在根据地外围继续开工。
  主角李向阳穿了一身整洁的黑军装,整个人显得斯斯文文。和八路军演拼刺刀戏的日本演员都是管理战俘营的“反战同盟”干部,以及一百多个改造良好的日军年轻战俘。
  现在,这些日本人又“重操旧业”,穿上了铁道游击队偷来的“皇军”军装,挂上了日军制式装备——咬牙切齿地与八路军拼刺刀。
  因为摄制需要的关系,有“皇军”被八路军用优势兵力击败的特写!没料到这些镜头,很快就刺伤了日本战俘的自尊心。这使得整个拍摄过程,几乎都是在长谷川的训斥下完成的。
  这组十几分钟拼刺刀的镜头,足足拍了三天才完成!其中,刘云为了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硬是没有让任何八路军战士补充进“皇军”的队伍。
  当双方穿黑色和黄色军装的士兵“尸体”铺满战场,以生前最后一个姿势,展现在镜头前的时候,整个血腥的白刃战剧情达到高潮,接近完美!
  大半个月之后,摄制组、采访组、警卫连战士启程回总部。
  回到司令部后,刘云一身脏兮兮、黑黢黢地回到司令部,准备向陈云报道,但此时陈云早就已经离去了。
  对于没能见到这位历史名人,让刘云倍感惋惜。
  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纪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如果能够和他探讨经济发展,说不定能够走走后门,促进根据地的贸易发展。
  ……
  第二部故事片的后续剪接工作,又没日没夜地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其中的艰辛是外行人难以想象的!特别是电影中必不可缺的歌曲,让刘云伤了很久的脑筋。
  因为这部电影是要在美国上市的,所以,考虑到电影的娱乐性,剽窃那些豪壮的革命歌曲是行不通的(西方世界厌恶对政党的崇拜)。最后,刘云挖空心思回忆了数首流行歌曲将其剽窃,歌词再略做改动后,交给文工团负责配乐。
  当所有剪接、配音工作完成之后,摄制组就匆匆开始了第一次公映。
  天刚黑,根据地司令部外的草坪上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缺乏娱乐生活的军民,早早就将这里挤了一个水泄不通。
  在前排的“贵宾席”里,刘云和埃德加坐在一起。
  “您能保证在十月份之前,可以回到美国吗?”刘云低声问道。
  电影的英语翻译、海报宣传、上映申请、联络发行公司和影院、拷贝、上市都需要不少时间,如果不能在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之前,影响到美国对华政治,特别是影响到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那么,在这之前的所有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了!
  “您放心吧!”埃德加拍起了胸脯,低声说道:“美国政府对这种事情一定会大开绿灯!”
  因为和日本开战的关系,美国政府绝不会放弃任何对日本不利的宣传。
  此时,电影随着口琴曲“小小少年”拉开序幕后,数千军民发出的“嗡嗡”声迅速熄灭了。
  刘云瞥了一眼电影屏幕,由儿童团员扮演的少年李向阳“纯真无邪地跟随父亲打猎”,很快,随着“鬼子进村”的突然响起,噩梦降临了。
  刘云从屏幕上收回目光,又低声说道:“您回美国之前,我党必然会请求由您主持对敌后战场的民间募捐,到时候一切就拜托您了!”
  延安对美国的任何外交努力,很容易因为国民党的作梗而付诸东流。
  在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许可和默认之前,共产党不能派出正规、庞大的访问团(也没有办法进入美国)。但是,刘云却又不想失去任何机会,所以“民间募捐”计划就浮出了水面。
  “这个没问题!”埃德加看了看电影银幕,雄心万丈地说道:“如果我的此次中国之行,能够再次轰动美国的新闻界,那么,贵党的募捐将毫无疑问地获得巨大成功。”
  对于这次新闻采访的分量,埃德加自认能够将美国所有来华的媒体全部比下去……
  此时,电影中的李向阳在“啊!妈妈再见!”(“啊!朋友再见”的调子)的歌声中,离开了已成为废墟的家园,一路唱着“八路,八路,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八路,八路,有多少动人故事到处把你传唱……”(“少林寺”的主题曲)的曲子寻找八路军。
  二十分钟后,小李向阳带着日本骑兵的装备和头颅找到了八路军!“真心英雄”的旋律骤然响起,随着数分钟的歌声结束,李向阳也“长大成人”了!
  四十分钟后,在“打靶归来”的歌声中,在艰苦斗争中逐渐成熟的李向阳,狙杀了数名日寇军官,成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干部。
  接下来,李向阳结识了美丽的钱丁苏,但八路军在这方面是有纪律的。随着轻快的“喀秋莎”旋律响起,两人不得不将思念埋在心底。
  突然,传来了“日本鬼子残杀我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十万火急的情报!嘹亮的战斗号角吹响了,战士们要集合出征了,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游击队歌”响起!
  一个小时后,以白刃战为背景的情节告一段落,八路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李向阳带着剩下的八路军战士,默默地掩埋往日的战友。象征着中华民族觉醒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歌曲响起。
  一个半小时后,电影终于快要结束了。在夕阳下,李向阳和战友们神采奕奕,高举着马刀,一起高唱着豪迈的“八路一声笑”(“沧海一声笑”的曲调),骑着健壮的战马奔向远方……
  一个小男孩在遍地鲜花的山岗上打猎,到最后成长为英雄的老套故事情节,全部播放完毕!但是,看完电影的军民却不肯散去,他们久久地围坐在草坪前,或者三五成群地讨论,或者要求再重新放映一次。
  刘云看到军民们不肯散去,立刻让人把李向阳等演员请上简陋看台。
  当身穿整洁中山装的李向阳,斯文、尴尬地出现在军民面前时,放电影用的灯光“刷”地照到李向阳的身上。
  “同志们鼓掌!”有政治部的干部猛地站起来一声大喊。
  “哗哗哗”如同雷动般的掌声,从四面八方骤然响起。
  “回参谋部!”刘云对身边的参谋吩咐道。
  临走之际,又最后看了看拿着话筒,结结巴巴说话的李向阳。
  从此以后,李向阳将成为塞北军区军民心中一面不倒的旗帜。
  第二天,摄制组和埃德加等人,在一百多人的精干武装商队护卫下,向延安出发。
  这个商队除了携带延安所需要的大宗肉干外,还带上了这两个多月的成果——两部电影。
  野外,武装商队一行人的背影越来越小。
  “司令员,那部纪录片会不会得到中央的认可?”小五从远处收回目光,心里始终有些担心,纪录片中“造谣”的地方那个实在是太多了。
  “会认可的!”刘云放下挥动的手臂,笑着说道:“但是中央绝不会公布这部纪录片!”
  在历史上,美国决策机构并不了解华北抗战局势,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屑于了解华北中共的游击战!所以,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适时或者不择手段地把美国人拖入中国的浑水,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注:历史上,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依靠日本发战争财。陈纳德的飞虎队,驾驶的居然是苏联战斗机!珍珠港事件之后,直至二战结束,美国给中国的援助,只占美国对外全部援助的百分之一点七!至于对共产党的援助,则只有几百公斤药品,而且还是史迪威私人的帮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