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闻中心 > 尤金·奥尼尔:美国莎士比亚的悲剧

尤金·奥尼尔:美国莎士比亚的悲剧

1939年夏,奥尼尔手抖的毛病愈发严重,他和第三任妻子卡洛塔·蒙特雷之间也总是吵闹,再加上对不断升级的二战陷入绝望,奥尼尔开始意识到他所剩的时间恐怕不多了。他内心中很早之前就开始构思一场戏剧,是关于他家人的一部作品,他想在他还能写作之前,把这部作品完成:“我很多年以前就有了这个想法,将自传性小说与戏剧的形式相结合,以书籍的形式出版,不在舞台上演出。”他花费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这部晚年的代表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乔志高翻译为《长夜漫漫路迢迢》)。《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故事聚焦于蒂龙一家人,一家人矛盾重重,总是相互指责对方,但是他们深爱着对方。这个家庭的矛盾关系完全取自奥尼尔一家人,正如奥尼尔在日记中所言,这些亲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战时同盟,随时瓦解,随时结盟,他们用互相伤害的方式表达爱意,用谴责对方的方式压抑自己情感上的痛苦,一旦这些做法都显得无效的时候,就会对某种外界的刺激物产生依赖:酒精、毒品、性。所以蒂龙一家人,正如奥尼尔一家人一样,每个人都活得像个疯子。

看过这部剧作的人都知道这是奥尼尔自己的家族故事,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剧作在奥尼尔生前虽然完成,但是很少有人看到完整的剧作,只有那些极其信任的朋友才有机会一睹真颜。为了防止这部剧作泄露,他早早立下遗嘱:“我要求我的执行人、信托人、继承人和所有其他人,不要上演我的作品《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也不要让其在电影、广播、电视或任何其他戏剧形式中出现。我已经将出版该剧本的权力授予兰登书屋,必须在我去世25周年之后才能出版。”但实际情况是,奥尼尔刚刚去世安葬,他的妻子蒙特雷就要求兰登书屋出版这部剧作,遭到兰登书屋拒绝后,蒙特雷作为奥尼尔遗产的合法继承人,收回了剧作的出版权,转交给了耶鲁大学出版社,随后把这部自传性悲剧的演出权交给了瑞典皇家剧院。

<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奥尼尔的妻子,蒙特雷为何会违反丈夫的遗嘱?奥尼尔一生著作等身,经典剧作不断,为何偏偏对《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这部剧作如此在意?奥尼尔与他的家人关系到底如何?这些疑问都可以从我今天推荐的这本《尤金·奥尼尔:四幕人生》中找到答案。这本书的作者是研究奥尼尔剧作的专家,国际尤金·奥尼尔学会的主席罗伯特·M.道林。正如奥尼尔大部分的剧作所采用的经典结构一样,道林也把奥尼尔的人生划分为“四幕”:“开场”是他的童年跟随父亲詹姆斯·奥尼尔的剧团四处演出的成长经历;“发展”是他经过了多年的叛逆和漂泊生活之后,终于成为了一名剧作家;“高潮”是他达到了戏剧大师的巅峰,四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还在1936年获得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转折”是他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整整十二年之后的回归;“结局”是神经性疾病迫使他在心智的高峰期停止写作,导致他最终的死亡。道林说,奥尼尔的一生都与悲剧为伍,他创造了无数经典悲剧形象,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探究奥尼尔的一生,他的生活也是一出伟大的悲剧吗?

1888年10月16日,尤金·奥尼尔出生在曼哈顿的一家旅馆之内,他出生两天后,就跟随他的家人踏上了全国巡演之旅。奥尼尔一家是爱尔兰移民,爱尔兰大饥荒时移民到了美国。他的父亲詹姆斯·奥尼尔好不容易在戏剧界闯出了点名气,是当时正当红的戏剧演员,正在进行第一次全国性的巡演之旅。小尤金几乎就是在这样的全国巡演中度过了童年。流浪生活成为了少年奥尼尔的全部记忆,乃至于他在青年时期,可以独立之后,依然将其作为自己主要的生活方式。

 

奥尼尔青年生活中离不开的三件事就是:酗酒、性和流浪。酗酒伴随他的一生,也毁掉了他的三段婚姻,性生活筋疲力尽,流浪生涯唯一的好处就是让他在年轻时获取了一些资历,开阔了眼界,对他以后的写作大有裨益。

 

通过道林的传记,我们大概能概括了解奥尼尔“一败涂地”的青年生涯: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第一年就因为成绩太差被开除;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刚结完婚就去流浪,流浪回来才知道自己有了个儿子,跟这个儿子一辈子没见过几次;为了逃离婚姻去美国西部淘金,差点因为传染病死在那里;他老爸给他在曼哈顿找个工作,他干了几天又偷偷上了船出海,这次直接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那里花光了身上的钱,身无分文,靠打零工生活了九个月;他还染上过肺结核,在疗养院生活了五个月;为了跟没见过几次的新娘离婚,他需要一份目击证人的通奸证明,于是带着几个朋友去妓院,让他们证明他跟妓女上了床;平时如果不出海,不流浪的时候,奥尼尔也不回家,每天都混迹在各种小酒馆,喝得烂醉如泥……

 

但是,青年时期的放浪形骸,并没有摧毁年轻奥尼尔在写作上的野心。道林的《尤金·奥尼尔》有个序幕,这个序幕就是1916年夏天,奥尼尔二十七岁的时候,他厌倦了纽约的生活,来到了普罗温斯敦,这里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殖民地”。奥尼尔第一次跟一个实验剧团合作,进行自己的剧本试读,这个剧团就是后来著名的普罗温斯敦剧团。第一次试读的时候,效果并不好,他有点气馁。第二次试读的时候,他用的剧本是他根据在海上的生活创作的独幕剧《东航卡迪夫》。这次试读取得了成功,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部作品打动了,他们甚至从中听到了大海的感觉。道林在这个序幕的结尾处写到:“对于普罗温斯敦剧团来说,《东航卡迪夫》标志着一次彻底的决裂:在这出戏中,奥尼尔通过对劳动阶层的深切同情,传递出海洋的巨大力量。在以往的美国舞台上,劳动阶层一直没有机会发出声音——其实他们在社会上也同样没有机会发生。”

某种意义上,奥尼尔独特的声音标志着一种新生。这也是奥尼尔创作的起点,他的剧作中,写到了无数底层的小人物,酒鬼、毒贩、黑人、水手、流浪汉、妓女、赌徒、骗子、艺术家、盗贼,“几乎将美国土地上所有被抛弃的不幸者都送上了世界舞台”。因为这些从未引起过公众重视的小人物,奥尼尔的戏剧第一次塑造了美国戏剧中丰富的人物角色。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奥尼尔通过与不同的剧团合作,创造了更多更疯狂更挑衅的剧作:1920年上映的《天边外》帮他获得了第一个普利策戏剧奖;1920年创作的《琼斯皇》不但是第一次让美国观众领略到欧洲表现主义的戏剧精彩,更重要的是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黑人谋杀犯和逃犯,同时遭到了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的共同抵制;1922年首演的《毛猿》将人与现代文明对立了起来,引发人与制度、人与上帝关系的思考;1928年上演的《马可百万》以历史上马可·波罗在东方的传奇之旅为原型,以讽刺剧的形式嘲笑拜金主义,是奥尼尔剧作中少有的真正喜剧;1928年完成的另外一部剧作《发电机》,用奥尼尔自己的解读说就是,对时代弊病根源的追问,旧的上帝死了,而科学无法代替上帝来满足人们内心原始的宗教本能,人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1936年奥尼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诺奖委员会提到他的《悲悼》三部曲“是作者最恢宏的作品,在现代戏剧中无人能与之媲美”。

 

在奥尼尔之前,美国文学中没有人把戏剧当作真正的文学艺术来对待,奥尼尔凭借一己之力,纠正了欧洲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偏见。萧伯纳甚至不无恭维地说,奥尼尔就是美国的莎士比亚。这种恭维对奥尼尔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认同。

 

奥尼尔在美国戏剧界的成功,也伴随着无数的麻烦。这个在戏剧写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和荣誉的伟大作家,在生活中却处处碰壁,几次濒临破产,结了三次婚,生了三个孩子:大儿子像父亲一样酗酒,四十多岁自杀;小儿子冷漠,吸毒,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最小的女儿十八岁嫁给了已经五十多岁的卓别林,成为了好莱坞的丑闻;他一生酗酒,有时候还家庭暴力;他有手抖的毛病——人们经常认为奥尼尔身患帕金森氏病才导致的手抖,他去世后,通过解剖尸体发现,他实际上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组织退化疾病:迟发性小脑萎缩——晚年无法写作;他内心悲观,对家庭和爱情都有重重的疑虑;他还有自杀的意图;他晚年离群索居,无人回应;他怀疑自己的创作能力,烧毁了大量手稿;他去世时,跟妻子蒙特雷的感情已经到达破碎的边缘;他生在一个小旅馆,去世时也在旅馆——这位挥霍无度的美国戏剧大师,把晚年的人生过成了一场悲剧。

 关键字:尤金·奥尼尔,莎士比亚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