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新闻中心 > 读书感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读书感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述而不作,出自《论语》。“不作”,被当做食古不化,因循守旧,容易让激进的后人误解。不要忘记,孔子当时处于礼崩乐坏的年代,忠于西周的传统礼乐制度,这是大学问家一种谦虚、严谨态度:面对前人文化,不妄加更改,只是进行阐述,保留最原始的样子。
  
  如何看待古代经典,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因素,讲究事实考据,培养分析的能力。《春秋》,作为经的地位,远大于史学,虽然是“述”,价值却不低于“作”。解释正文的内容为注,有传、笺、解等,疏通解释传注的,称为疏,有义疏、正义等。如《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综合起来阅读,更有利于理解。
  
  须知读书,没有谁能穷尽过去,不能只会死记事实,我们通过阅读,要明白的是道理。喜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人,理清源远流变,传承精华,创作出无愧时代的佳作。然而,流传下来的内容,不可避免,有错误或偏见,需要进行分析、解读: “圣贤所以别真伪也,真伪非由圣贤出也;所以明是非也,是非非由圣贤立也。”古书中有“道理”,并非句句是“道理” 。死记硬背,成为腐儒,将会堵塞心智成长的道路。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自身修养品质,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向别人炫耀。阅读古书,要明白学习的意义,并非为了外在目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需求,日有寸进,即使不是宏大的篇章,细微处可见义理。鼹鼠饮河,喝的不过少量水,遂能满足;鯈鱼出游,只要愉悦快乐,感觉就可以了。
  
  古书中的文字,深奥微妙,年代遥远,我们今天觉得,佶屈聱牙,大家都去读古书,实在是不现实,做专门研究,更为不易。比如,一片龟甲,一项祭祀,需要参考文献。“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四书》是两千年前的书,几人不用看注解呢?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古文化知之甚少,操豚蹄而祝篝车,谈论太多,徒添笑料。
 关键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