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 正文 “平平淡淡才是真”吗?

正文 “平平淡淡才是真”吗?

书籍名:《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作者:南勇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任何一种形式的因循守旧和抱残守缺对企业而言都是致命的。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论调:用人,用不着那些太有想法的人,本本分分就好;制度,用不着天天创新,维持现状就好——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这种论调对不对?

对的。但是有前提条件。

如今这年头,世界变化之快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真的完全没想法,不用动脑子,乖乖服从命令就能干好的工作可谓越来越少。当然,有想法,不代表着眼高手低、光说不练。多好的想法也要靠踏踏实实地行动来落实。因此,这里所说的有想法与不能脚踏实地、这山望着那山高完全是两码事儿,千万别混为一谈(恰恰相反,往往真正有想法的人,都是能够脚踏实地的人。因为他脚踏实地地行动了,所以就会从自身的实践中感触良多,就会有一种强烈地改造自身实践或周遭环境的冲动,因此才能真正地成为有想法的人;反之,不能脚踏实地而想法多多的人,充其量只能算是拍脑门儿主义而已,顶多称得上是一个双脚飘在空中的、喜欢做白日梦的人)。

反之,制度是用不着天天创新。一个经过实践检验并被证明了是好的东西必须要有一定的保鲜期,天天变会令人不知所措、不明所云,反而会乱了方寸,失去了方向。但是,即便是一个被现实检验过,并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变化,也有可能过时,就是说会发生保质期过期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大胆创新,否则往往是死路一条。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明明某种制度的保质期已过,却往往会固执地抱残守缺,以稳定压倒一切、维持现状就是进步为口实,拒绝变革与创新。

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选择题供大家思考:

你认为维持现状可能会带来的三种结果中哪一种可能性最大?

1。逐渐走上坡路。

2。现状可以一直维持下去(也就是所谓的持平)。

3。逐渐走下坡路。

不管你选择什么,我的答案是3,即,维持现状=走下坡路的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维持得住现状的,恐怕是少之又少。鲁迅先生曾说过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现实是,在沉默中爆发出来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在沉默中灭亡了。这就是不进则退的道理。想持平的心态看似极为合理,实际上却是极为天真、幼稚的。道理也很简单——人不是机器,需要激情、需要新鲜感、需要成就感,而持平这一想法的出发点就是希望人能够本分,别有那么多怪想法,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就好。这就等于要求人像机器一样,过周而复始、简单重复的日子,而且还不能有怨言,要像钟表一样准确无误——这实在是太难为我们这些人了。因为我们是人,所以我们不可能长期忍受简单重复,我们会腻、会烦、会麻木,根本不可能像钟表(一种机械)一样既能长期简单重复又可以精确无误。当我们腻了、烦了、麻木了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答案异常简单,开始走下坡路。不停地向下出溜。所以,持平必然会带来向下滑这种结果的道理就在于此。(反过来说,即便我们只想要持平这种结果,实际上也是需要不停地创新的。创新就好像是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没有创新企业会亡。)因此,任何有关持平的想法,其实都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而已,是不可能好事成真的。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惰性与惯性,而惰性与惯性的存在就好像是地球引力一样,会自然而然地把人往下拽,人就会不自觉地往下出溜。因此,如果人想不往下出溜,就只有通过创新来不停地把自己往上提才行。因此,哪怕你只想持平,也必须与地球引力作斗争,就是说也要通过创新来不断地往上使劲儿,才能最终得到持平这种结果。万有引力可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抗拒。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表面上看来一切按部就班、正常运转,但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令人窒息的缺氧感,企业内死气沉沉、感受不到任何激情与朝气。这种企业应该也就离死不远了(尽管也平平淡淡,但却让人感觉不到真)。

所以,我喜欢不停地得瑟、不停地出幺蛾子的企业和管理者。也许这样的得瑟与幺蛾子也会时不时地给员工带来某种困扰,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氛围是民主的,是真正为员工与企业利益的双赢关系服务的,那就值得鼓励,值得赞赏!遇到点挫折没关系,世界上不可能真有心想事成这种美事。任何一种心里想的事情在落到实处的时候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不要气馁,不要因噎废食,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当我们将这些挫折一一克服后,最终总会有完美结局在终点等待我们的!

抛开顾虑,别怕捅娄子(因为天底下没有几件不经过捅娄子的过程就能弄成的事儿),或者说干脆豁出去捅他几个篓子,大胆地得瑟一下,出他几个幺蛾子吧!因为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的胸中肯定澎湃着一种滚烫无比的东西——人们叫它激情。

正文 你要折腾!

只有会折腾、常折腾的领导才能带出一支真正有激情的团队。

相信很多相声爱好者都听过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相声《你要折腾》。在这个段子中,郭德纲以他一贯的辛辣风格,毫不留情地痛贬了当下的各种时弊,听来真是令人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但是,与普通纲丝有所不同,我之所以喜爱这个段子,除了喜爱它的内容以外,其实还另有原因。

我十分喜欢这个相声的题目。

长期以来,我一直执拗地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能折腾、会得瑟、喜欢出幺蛾子的人。我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特质的管理者,才配称得上是一个有激情的管理者,也才有可能带出一支有激情的团队。

实际上,每一个管理者都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员工激情的可持续性问题。无论开始时是一个多好的东西,多令员工激情澎湃的东西,当员工逐渐熟悉,并最终彻底适应了它的时候,总会演变成一种例行公事——激情已经在员工的麻木中悄悄地溜走了。当员工失去激情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惰性开始滋生,动作开始走样,员工慢慢学会偷工减料——企业开始逐渐走向下坡路。

其实,这真的怪不得我们的员工。因为人都是喜欢新鲜感与刺激的,只有经常性地感受到这种新鲜感与刺激,员工才有可能相对长期地维持住自身的激情,反之,任何一种一成不变都会不同程度地扼杀激情。

实际上,这就像恋爱与结婚的关系一样。无论恋爱时多么轰轰烈烈,一旦结婚一切都立刻归于平淡。若想在婚姻生活中重现恋爱时的激情,小两口就必须共同努力为婚姻生活带来更多的新鲜与刺激才行。管理也是一样,为了防止员工审美疲劳的过早出现,管理者一定要会折腾、常折腾,让员工每天都生活在新奇与刺激当中,才能让他们不腻、不烦,使他们的激情真正地做到可持续。

但是,折腾也有折腾的方法与技巧,不能瞎折腾、乱折腾。有些东西一旦被证明有效,或相对定型下来时,一定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期,如某些重大的制度、政策与流程等;有些东西则可以相对频繁地创新,如某些非核心的流程与制度、各种技术、业务比武活动以及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等等。就是说,折腾一定要有层次感,有侧重点,要层层推进,相互呼应,全面发展才会真正有效。忽视了哪一点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带来反效果。

打个比方,有些企业为了激励员工,设立了定期旅游制度,甚至是个别优秀员工的海外旅游、休假制度。受益于这些制度,许多优秀的员工在年终时可以获得国内外旅游、休假的奖励。这本身是一件好事,确实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但是,如果这些福利制度不与其他的制度创新结合起来的话,其效果也许只能是昙花一现(员工从国外旅游、休假回来后,又会回到那个令他过度熟悉且已经开始厌烦的环境中,很快就会失去从国外的旅游胜地充电后带回来的能量,迅速恢复从前的疲软状态),或者更加糟糕(从天堂又回到地狱的感觉是异常痛苦的,不但不能够让员工收心、安心工作,相反会令员工愈发厌恶自己的工作,从而造成工作状态更加低迷的后果)。可见,如果处理不好,企业会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花了钱都讨不着好。

举一个我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例子。我曾经在某家较大型集团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这家企业存在着典型的制度僵化问题,许多不合理的制度虽饱受员工诟病但却被常年保留了下来。员工士气低迷,企业一派病怏怏的样子。到了这份儿上,老板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挽回员工的工作激情,他开始在很多方面下工夫,但却总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却造成员工对于公司感情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工作激情的进一步丧失。比如说,这家公司每年夏天都要分批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有意思的是,不管旅游回来的员工有多么疲劳,而且哪怕是半夜一点才能从旅游地赶回来,公司也会要求员工第二天上午8点准时上班,一点恢复疲劳的时间都不留给员工;这家公司在作息时间以及休息日安排方面极为严苛,很多员工每天都要早来晚走(没有任何加班费),而且一个月几乎没有一个休息日。可讽刺的是,每个月这家公司都要组织员工进行一次篮球比赛(而且是找一个所有员工,包括加班员工都下班后的时间,哪怕是某日晚上十点钟),并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参加——不上场的也要在场下助威。不参加的员工一律罚款,公司通报批评。很多员工叫苦不迭下班后已经累了个半死,有这点时间真想回家好好睡上一觉,谁还有力气打什么鸟篮球!

因此,不从全局看问题,不从整体上去考虑制度的调整与创新,仅仅以为偶尔或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让员工爽一把就能轻而易举地帮员工找回激情是一个极端幼稚的想法。任何一种已经让员工高度疲劳的制度,甭管有多重要,有多核心,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必须进行创新。

实际上,一提到创新,很多管理者就会发怵,他们总认为创新就得大刀阔斧,就得180度才行。其实不然,创新的含义很丰富,它并不一定意味着对既有事物的彻底颠覆,有时一些小的幺蛾子就足以起到为员工带来新鲜感与小刺激的效果。关键在于一定要经常性地琢磨、实施这些无伤大局的小幺蛾子,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员工不腻,或少腻。其实不只是企业管理工作,即便是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总会遇到时间一长就会腻、会烦的现象,而我们总是可以轻松地找到许多让我们对生活永葆新鲜感的调整方法。比如说,如果你没有实力或条件经常搬家,你可以偶尔抽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得瑟一下,通过改变一下家里的布局为自己争取一些新居的小新鲜与小刺激;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电脑桌面画面呆板不堪,你可以经常从网上下载或自拍一些有趣的图片来做更换等等。可别小看这些小工夫与小幺蛾子,它们对维持人们宝贵的激情来说有着巨大的现实作用。而我们的很多管理者却往往在更为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将这些他们在生活中的小伎俩忘得一干二净。

再举一个例子,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曾经在一些工厂打过工。众所周知,日本的工厂大都采取流水线生产方式,每个环节与工序都异常简单,不需要技巧并且不停重复。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工人,他们的工作过程本应枯燥无比才对。但是,日本的企业就有方法做到让工人不感到那么枯燥乏味。他们采取的办法是:首先,培训工人掌握所有车间及流水线上各工序的操作方法;然后,厂里为每个工序都编上号,每天都让工人以完全不同的排号顺序进入生产线;最后,每隔一段时间,比如说三个月,让员工更换一次车间与生产线,一切从头开始。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使员工每一天上班前都无法事先预知当天的工序顺序与工作内容,每一天心里都充满了期待与兴奋,有效地解决了员工审美疲劳的问题。

日本南国

丰田经销店的老板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做制度创新,而且是小创新的人。他有一句名言我最兴奋的事情就是听到员工说不知道老板整天都在琢磨点什么,又会出什么幺蛾子这样的话。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对未来充满好奇心,每一天都过得很刺激。因此,他的员工可以做到二十年如一日激情毫不褪色,他的经销店可以做到平均每个业务人员每15分钟销售一辆http://auto.ifeng.com/buycar/newcar

新车——创造了日本

汽车经销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当然,制度创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同,或者由于行业本身的某种特殊性质,在某些企业当中也许会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但这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折腾的空间与机会的减少。

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军队,可谓是制度相对僵化,甚至于是死板的典型。但是,我们的军人为什么总是那么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呢?也许有的人会说,军人觉悟高嘛!对这一点,我丝毫不表示怀疑。但除此之外,军人高昂的激情其实还另有原因。那就是,我们的部队,就像一个大火炉,从来不缺少各种各样的刺激和幺蛾子——各种模范、标兵的评比,各种大比武、各种流动红旗、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各种虽然辛苦,甚至于残酷,但却激动人心的训练等等,都让我们的战士并不会每天都生活在枯燥当中。恰恰相反,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刺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兴奋点,令人欲罢不能。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当过兵的人,都不会把他们的军旅生涯当成是一个痛苦的梦魇,而是一段永生难忘的美好回忆的原因。

《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是一部满眼军绿色,没有一名美女,没有一段浪漫爱情故事的纯爷们戏,照理似乎应该是一部枯燥无比的戏,但它却大获成功,令人百看不厌,俘获了无数男女老幼剧迷的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部剧展示了军旅生活中极为刺激的一面。该剧里的许三多就像是金庸笔下的郭靖,从一个懵懵懂懂,少不更事的傻小子,愣是凭借自己的韧劲与傻劲,不断得到各路高手的欣赏与指点,练就了绝世武功,直至成为实至名归的兵王。他的舞台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精彩、刺激——从荒凉草原上的五班,到大名鼎鼎的钢七连,再到那登峰造极并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的老A。许三多的故事真可谓跌宕起伏、荡气回肠,令人心驰神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看了《士兵突击》,还有谁会说军旅生活太枯燥,不够刺激?

连军队都能做到这个程度,何况是我们的企业?

实际上,世界上本不存在绝对折腾不起来的企业,关键还是看我们的管理者想不想折腾,会不会折腾。

但有一点是可以说死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激情的领导,想带出一支有激情的团队的话,就必须要做一个会折腾的人。这一点没的商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