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皇帝公关学 > 扯来虎皮做大旗

扯来虎皮做大旗

书籍名:《皇帝公关学》    作者:陶短房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不论哪朝哪代,都有这样一些群体,或是掉毛凤凰不如鸡,处于边缘人状态;或是日子过得还凑合,却总觉得可以更上一层楼,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可是如果直接硬来,怕是不妥的。倘折腾半天,全无成效,不免贻笑大方,以后这小日子怕也是没法过了;但若真的登高一呼,万众响应,那结果只怕是更糟—这天下是谁的?是皇上的,登高一呼那得是皇上呼,万众响应那也得是应皇上上,现在这上镜露脸的活儿都让您给抢了去,那人家能答应吗?


历史上那些教门、会党咱就不说了,就说那些看上去没什么害的,孙策那会儿有个于吉,也就是给人看看病什么的,照理没什么问题吧?就因为粉丝太多,让孙策给砍了。明太祖时候那个大富翁沈万三就更没什么了吧?不但循规蹈矩,还是个热心国家重点工程捐助的大善人,结果给弄了个抄家发配。中国从汉朝开始就独尊儒术,儒家那是地位最高,可南宋的道学一度享受的几乎是邪教待遇,说到底,还不是粉丝太多、影响太大?


东方文化最忌讳的是“多中心”,忌讳“世人俱读两家书”,允许“百家争鸣”的时候倒是也有,那都是没辙,不允许也宰不了你,乐得装个大方,只要够得着那是准宰没商量,要不连从没当过帝王的孔圣人,不过做了几天“现管”,就听说杀了个著名偶像派演说家少正卯呢—都听您演说去了,我的课堂秩序谁来维护?


俗话说得好啊,一山不容二虎,您要想把自个儿的权威竖起来,又不至于招惹皇帝的臭脾气,那办法大约只有一个,就是扯来皇帝这张虎皮,当做自己的一面大旗。


话说元朝还没统一天下的时候,这读书人可是日子不好过。当时按种族把人分四等,这汉人就已经沦落到第三、第四,偏这第三、第四的人种还细分十类,读书人荣列第九,只比垫底的乞丐地位高点儿,这读书人那叫一个不甘心啊,可硬顶那是一点儿用都没有。有个叫张德辉的读书人就跟一位名叫刘秉忠的知识分子和尚合计好,找了个机会,把刘秉忠的顶头上司、当时的亲王兼皇弟、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捧为“儒教大宗师”。这位忽必烈一听,这名儿不错,就乐呵呵给接了去。接下来,一份份要求改善儒生待遇的报告,就接二连三递到“大宗师”手里。这忽必烈有心不管吧,大宗师的帽子戴着,儒家弟子的高香烧着、好话熏着,那也不好意思不是?再说,儒家弟子一个个丰衣足食、扬眉吐气,不也是给自个儿这“大宗师”争光露脸吗?就这么着,读书人在元朝的际遇,一下就改善了不少。


别以为儒生读书多,才想出这样的招数,上下五千年,聪明人那可多了去了。唐太宗时候武功赫赫,那些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什么薛延陀、东西突厥、吐谷浑,给弄得东躲西藏,苦不堪言,可不知哪位高人想出个主意,给唐太宗奉上个“天可汗”(差不多相当于各民族大家庭名誉家长)的尊号,这唐太宗听得入耳,欣然接受。后来唐朝成为民族政策最宽松的汉人王朝,号称“胡将半朝廷”,跟唐太宗当了这个“家长”关系不浅。宋代的几个道士想让道教压倒佛教,不是也用了相同的法子?有个叫林灵素的道士编造神话,说宋徽宗是道教的长生帝君,他的宠妃刘贵妃是什么“九华玉真安妃”,蔡京、高俅等一干宠臣也都有自己的“天位”。结果宋徽宗龙颜大悦,不但对道教推崇备至,甚至差点把佛教整编,归道士领导。您说,拉虎皮做大旗这招,厉害不?


这一招儿的关键,就是变“双核心”为“单核心”,让皇上满心认为登高一呼的是自个儿,万众响应的也是自个儿;让下面的听众也认为登高一呼的是皇上,自个儿响应的也是皇上。如此一来,忌讳变好处,阻力变动力,焉有不成事的道理?


话说回来,这招儿好使归好使,后遗症也不小,关键是皇帝也不是傻子,最终总能回过味儿来,知道您是借力打力,让他吃药。因此这一招儿有个特别注意事项,就是戏法千万要周密,不要太容易穿帮,就算穿帮,也要让皇上觉出,保持戏法的神秘性,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像那个林灵素那样,把道教吹得云山雾罩,等天下大旱,自个儿上台求雨毫无灵验,让老百姓给轰下城楼,到那时自觉上当受骗丢人现眼的皇上恼羞成怒,想拿您做点啥遮羞泄愤,可就不管皇帝公关学什么事儿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