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 第47章 你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近视,要不历史的目光才行

第47章 你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近视,要不历史的目光才行

书籍名:《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作者:李天道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960年

  背景导航

  1960年中国共产党派出邓小平为首的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二十六国党的起草委员会。此次会议之前,中苏之间的分歧与争论已公开化了。苏共开始把两党之间的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止建设项目,使中国蒙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更加坚定地与之坚决斗争。出发前,代表团全体人员集中在钓鱼台进行准备,邓小平指出:“这次参加二十六国党的起草委员会,我们要从世界大局出发,要维护国际共运的团结,要维护中苏友谊。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一定要把主要问题上的实质分歧阐明,表明我们的观点。”

  这次在莫斯科,苏方虽然是高规格的热情接待,但中苏两国代表团的成员经常针锋相对,激烈争论,气氛是相当紧张珠。这种紧张激烈几乎从中共代表团一到达便表现出来了,不像过去先要礼节性地客气一番。这次会议,苏方是以其长期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苏斯洛夫为首。

  他是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瘦高个子,喜欢戴一顶圆型列宁帽,说话比赫鲁晓夫稳重多了,很注意逻辑性。他啜音略有沙哑,即使是指责对方也能表现出沉稳。以下辩辞来源邓小平与苏斯洛夫的一次交锋。

  辩辞精选……

  苏斯洛夫对邓小平说:“苏联专家在中国已经很难开展工作,这是我们不得不撤回来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呢?”

  “现在中国的气氛已经不适宜我们专家工作了。比如,你们的大跃进拔白旗。在重庆发电厂的苏联专家也让你们送了一面白旗。这证明你们对苏联专家的极不尊重,当然使得他们无法工作了。显然,撤走专家的责任并不在我们,恰恰是你们的做法造成的……”苏斯洛夫慢条斯理,不急不躁,讲得有根有据。在场的中方人员一下子被弄愣了。

  邓小平也怔了一下,但很快,他悄悄示意工作人员立即向国内挂紧急电话,对苏斯洛夫讲的情况进行核实。

  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快步跑回来,向邓小平作了汇报。

  邓小平听后,心中有数了,他面带微笑产:“同志们,刚才苏斯洛夫同志说,我们给重庆发电厂的苏联专家送了白旗,这是造成苏联撤走专家的原因。我们刚刚做了核实。确实是送了一面旗,也的确是白色的。”说到这儿,他故意停了一下,自信地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盯着苏斯洛夫接着说:“不过,我想告诉苏斯洛夫同志的是、这面白旗是锦缎制成的,还镶有一道漂亮的金边,上面精心绣了八个红色大字:‘真诚友谊,无私援助’这就是实际情况。”

  邓小平故意重重的强调了“精心”两个字。

  邓小平刚刚说完,满堂欷嘘。苏斯洛夫顿时有点不知所措。他把目光移到别处,耸耸双肩,做了个表示遗憾的神情,双手不住地搓动着。

  邓小平乘胜追击,继续用一种深沉而有力的语调说道:“苏斯洛夫同志,可见你们掌握的情况与事实出入有多大的距离呀!”

  “这……这也许是些不值一提的枝节问题吧。”邓小平有点生气,他用威严的目光紧逼着苏斯洛夫,说:“那么,你们到底为什么撤走专家呢?你们撤走专家时我们一再拘留,因为这涉及到我们各重要的经济部门,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的,你们片面地、单方面地违反国际准则,撕毁了合同,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你们的做法不仅给我们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你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近视,要有历史的目光才行!”

  邓小平言词激荡,字字千钧,一气呵成,令在场的所有肃然起敬,会谈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格外凝重起来。各国代表仿佛都能体会到邓小平那凛然而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

  苏斯洛夫又犯赫鲁晓思维不谨慎的毛病、只好闭口不言了。

  妙语佳言

  你们的做法不仅给我们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你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近视,要有历史的目光才行!

  论辩技巧

  在莫斯科会谈中,邓小平与赫鲁晓夫舌战以后,苏联首席代表苏斯洛夫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向邓小平进攻。他吸取了赫鲁晓会仓促出击,懂得在邓小平舌下的教训,谈判中他以种商量式的口吻,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指责和批评,企图以此来迷惑邓小平的视线,放松邓小平的思想警惕。好乘机抓住邓小平的漏洞给予反击。但邓小平身经百战,不仅口齿伶俐,而且思维敏捷,逻辑缜密。无论苏斯洛夫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向进攻,他总是应答如流,滴水不漏。在这次辨论中,他采取的利用对方破绽,以事实说话,针锋相对,义正词严,以克敌制胜的手法。

  一开始,“苏联专家在中国已经很难开展工作,这是我们不得不撤回来的原因之一”,苏斯洛夫欲扬先抑,故意卖关子,想控制会谈的主动权。“为什么呢?”邓小平反问一句,又把问题扔给了苏斯洛夫。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谁先回答,谁就容易处于被动。“现在中国的气氛已经不适宜我们专家工作了……”苏斯洛夫慢条斯理,不急不躁,似乎讲得有根有据。

  要核实情况之后,小平心中有数了,来了个欲擒故纵:“刚才苏斯洛夫同志说,……也的确是白色的。”小平先是坦诚承认确有其事。然后,陡然一转,盯着苏斯洛夫同志说:“不过,我想告诉苏斯洛夫同志的是……”邓小平故意重重地强调了“精心”两个字。言之凿凿,不容辩驳,令苏斯洛夫不知所措浑身不自在,双手不住地搓动着。邓小平不为所动,乘胜追击,继续用一种深沉而有力的语调说道:“苏斯洛夫同志,可见你们掌握的情况与事实出入有多大的距离呀!”“这……这也许是些不值一提的枝节问题。”苏斯洛夫狡辩说。但邓小平没有给他任何机会:“那我们也来说说重大问题吧。”他乘胜追击,以凛然而不可侵犯的洗然正气义正词严地说:“那么,你们到底为什么撤走专家呢?你们撤走专家时我们一再挽留……”

  言词激荡,字字千钧,一气呵成,每句话都重重在击在人们的心上,各国代表都能掂时出邓小平这番话的历史分量。因为就在两个多月前的7月16日,苏联政府撕毁了同中国政府签订的几百个合同,并通知中国政府,,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的苏联专家,并且终止全部图纸、计划和资料,苏联并停止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大量减少成套设备和种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的供应,使中国250我个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建设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这种做法且不论在道义上和政治上应当承担何种责任,就是从国际法上讲也是不允许的。苏斯洛夫深知此举会影响苏联在国际上声誉,因此,为了替苏联方面开脱,他在这次谈判一开始便举出了苏了产专家送“白旗”的例子,想先发制人,以挽回苏联的声誉,没想到被邓小平抓住了把柄,使苏方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相关链接

  在这样紧张激烈的交锋中,邓小平始终是泰在自若,走出会议室便谈笑风生,代表团在大使馆里吃饭,常常是笑声不断,轻松活泼。有一天,在激烈争论之后,回到使馆吃饭,大家一时话不多。这时,邓小一忽然招呼刘晓大使的夫人,扬一扬下笑着问:“张毅啊,你是江西人,你知道‘免子吃鸡’这个典故吗?”

  “什么,免子吃鸡?”张毅以为听借了。

  “对,免子吃鸡。”

  “哎呀,小平同志,我只听过黄鼠狼吃鸡,可从来没听说过兔子会吃鸡。”张毅忍着笑又忍不住鼓着嘴巴摇头:“而且还有什么典故?”

  “当然有典故,此事发生在三十年代。”邓小平含着笑望望大家,大家都睁大眼等着下文。

  “你们谁知道?不知道我就告诉你们,这件事发生在陆定一身上……”

  “是在延安吗?”有人问。

  “不是在延安养兔子,是在延安作报告。谈到托洛茨基是什么,他这个无锡话可就糟了。说来说去总是‘兔子吃鸡’。我们有些同志听完报告,总不相信兔子吃鸡,就像张毅现在一样,一出会场四处打问:‘兔子吃鸡是怎么回事?没听说兔子还会吃鸡呀……’”

  饭厅里早笑成一片,会义争论时留下的紧张气氛被笑声一扫而光,大家的胃口立刻好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