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 第26章 文天祥义辩法庭

第26章 文天祥义辩法庭

书籍名:《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作者:李天道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约1280年

  背景导航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宝佑四年(1256)进士第一,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1279年,文天祥兵败被俘,被押往元大都后,在枢密院公堂受审时,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辩词精选

  博罗(元朝宰相):跪下!

  文天祥(长揖不跪):我们南朝的揖,就等于北朝的跪。我是南朝人,行的是南朝礼。既然揖过了,还用跪吗?

  博罗:拉倒他!

  文天祥:国有兴亡,人有生死。天祥忠于守国,不幸到此地步,只求一死,没有什么好说的。

  博罗:就只有这些吗?

  文天祥:我乃宋朝丞相,国家亡了,以职责论当死,今天被你们捕来,以法论也是死,还审判什么?

  博罗:你刚才说,国有兴亡。我倒要问你,从盘古到今天,是几帝几王?

  文天祥: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我今天不是来同你谈古论今的,没工夫跟你谈这些。

  博罗:好,那我再问你,自古以来,哪有为人臣的把国家的土地送给别人,自己却逃走的?

  文天祥:你是说我在做丞相的时候,把国家卖掉又逃走的事吗?那时我被扣在皋亭山,卖国之事一概不知。卖国的人是贼臣,为了图利才卖国,既然有利,他还愿逃跑吗?所以卖国者必不逃,而逃跑者必不卖国。从前我出使北营,与伯颜(元朝大将)谈和,谁知你们竟把我软禁起来。不久,贼臣卖国求荣。国家既亡,我本该为国而死,但所以不死,是因为高宗皇帝还有两个儿子在浙东,我计划返回江南,辅助二王。

  博罗:投降的皇帝,是不是你的皇帝?

  文天祥:当然是。

  博罗:弃掉皇帝,另立二王,能算是忠臣吗?

  文天祥:恭帝不幸失国,此时此刻,社稷为重,所以另立新王。历史已有先例,晋朝的怀帝、愍帝被北人俘去,当时如果跟随二帝北去便是不忠,随元帝行才是忠臣;同样,本朝的徽宗、钦宗二帝为金人俘去,若是跟从二帝投降金国,就算不得忠臣,惟有随高宗南行,才是忠臣。

  博罗:你身为丞相,当时就应该引兵出城与伯颜决一胜负,才算是忠臣,怎么可以拥三宫出走呢?

  文天祥:你说得对,可惜骂错了人。当时如果是我当权,可能就不是今天这种局面了。你的话,可以责怪陈丞相,而不能责怪我。

  博罗:你后来拥立二王,又有什么大功劳?

  文天祥:国家不幸灭亡,我立君是为了保存宗庙,活一天,就要尽一天臣子的责任,哪能说什么功劳呢?

  博罗:既然已经知道国家没救了,又何必救它呢?

  文天祥:你有所不知,人臣事君,如子事父。倘若父母不幸患了重病,做儿女的能够说,反正要死了,不必找医生求医,而眼看着他们死去吗?对一个孝子来说,他会不会这样?你比我更清楚……

  知道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一个臣子尽忠尽孝的表现。如今我文天祥已经尽心尽力了,还是不可救,这是天命!我只求一死,你们也不必多问了。

  博罗:你要死,没那么容易。我偏不让你死,我要把你关起来,看你受得了吗?

  文天祥:我以义死,囚禁又何惧之有!

  妙语佳言

  国有兴亡,人有生死。

  卖国的人是贼臣,为了图利才卖国,既然有利,他还愿逃跑吗?所以卖国者必不逃,而逃跑者必不卖国。

  人臣事君,如子事父。倘若父母不幸患了重病,做儿女的能够说,反正要死了,不必找医生求医,而眼看着他们死去吗?

  知道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一个臣子尽忠尽孝的表现。

  论辩技巧

  纵观整个答辩过程,文天祥论辩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不卑不亢,从容应对。元朝宰相博罗一开始便喝令文天祥跪下,文天祥却长揖不跪,不卑不亢回敬道:“我是南朝人,行的是南朝礼。”尽管博罗命令卫士强行拉倒了文天祥,但文天祥大义凛然反击:“国有兴亡,人有生死……只求一死,没有什么好说的。”以此断绝博罗的非分之想。博罗深知对手决非等闲之辈,所以很注意论辩技巧,先接过文天祥的话,然后反诘:“你刚才说,国有兴亡。我倒要问你,从盘古到今天,是几帝几王?”在碰了文天祥的软钉子“我今天不是来同你谈古论今的,没工夫跟你谈这些”之后,博罗话锋一转,迂回进攻:“自古以来,哪有为人臣的把国家的土地送给别人,自己却逃走的?”这一问着实击到了忠臣的要害。然而,文天祥泰然自若,先是澄清事实的真相:“那时我被扣在皋亭山,卖国之事一概不知”,继而区分了卖国者与不卖国者:“卖国的人是贼臣……所以卖国者必不逃,而逃跑者必不卖国”,最后,“从前我出使北营,……国家既亡,我本该为国而死,但所以不死……”文天祥又揭露了敌人卑鄙无耻的老底并阐释自己苟活的原因。博罗的攻击自然瓦解。

  不甘心失败的博罗又一次反击:“弃掉皇帝,另立二王,能算是忠臣吗?”言下之意,文天祥早已不是忠臣,所以应该投降。文天祥则援引历史事实予以驳击:

  “历史已有先例,晋朝的怀帝、帝被北人俘,当时如果跟随二帝北便是不忠,随元帝行才是忠臣;同样,本朝的徽宗、钦宗二帝为金人俘,若是跟从二帝投降金国,就算不得忠臣,惟有随高宗南行,才是忠臣。”一番话驳得博罗无话可说,不得不改换话题,“你身为丞相,当进就应该引兵出城与伯颜一胜负,才算是忠臣,怎么可以拥三宫出走呢?”“……当时如果是我当权,可能就是不今天这种局面的。你的话,可以责怪陈丞相,而不能责怪我”,文天祥指出对方混淆视听,张冠李戴,同时,字里行间表现出文天祥的无奈和无声叹息。博罗乘机反诘:“既然已经知道国家没救了,又何必救它呢?”文天祥则以“人臣事君,如子事父”。的比喻回击:“倘若父母不幸患了重病,做儿女的能够说,反正要死了,不必找医生求医,而眼看着他们死去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最后,面对博罗关押的威胁,文天祥处之泰然,视死如归:“我以义死,囚禁又何惧之有!”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台归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

  的胜利。

  相关链接

  宋朝某年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在吉塘村陈氏祠堂门外,昏倒一个奄奄一息的少年。村中乐善好施的陈殿升路过,见那少年头上环绕祥光,认定此人不凡,赶紧救起。待少年醒后,细问来历,方知此少年名叫文天祥,年方十二岁,庐陵富田人,为寻找因屡试不中功名而背井离乡的父亲,辞母独自踏上了艰难困苦的路程,一路打听,一路乞讨到此。陈殿升听后,拉着文天祥来见正在私塾讲课的先生文革斋。文革斋正是文天祥之父。

  父子相见,悲喜交加。文天祥不辞辛苦寻父的孝举,一时传为佳话。陈殿升留下了文天祥,让他一边放牛,一边伴三子读书。文天祥劳动勤快,聪明好学,三年之后,文天祥和陈家三子陈庭训参加县试,分别以第一、第二名考中秀才。他们在吉塘继续攻读。几年后,文天祥要随父返回故乡,临别,陈殿升重金馈赠文氏父子。德佑年间,文天祥中状元,后放任赣州知府。他为了报答吉塘村乡亲父老知遇之恩,亲临吉塘致谢,并亲笔题赠“文星聚奎”的石匾和“昔日韦布来章贡,今朝紫袍登颖川”的木联给吉塘村留念。

  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

  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

  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巿口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