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网 > 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 第7章 惠公谏魏太子葬父

第7章 惠公谏魏太子葬父

书籍名:《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    作者:李天道
字体大小:超大 | | 中大 | | 中小 | 超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约前366年

  背景导航

  惠施(约前370——约前310),战国中期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先秦名家中科学主义一派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还是一位十分着名的政治家。非常可惜的是,惠施的着书已全部散失,现存于世的只有《庄子·天下篇》所记述的“历事十事”及“辨者二十一事”中的某些论题。因而想弄清惠施的思想,就不能不提及他与先秦时期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庄子的关系。因为惠施于庄子不仅在个人关系上是非同一般的朋友,而且在思想上也是一对诤友,惠施的许多思想也是由于通过与庄子的交往而被记载于《庄子》中保留下来的。正因为如此,致使后来的学者往往将惠施化入道家,并采取“以庄解惠”的方法来研究和评价惠施的思想。庄周在《庄子》一书中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惠子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学者。惠施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也就是说,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和区别。惠施对此做了极端的夸张,并且“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惠施又推衍出“卵有毛,鸡三足”,“马有卵”,“火不热”等观点,于是流于诡辩。

  本篇选自《吕氏春秋·开春》。魏惠王死了,下葬的日子也定了。正赶上了天降大雪,道路难行,很难进行殡葬。太子却偏要按原订日期进行葬礼,为此,惠施向太子进行了说谏。

  辩词精选

  原文: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

  群臣多谏于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行葬,民必甚疾之,官司费又恐不给挤,请弛期更日。”

  太子曰:“为人子者,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葬,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莫敢谏,而以告犀首。

  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是其唯惠公乎。”

  惠公曰:“诺。”

  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

  太子曰:“然。”

  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涡山之尾,水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譆!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无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易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不为,意者羞法文王也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葬日。”

  译文:

  魏惠王死了,下葬的日子也定了。正赶上了天降大雪,雪深能没过牛的眼睛。

  很多大臣劝太子说:“雪太大了!如果这时举行安葬,百姓一定会为这事受痛苦,官家支出也怕不够开销,请延期另选一个日子吧!”

  太子说:“作为儿子,用百姓辛劳和官家费用做理由,而不办先王的葬礼,这是不义呀!

  你们不要多说了。”

  群臣都不敢再劝,便把这事告诉了公孙衍。

  公孙衍说:“我没有什么话能说服他。这事恐怕只有惠公了吧?请告诉惠公。”

  惠施说:“好。”

  于是,他坐车去见太子,说:“入葬的日子定了吗?”

  太子说:“对。”

  惠施说:“从前周文王的父亲季历葬在涡山的山脚下,水冲垮了他的坟墓,露出了棺材。

  周文王说:‘咦!先父一定是想见一见群臣百姓吧,所以让水使他的棺木重现。’于是取出棺木并把他安置在朝廷上,百姓都见到了,三天之后重新改葬。这是文王的‘义’呀!现在下葬的日子定了,可是雪太大,都没了牛的眼睛,难以举行。太子为了赶日子,能避免那种想赶快葬完了事的嫌疑吗?希望太子改一个日子。先王一定是想稍微耽搁一下,来安定国家抚慰百姓,所以让雪下得这么大。就此延期重新选择一个日子,这是文王的‘义’啊!如果不这么办,我想那很难说是学习文王啊!”

  太子说:“很好,遵命延期,重新选择下葬的日子。”

  妙语佳言

  雪甚,如此而行葬,民必甚疾之,官司费又恐不给挤,请弛期更日。

  论辩技巧

  这篇辩论词有理有据,惠施将自己出色的说谏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篇辩论词善于运用古代圣贤的事例和权威人士的语言来说服对方。魏惠王死后,天降大雪,道路难行,很难进行殡葬。太子却偏要按原订日期举行葬礼,否则就是不“义”。机警的惠施抓住了这个“义”字,向他讲述了周文王重葬其父季历的故事,劝他同意延期安葬,以合“文王之义”。惠施抓住太子观点的要害之后,顺势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证。惠子撇开枝节,在“义”字上大做文章,观点便分外鲜明有力。更妙的是他选择了一个绝好的事例做论据。这个事例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内容与所谏之事同为“葬父”,又同样表现葬父的态度,因而两件事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援来为例,颇为自然。第二,周文王为古代圣贤,具有典范必一、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第三,周文王的话表现了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态度,与魏太子背理逆情构成鲜明对比,是非显得格外分明。情,用在自己说辞中能以理服人,也能以情感人。“甚善。敬弛期,更择葬日。”所以魏太子最后被说得心悦诚服地同意改期安葬。

  相关链接

  惠施对庄子说:“人是没有情欲的吗?”

  庄子回答:“是的。”

  惠子进一步问:“人若无情欲,怎么能称作人?”

  庄子答:“道给了人以容貌,天给了人以形体,怎么不能称为人?”

  惠施再问:“既然称为人,怎能没有情欲?”

  庄子说:“这不是我所讲的‘情欲’,我讲的无情欲,是说人不以好恶来损害自己的内在本性,往往顺其自然而不以人为来养生。”

  惠施说:“不养生,又如何保存自己的生命?”

  庄子说:“道赋予人以容貌,自然赋予人以形态,不要让好恶伤害本性。现在你却使自己精神向外操劳,劳费你的精力,倚在树下歌吟,伏着几案上休息,上天给了你形体,你却以‘坚白’之类的题目来争鸣。”

  庄子与惠子,在现实生活上各有不同,如惠子喜欢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的时候,就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这种态度庄子是看不惯的。在学术观念上两人也相对立。庄子超然物外,惠子走向独我论;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但是,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唯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那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他深切的表达了对惠施的怀念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本站所有书籍来自会员自由发布,本站只负责整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或违规等行为请联系我们。